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排船一路顺漓江上行,老汉儿闲坐船头,观漓江两岸,奇峰映倒影,秀山绿叠翠,渔船斜江岸,牧牛歌悠扬,烟雨漓江美。经灵川县老圩、竹枝坪、三街镇,到榕江镇后左边的江水就称谓六洞河了。 六洞河发源于猫儿山,猫儿山位于广西自治区资源县中峰乡至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为华南五岭之一越城岭山脉第一高峰。顶峰神猫峰为一花岗岩巨石,形似卧猫,故称猫儿山。华南五岭?五岭一般是由西到东地排列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的主要构成。古代潇湘赣闽是不可能直接进入岭南(粤、桂)地区的,中间横卧着大庚岭,所以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粤、桂)统一中国故开灵渠,促湘江与珠江贯通。 毛润之先生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就指长征途经此五岭之一越城岭、之二都庞岭、之三萌渚岭地区,进入贵州乌蒙地区。 顺右边河流就算进入兴安县的灵渠了。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湘桂运河,于秦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由北向南)相连,由湘江水与漓江水进行季节性互补,则连通了长江与珠江。兴安古城位于越城岭山地和东南盘皇殿为主峰的都庞岭两大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上,俗称“湘桂走廊”,灵渠水引入兴安城内,居然在岭南之地蕴育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光的繁华水陆码头,最具特色的是约三里路长的水街,竹排船在水街码头停泊稍息。 登岸上街,一排排有潇湘风格的商贾店铺,前店后库楼上居住的青瓦白墙小楼建筑,沿灵渠运河两岸排开,青石板铺就的曲径古巷交错连接,老汉儿我兴致勃勃的左街走右街、右街游左街,上街到下街、下街观上街,乐此不疲,有秦汉古阙、古亭、古汉碑、古戏楼、古照壁、龙骨石小拱桥、翠竹林,观景楼,水磨房水车吱吱作响。 忽然看到沿灵渠临水的青石台板上,跪着一排排身着五颜六色服饰的村姑小媳妇们,在绿荫里伸出藕白色的手臂,挥动着小小捶衣棒,闪动着婀娜多姿的背影,彼此起伏,绘声绘影,一片劳作祥和景象,哇塞!好一幅传统贤妻良母美丽形象画卷吔,多少年没见到了,此景难忘!(待续) 已亥年 仲秋 红珊瑚石于利州城北 石蘭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