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食道产生刺激的药物
有些药物会对食道产生刺激,如治疗骨质疏松的阿仑膦酸钠,应多喝水送服,并在服药后至少半小时之内避免躺卧,以免造成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糜烂等。此外,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以及硫酸亚铁、对乙酰氨基酚等药时,也要多喝水。
一般建议,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尤其食管运动力减弱的老年人,更应多喝水。
2.引起排汗或排尿的药物
服用用于退烧、止痛的解热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时,应多喝水。因为发烧患者在服药退烧时会出大量的汗,有可能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
服用茶碱、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平喘药时,也应该多喝水,这类药会引起口干、发热或多尿的副作用。服用治疗发热的葛根芩连丸、治疗腹泻的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时多喝水,是为了减少发热、腹泻时失水带来的不良影响,此类药物用200~250毫升水送服。
3.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的药物
服用磺胺甲恶唑、柳氮磺胺吡啶等磺胺类药物,以及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时,也应该多喝水。
4.易粘在食管上的胶囊类药物
胶囊或软胶囊主要是以食用明胶为材料,这种物质在遇水或遇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结构变化,表现为胶囊变软发黏。所以,胶囊或软胶囊类药物在服用时也应多喝水,避免药物与食管黏膜发生粘连。一般建议,用150~200毫升温凉水送服此类药物。
5.传统中药颗粒剂
现在的很多中成药都是颗粒剂,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开水冲服”,用开水冲泡成一碗中药汤剂再服用。有些人喜欢冲得很稀,有些人则习惯冲得很浓。
实际上,根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用量,一般建议冲成150~200毫升的汤剂服用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