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98|评论: 2

[生活资讯] 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再次发布提醒:高考录取特殊渠道不可信

[复制链接]

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再次发布提醒:高考录取特殊渠道不可信

网信中国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高考前,教育、网信、公安三部门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的涉及考试阶段的谣言。在高考成绩公布查询之际,三部门再次发布关于高考录取的谣言和防范提醒:莫信谣传谣,只要通过省级招办和招生高校指定渠道查询核验,“李鬼”必会露马脚。
教育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已经多年,招生政策、录取结果都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监督,不要听信走所谓“内部渠道”的捷径,所有招生信息查询和录取均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01不能信的“意外之喜”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急切、复杂、侥幸的心理,通过手机、网络发布各种上大学的诱惑信息,比如发放奖学金、补助金、录取通知书等。面对送上门的“意外之喜”,部分考生和家长没能保持冷静,不知不觉跌入不法分子早已布下的陷阱之中。正确做法:考生需关注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按照公布的工作进程和查询办法,便可查询与本人录取相关的信息,切不可听信非官方信息。

02不能信的“高收费志愿填报指导专家”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特别是高考时希望子女能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愿望,近年来一些商业机构涌入志愿填报指导市场。各种噱头广告令人眼花缭乱,如“精准定位院校”“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志愿推荐成功率>99%”等等。专家还被包装成“特约”“首席”“明星”“金牌”等等。收费更是高得离谱,有的是39800元起,有的是5万元套餐。这些高收费志愿填报专家指导完全是一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其中不乏诈骗。

03不能信的“钱学交易”和“特殊渠道”
  每年总会有一些经过包装的所谓人脉广的“能人”“厉害人”在高考期间活跃,他们自称是高校或省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重点针对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落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考生和家长,鼓吹能用钱买到“校长指标”“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点招指标”等,或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等特殊渠道满足考生“低分高录”,让考生录取到心仪的院校、热门专业等,谋取不法利益。须知,高校招生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想通过“花钱就能上大学”是完全不现实和做不到的。高校招生没有各种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招生工作不仅要接受校内监督,还要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监督下录取。

04不能信的“野鸡大学”
  近年来,总有不法分子使用近似正规高校名称或仿冒正规高校网站混淆是非,还有使用中国、北京、首都、华北、华东、财经、管理、经济等热门词汇虚构高校,在网上网下进行招生诈骗。教育部每年均会在官方网站公布当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未在名单内的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或虚假学校,考生和家长要认真核实,有疑问可与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
(来源:人民网)
20190626_7612526_156156293624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生可通过8种渠道查询录取结果目前,考生已经可以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省考试局一共提供了8种渠道查询录取结果为官方网站查询、报考卡二维码查询、海南高考圈查询、

发表于 2019-7-10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