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丞相徐恺墓 陈泽继 徐恺,南宋末年,西充县宏桥(原称大桥)官禄山下人。自幼勤读诗书,渐渐学识渊博,志存高远。终在宋度宗咸淳年间(1270年)高中进士,因其广见卓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朝廷授以翰林学士兼任制诰官之官职,后擢升为右丞相。时值蒙兵南侵,朝中奸臣贾似道专权,只管享乐腐化,骄奢淫逸,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以至蒙军节节近逼,州县失守,百姓遭殃。徐恺屡上奏章说‘‘襄樊乃南北咽喉,宜驻重兵防守,以御蒙军。倘有闪失,蒙军顺流而下,直逼江淮,将危及京畿’’,力主外御强敌,内除国贼,均未得准奏。外忧内患,国势堪忧,徐恺暗地和枢密院知事陈宜中等大臣,上疏奏请朝廷诛灭贾似道,朝廷才将贾似道革职流放。徐恺见朝廷昏庸,朝纲难振,加之自己年事已高,遂辞官告老还乡,以读书自乐,安享晚年。1279年南灭亡,徐恺闻讯哀伤不已,不久即病故,安葬于故居的官禄山中,墓前有赐金飞鱼袋碑。此事在康熙《西充县志》上册载文曰:“官禄山,治西四十里,有古碑,上题‘宋赐飞金鱼袋丞相徐公之墓’”。宋代地方官在县城南街建有丞相坊以资纪念,供人凭吊。至清康熙年间,徐丞相墓已破败不堪,仅残碑断碣,坟地荒草丛生,令人唏嘘,真是:千载愚贤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但历代官绅文土敬其高风亮节,时有人前往拜谒,题诗吟咏。 江苏人孙应麟,作西充县令时曾作《题官禄山徐丞相墓》: “新烟着柳晓寒轻,陌上千家出扫尘。 官禄至今残碣在,年年杜宇诉春声。” 西充贡生李伸咏《徐丞相墓》: 昔贤遗葬白云边,孤冢荒凉石径连 绿竹黄花悲此日,玉箫金管忆当年。 沙堤有迹生春草,石马无声卧晚烟。 陌上行人休叹息,西陵松柏总凄然。 这真是:断碑残碑曾赞贤相, 长诗短赋犹仰高风。 徐恺丞相墓虽遗迹不存,但他忧国忧民、一心报国的家国情怀永远留在西充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