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载打铁生涯 六旬老人仍在坚守
铁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难以找到打铁的铺子,从事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在县城建设北路通向木桥巷的路边,经常都能看到铁匠谭永波打铁的身影。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老铁匠。 谭永波告诉记者,他17岁就跟随家人出来当铁匠,打铁46年以来,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早晨6点都会来到摊位开始打铁,直到下午3点才离去,可以说打铁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营生。 铁匠 谭永波:我这个手艺是祖传的,我外公是铁匠,外公传给我父亲,我舅舅传给我哥哥,我哥哥传给我。 据谭永波介绍,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再移到铁墩上,锻打过程中凭肉眼目测不断翻动铁料,把方铁打成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生活用品,每一件用具打造成型后,还要进行淬火,淬火是将打造好的铁器烧红后,在清水盆里洗一回澡,使之软硬适中。一旦淬火硬了,工具口刃极易折断,淬火软了,工具便会发生卷刃现象。 铁器经过淬火以后,还得用小铁锤一锤一锤排起来捶打,这叫“冷镇”。镇过的工具,每一件的面上,还要用小铲刀多次反复地削铲,使之闪闪发光至光照人影。有的家用器具,如菜刀、铁锨等还要安装木把手,才能让买家使用。正是出于对这门传统手艺的好奇,许多市民每当路过时,也会过来瞅一眼。 市民 谭永友:他这个铁打了40几年了,还做得好,买的人也多,还是都喜欢到他这儿买,我一般买菜都要去他这儿玩一下。 市民 兰祥道:他做了几十年,质量可观,买的人多,大家都相信他。 面对工业产品的冲击,绝大多数的铁匠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传祖业,谭永波今年已经60多岁,但依然坚守着这门手艺,让大家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生活器具。 铁匠 谭永波:反正我要尽量做到不能做才不做,不限年龄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为群众服务。 (蓬安融媒记者:陈思衡) 编辑:廖大碗 责编:汪小妆 审核:郑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