放过廖君吧,她也不容易
文/欧阳大官人
作为一名新华社的女记者,廖君最近很火,因为她从12月底到2月底,写了200多篇新闻,其中一些不乏为人诟病,包括:《8人因网上散布“武汉病毒性肺炎”不是信息被依法处理》、 《武汉卫健委通报:……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 《实地探访华南海鲜市场 点评多数正常营业》
……
没错,“李文亮造谣”是她报道的,“未发现人传人”也是她报道的,而靠着这些新闻稿件,廖君又在三八节前后被评为了“巾帼奋斗者”,一时间民声沸腾。
更有人写诗道,“廖君岂是池中物?一有际会便成模”。
从表面上看,廖君确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样的人还能成为“巾帼英雄”,也是众人对她口诛笔伐的原因。但要我说,也没必要对廖君过于苛责,因为写这样的新闻稿件,就是她的本职工作,是她的谋生手段。
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我在报社干过,我太清楚一个记者在报纸上发稿需要走什么流程。首先,你得先过选题委员会,只有这个选题通过了,才可以进行采写。稿件完成后,还要交由主任审阅,主任上面还有主编、副主编、总编辑等等,一道道流程走下来,哪怕稍有一点问题,这篇稿子就会夭折。
所以,一个记者的本职工作是传递声音,而不是发掘真相。就算发掘了,也发不出来。
我们回过头看廖君被广为争议的几篇报道,确实是在忠实地传递着声音:“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的新闻,发布于2019年12月31日,依据的是武汉市卫健委当天的通报。
8人因网上散布“武汉病毒性肺炎”不实信息被依法处理的新闻,发表于2020年1月1日,依据的是武汉市公安局1月1日通报。
专家称武汉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可防可控的新闻,发布于2020年1月11日,依据的是前一天对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王广发教授的专访。
虽然这些新闻现在看起来都成了笑柄,但在当时却是最权威的声音,廖君把这些声音传递出来,其行为无可厚非。她就是干这个的。
至于有人说:“廖君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只会人云亦云,没有对这些关键事实做出拨云见日一般的判断”,对这种观点,我只能说,不能要求太高了,虽然她是在新华社工作,但她也只是一个记者,不是福尔摩斯。
就算她是福尔摩斯,发现了某些东西,也只能发在像我这种没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小号上,而且还有可能随时被删。你不能要求人家去冒这个险,毕竟人各有志。
所以,苛责廖君是没有意义的,她只是忠实的执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能而已,就算没有廖君,也会有张君、李君来干这个事情。要说到追究责任,廖君真的无辜,真正有责任的是那些担负疫情报告职责却迟报瞒报的人、是那些为了某些利益而对疫情做出误导判断的专家,还有那些一开始压制声音的人,他们才是疫情贻误的真正原因,他们才该受到严厉谴责。
至于廖君,她只是一个轮子,你却要让她去干方向盘的工作,这不是太苛责了吗?
多些理解,多些容忍,廖君没有理由被这么千夫所指,说白了,这不是她的错,她无需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指责。
当然,我要是她,我会拒绝领这个奖。如果非要领,我会把脸全都蒙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