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东方诱惑

[原创·贴图] [原创]走进廖叶新村----龙家大院

[复制链接]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1:37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1:38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1:38 |

发表于 2009-10-25 00:32 |

     营山县新店镇“四个转移”促进产业发展

      营山县新店镇是典型的深丘乡镇,也是观念落后、产业落后、基础落后、经济落后的贫困乡镇。建设新店,发展新店,路在何方?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加速产业培植和机制创新,积极对接县委、县政府打造营万公路生态佛教旅游线路的总体部署,变自然、区位、历史等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按照“打进城郊经济圈, 融入太蓬旅游区,建设生态旅游镇 ”的发展思路,实施“四个转移”,促进产业发展。

    一、集约经营,土地向产业转移。 按照项目启动、部门推动、业主带动、大户牵动、示范促动的思路,围绕主攻“双椒”(花椒、海椒)业、做大水产业、做优畜禽业、发展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和大胆推行蓼叶村“集中土地,业主引领,规模推进,企业运作”的“双椒”产业模式,加速土地流转, 联片推动,连线突破,营万公路沿线 10 公里 乡村生态观光带,照珠河流域 10 里渔村风情观光带,蓼叶、黄柳、高龙村万亩“双椒”生态产业区,场镇 1 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的“两带两区”经济格局已具雏型,“双椒”、畜禽、水产、生态旅游等四大特色产业正逐步壮大。  

    二、典型引领,干部向业主转移。 围绕“把干部培养成业主,把业主培养成干部”的“双向”培养方向,老板当业主,干部变业主,资源引业主已成时尚,把深圳市龙辉实业有限公司的大老板龙建春培养成了蓼叶村村主任和产业业主。龙建春先后投资 350 万元建柏油路 3 公里、泥结碎石路 4 公里,租赁土地 200 多亩发展“双椒”产业示范,免费为全村 300 多户农民育花椒苗 13 万株、育海椒苗 15 亩,带动农户种植花椒 1000 亩、海椒 500 亩,促进了该村产业转移,带动了百姓致富。目前,全镇有 6 名镇、村干部当上了产业业主,承包经营土地 2000 多亩,有 5 名产业业主或老板当上了村干部,带动了全镇上下兴产业,建家业,干事业的激情。

    三、整合资源,农户向村镇转移。 遵循“人口向场镇集中,山上向山下集中,农户向村庄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围绕小城镇建设,聚人气,成商气。近两年,新建场镇街道 2 条,新增场镇人口 1000 多人,新增工商营销户 100 多户,场镇的集聚作用明显增强;围绕新农村建设,在黄柳、蓼叶、暗滩、山寨等村集中规划,实施统一布局、统一风格、统一配套,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蓼叶示范新村启动建设,一批集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休闲产业、整合土地资源“三位一体”的特色农民村庄正在加快形成。全镇已向场镇和村庄转移人口 3000 多人,使在山野间的农民逐步变成了“城里人”。

    四、转变职业,农民向工商转移。 “失地不失业、人人有职业、集中兴产业”,通过乡友带动、输出劳力外出务工挣钱、业主承包经营和发展基础设施,吸纳在家人员不离家打工挣钱和发展集镇、村庄,不断拓展经商办厂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全镇通过龙建春等乡友和老板吸纳农民工 7000 多人,就地务工发展产业转移人员 2000 多人,一大批新型农民已从“庄稼汉”成为农民工人和老板。

                                                                                                                                    晏良华 供稿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3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3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0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29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29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29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0 |

发表于 2009-10-25 00:41 |
能人治村”破解落后丘区发展瓶颈
 
典型引路  加入时间:2009-8-11 23:53:30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建设的难点在农村”,而落后丘陵山区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让落后丘陵山区实现共同富裕,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营山县对全县最贫困的蓼叶村作了试点,通过“能人治村”的实践,解决了“谁来引领农民,谁来发展农业,谁来建设农村”的难题,打破了“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缺项目、缺市场”的瓶颈制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索了一条落后丘陵山区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

  营山丘陵和山区占县域面积的2/3以上,蓼叶村的贫困是该县丘陵山区的典型代表,蓼叶村幅员面积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3亩,林地面积2200亩,辖14个社485户1585人。2007年前的蓼叶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差、人居环境差、班子能力差、社会风气差。没有1条公路,生活生产物资运不进去,农产品运不出来,物资运送全靠人背马驮;该村也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经常出现断电停电,由于电压不足,无法使用电视、电风扇等家电,全村还有10多户偏远农户没有用上电;手机信号接收处于盲区,辖区内根本打不通手机,就连座机电话也没有一部,对外联络根本无法进行;全村仅有10多台黑白电视,由于无法接收信号和电压不足,也只能做个摆设,村民根本无法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蓼叶村的农房大多是老式木房和土墙房屋,建筑质量低劣,地理位置大多处于山间岩边,农房危房多,人畜混居,没有一口沼气池,环境脏、乱、差。而且该村告状成风,赌博成了村民的娱乐项目。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470元,比全县平均低1500元,本村姑娘不愿留,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该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异常突出,人居环境差,群众观念落后,增收产业缺乏,基层组织涣散,与平坝地区相比困难更加突出。如何破解落后丘陵山区发展瓶颈呢?

  能人带村聚民心。2007年4月,身家过亿的打工能人龙建春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想捐资300多万元修一条连结外界的村道公路,但这种良好的愿望遭到了不少村民的种种刁难,青苗赔偿的漫天要价、征地拆迁的重重阻力让龙建春困惑也更让他明白:帮集体做一件好事都这么难,可见这里观念是多么的落后,修一条路绝对改变不了蓼叶村的贫困局面,唯有带领村民彻底转变观念,培育支柱产业,才能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于是他萌发了竞选村长的念头,这个想法得到了县、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年底换届选举中,龙建春提出了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经营农村,用经营企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作出了让全体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十条承诺。龙建春捐资修路的义举、打工致富的成功经验、建设新村的先进理念,让沉寂已久的山区炸开了锅,“再也不愿穷下去了,跟着龙建春蓼叶村才有希望”。高票当选村主任后,龙建春迅速实施村民小组改革,培养3名治社能人担任联社干部,组建财纪委、议事委、监管会等组织,加强村务管理,逐渐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在龙建春的影响下,有21个“打工仔”、“打工妹”回乡创业。

  改善民生解民难。在新农村建设中,龙建春发现: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是制约蓼叶村发展的根本症结。要将群众最盼望、最急需解决的交通、饮水、上学、用电等困难解决好,方能凝聚建设蓼叶新农村的力量。2007年,龙建春捐资400多万元,新建新店至蓼叶村3.4公里,同时规划建设蓼叶村至黄柳村2.3公里水泥路,形成了围绕村庄、联通产业的环线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捐资40多万元,改造农网14个社445户,实现了户户用上照明电; 建成日产自来水80立方的集中供水站,铺设管道3公里,解决了13个社397户饮水安全问题;光纤闭路电视发展用户348户,新建移动手机接收站1座,解决了信息不畅的难题;由龙建春个人捐资修建的1800平方米欧式风格村“两委”大楼和2000平方米的农民广场,已全面启动,解决了群众娱乐活动单调贫乏的问题。

  依法治村正民风。蓼叶村的封建迷信虽经多次打击,仍然没有得到根治,必须把群众从赌博、封建迷信中拉出来,方能转变群众的观念,改变蓼叶村的落后风气。因此,龙建春把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完善村务制度作为蓼叶新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借用龙家大院建成村电教室、图书室、文化室,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村级组织法制化管理水平,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完善村级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加强村民自治防范、综合治理,有力地打击了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村规民约》,用合法、有效的制度来约束规范村社干部和村民的行为。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赌博、迷信绝迹了,打架、盗劫没有了,民风纯正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村庄建设改民居。“山上五十年,山下五年”,群众住房困难、生活环境差、改善人居环境难度大的现实,以龙建春为主心骨的蓼叶村“两委”决定实施农民下山转移,通过宅基地置换,推行集中聚居,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也方便统一布置道路、沟渠、供排水、垃圾池、沼气池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聚居点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1年,将建成3个聚居点200户、占地0.5平方公里的新型农庄。龙建春投资近500万元已建成古式风格的龙家大院,5户农民修起了小洋楼,10户农民正在修建单体别墅,20户农户正在加紧规划备建。推进河道整治、连村公路、森林公园、敬老院等建设,山水园林村庄已见雏形。

  培育产业带民富。贫瘠的土地是农业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产业之路是蓼叶村的当务之急。龙建春带着村社干部,多方考证,决定在山上种植适宜石谷子土壤的花椒,山下种植红叶杨。“带着群众干,不如种给群众看”。龙建春率先租赁山上土地500亩种植九叶青花叔,山下土地种植红叶杨,并组建蓼叶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积极探索“集中土地、业主引领、农民入股、企业运作”的农业规模经营机制,解决土地抛荒和难以实行规模经营问题,采取产业经营纯收入的10%作为合作社的公积公益金、30%作为农户的红利、60%作为业主的红利分配方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到2011年,九叶青花椒将达到1000亩、红叶杨1000亩,建成100亩农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工业园,引导群众在园区就业。蓼叶村农户每年租金收入达43万元,务工收入、产业分红,预计每年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

  农民主动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性,帮助摒弃“等、靠、要”的错误观念,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人人出力出汗,家家户户投资兴业。在蓼叶村建设中,通过新旧对比宣传、业主带动示范,增强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了解群众,把群众意愿纳入规划,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望解决的事情,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激情。蓼叶村485户农户正积极投身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加快推进。

  机制创新是源泉。在蓼叶村建设中,着重探索了两种机制。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对农民承包土地除保留部分土地解决农民所需的种菜、基本口粮土地的基础上,集中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解决土地抛荒和难以实行规模经营问题,引导土地向产业集中;二是探索宅基地置换机制。对农户进行补助,鼓励搬迁进集中聚居点,节约土地一部分用作公益设施建设用地,一部分用作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再拿一部分交给业主开发,解决业主投资回报的问题。

  社会联动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形成联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乡友资源,引导加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要鼓励工商资本开发农业资源,引导农业产业规模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作用,捆绑相关项目,带动社会资金大投入,引进业主投身新农村建设;鼓励农行、信用联社降低信贷门槛,予以资金倾斜;国土、农业等部门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创新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

  通过“能人带村”,力争3年时间(2009年——2011年),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建成1000亩花椒、1000亩速生杨产业区、10公里生态山水观光带,发展100亩优质畜禽养殖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实现“劳有所得”;建设0.5平方公里的村庄,配套 农贸市场、车站、商场等设施,实现“住有所居”;配套建设好村卫生室,添置必要设备,做到小病不出村,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实现“病有所医”;新建敬老院1座,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老有所养”;建成村小学,让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学有所教”;新建村委综合办公楼和农民文体活动广场,配套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广播室、卫生室、文化站、警务室及村小学、幼儿园等多功能综合用房及设施,实现“娱有所乐”。 把蓼叶村建设成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娱有所乐”的新农村示范村。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坤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9 |
[em54]

发表于 2009-10-25 00:35 |
董事长简介
 






龙建春 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4年,成立深圳市龙辉跃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2005年,开始攻读人民大学房地产专业MBA。同年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06年11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2007年被评为“南充市人大代表”,出席代表大会。

2006年8月,捐资15万元为蓼叶村实施了农网改造;

2007年4月,捐资300万元修建了3公里长的四级水泥路,遍及4个村2000余户农民。

2007年4月,捐献50万元为母校新店中学修桥、建校门。

2007年9月,出资3万元,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50多人到外地考察花椒产业,引导村民种植花椒近千亩。

2007年10月,出资3万元帮助村民开通有线电视,丰富了家乡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2007年11月,捐资40万元修建村委会综合办公楼。

2007年年底,成立又一个深圳龙辉跃实业的子公司——四川尚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5月14日,对汶川大地震灾区捐赠现金10万元。

2008年5月15日,亲自带队直赴重灾区青川并带去价值12万元物资。

2008年5月19日,携带第二次捐赠物资达10余万元,奔赴青川。

2008年5月22日,指派大儿子带队龙辉跃第三次捐赠物资及志愿者队伍奔赴灾区。

2008年6月1日,确定出资上百万重建青川木鱼中学。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4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4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35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55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55 |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00:55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