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蒙古兵入四川的史事时,不由想起曾经在《蓬安论坛》读到过蓬安燕山寨曾经有过南宋时期抗击蒙古人入侵的帖子。特意去网上把那篇名为《蓬安燕山寨 当年抗蒙根据地》的帖文搜出来对比读了一遍。
“历史悠久 曾是蜀州“抗蒙八柱”之一 据河舒镇副镇长徐刚介绍,燕山寨不仅拥有美丽的景色, 淳朴的风土人情, 更因其抗击蒙军的特殊经历闻名于世。“你看这古寨门,还有古寨墙, 都是南宋时期抗击蒙古大军遗留下来的。” 徐刚遗憾地说道, 以往燕山寨上共有东西南北四道古寨门, 可惜如今只剩下东寨门保存完好。
记者看到, 东寨门位于燕山寨的半山腰,是一道拱形的石门。石门正上方刻有“天外一峰”四个大字。在东寨门附近石崖壁上, 供有三尊菩萨。徐刚介绍,据当地残存的碑刻文字记载, 燕山寨于公元1234年开始建寨,1251年前后,依托四周地势险要,城防坚固,在抗蒙名将余玠的领导下,拉开了抗蒙的历史,多次击退蒙古骁勇骑兵,燕山寨在当时乃蜀州“抗蒙八柱”之一。
不过,1258年蒙古大军诱降守将张大悦,燕山寨归蒙古管辖,成为辖制蓬州、营山、仪陇的州治。后忽必烈下令毁运山城,多数防御设施被毁。还州治于蓬州。后来,蓬州军民在东寨门附近的崖壁上刻下著名的《宝祐纪功碑》, 详细记叙了运山军民同心协力御敌之事。虽历经近八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