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90|评论: 0

[热点事件] 我不想用「最美逆行」 形容他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件事,我相信你们都看到新闻了——

#四川木里县森林大火#

#凉山森林火灾牺牲名单#

#救火英雄生前影像#

#最后6位扑火英雄遗体运抵西昌#

字字带血。
QQ截图20190408142849.png

血光,在几天前已有隐兆——

3月30日傍晚,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

州县两级启动应急预案,消防员们奔赴现场实施灭火。

31日下午,参与扑火的人员,遭遇风力风向突变导致的山火爆燃,有30人失联。

4月1日,30名失联人员全部确认遇难,遗体陆续被找到。这其中,有3名地方干部群众,和27名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队员。

英雄离开,很痛。

随着媒体公布一条条消息,我也越来越揪心。

原来,这群灭火英雄如此年轻——

27名消防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1名80后,24名90后,和2名00后。

QQ鎴浘20190408142901.png

原来,今年26岁的中队长汪耀峰,6年间只回过家两次。离开前给家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微信里告诉姐姐,“我去救火了”。

原来,牺牲的消防员张浩,朋友圈的封面还是和妻子的婚纱照,但每一条动态,都在执行任务的路上。

我也能感受到,大家都尝试为这群年轻的牺牲者做些什么。

凉山当地的市民和志愿者自发走上街头,送别逝去的生命。

网友们看到有人发表侮辱救火英雄的言论,立刻举报和@网警,最终让网络喷子被抓获,得到应有的惩戒。

QQ鎴浘20190408142919.png

但,我更想问,之后呢?

凉山火灾,英雄逝去,楼主看到了牺牲者家人的痛、大众的痛、媒体的痛。

可,家人之痛如何抚慰?

大众之痛如何能在未来尽力不重蹈覆辙?

媒体之痛,又应该用于何处?

是不是该想想——

刷屏的蜡烛熄灭后,我们,真正能做些什么?

原谅楼主的提问如此直接。

只因在这次事件的报道里,我又无数次看到了一个词——“最美逆行”

QQ截图20190408143652.png

QQ鎴浘20190408143702.png

讲句非常个人感情的话——

我不喜欢“最美”这个形容。

这不是美,是惨烈。

楼主想起4年前,天津塘沽爆炸,同样牺牲惨重,众人悲痛。

165人死亡,8人失踪。其中,有104位都是消防人员。

国内外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爆炸那一瞬的现场画面,至今还印在楼主脑海里。

同样,也是满屏的蜡烛,各大媒体也是“最美”的歌颂。

但这些都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至今记得的,是香港端传媒的一篇报道——

《你不要这么勇》

你不要这么勇,不要马上冲进去,先看定了再决定。

这是那篇报道里的其中一个副标题。

QQ鎴浘20190408143827.png

也是端传媒采访一位香港资深消防员时,他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别误会,这位高级消防长,不是在对当年天津爆炸事件里,牺牲的消防员做评价。

这是他对香港刚入职的年轻消防员,提出的警戒。

因为——

“20年的经验让他明白,消防员的身手和胆识固然重要,但专业和经验更重要。”

“不要用身体做火肉长城。”

必须要说,楼主举这篇报道作为例子,绝不是在质疑: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消防员不够专业,或者说他们的牺牲无意义。

虽然确实有个别网友发过类似的极端评论——

老实说,这些言论除了发声者不带脑子,楼主也想不到其它评价了。

首先,任由大片森林燃尽,周边的乡镇村庄怎么办?那里可不是人口密度极低的无人区。

其次,楼主特意去确认了下,这次消防队遇到的是由于风向突然转变而导致的“爆燃”。

森林火灾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危险系数很高,需要足够专业的判断。而森林爆燃,更是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在风力作用下瞬间形成火球,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牺牲的消防员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的“判断失误”,不应该承担“仅有一腔热血”的指责。

那楼主不认同的是什么?

是态度。

传媒的态度。

QQ截图20190408143903.png

频繁致敬“最美逆行”,用很大篇幅,去歌颂牺牲的伟大。

很容易让人,只看到精神上的冲劲。

可我们应该知道,无论面临任何困境或危机,除了无畏,还需要其他的。

楼主在害怕。

害怕在最最关键,只能凭借第一反应做出行动的危急时刻,一些没那么专业的人,被这样的态度影响。

而忘了去思考,用最少牺牲换来的结果,才最科学。

讲到这,楼主想到了,救火小英雄“赖宁”。

赖宁是来自四川石棉县的少年英雄,他从小就很有正义感。十五岁的时候,他帮助消防人员扑灭了一场山火,却也因此而牺牲。

年轻的生命逝去,这段事迹被纳入了语文教科书,为了让人们记住一个少年的勇敢和奉献。

可是后来,教科书却又把赖宁的故事删除了。

这不是在否认赖宁的贡献。而是不给未成年人,任何盲目学习这种精神的机会。

怕不够成熟的他们,因此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这才是真正的“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有所尊重”。

同样的,楼主不是排斥,媒体去赞扬消防员的牺牲和伟大。

他们年轻、专业、无畏,当得起任何赞美。

但是,当社会遭遇这样的悲剧时,不能只让“歌颂伟大,致敬逆行”夺去我们所有注视。

而是应该及时吸取经验,做出总结。

去思考:消防救援能不能更科学,消防装备要不要进一步升级,做到对消防员最大的保护,最少的牺牲。

这不是亵渎英雄,这是尊重英雄。

是让三十条鲜活生命的逝去更有价值的思考。

以及,蜡烛熄灭,思考过后。

楼主还想要知道,逝者的家属们,有没有得到安慰和照顾。

像开头楼主提到的牺牲的消防中队长。

他其实还有个上初中的弟弟,他的父母现在在武汉收废品。

如今没了儿子的补贴,他们生活上会不会遇到困难?

在物质上能不能给他们更多支持?

逝者离去,生者再痛,也要活着。

而作为自媒体一员,关注、鼓励未来对逝者家属的照料抚恤,才是我所欣赏的媒体态度。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希望能将这份关注,延续的久一些,再久一些。

最后,想要分享楼主最近刚看到的新闻——

QQ截图20190408143956.png

悄悄送来礼物的孩子,也把他们的愿望,讲给消防队员听——

QQ截图20190408144005.png

“我不希望你们满身荣誉,只愿你们平安归来”

你看,很多时候。

想法越纯粹,反而越能做出,有关生命、牺牲、奉献的最正确排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