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鞋简介 红军鞋系平昌县响滩镇一大特产,创于明崇祯年间,盛行于清朝时期,用稻草、青麻、棉线制作,最初谓之“麻耳子草鞋”,1933年红军入川以来响滩建立苏维埃政权时,群众将该特色赠送红军,来响滩的红军普片穿用该鞋,当时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称之为“红军鞋”。以式样美观大方,穿着舒适,去臭除汗,经久耐用而著称。民国时期运销陕西汉中,镇巴、云南、贵州等地,解放后销往重庆、达洲、万县、南充、万源、陕西等地,深受用户青睐。 “红军鞋”工艺特点是:稻草捶得绒,股子拧得细,条匀,表面洁白光滑,鞋鼻上冠戴五颜六色的泡花,耳子用黑白线贯成梅花图案结实美观。机具简单,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平常老百姓可以制作,一人一天可生产1---2双,每年春夏之交,很多制作者闲驾暇生产,本地年销售量在10000双左右,但远远供不应求,市场潜力极大。 我镇与南充市的仪陇、大安山、巴中市的巴洲区接壤,达(洲)仪(陇)公路横贯其境,交通便利,“红军鞋”可销往达洲、巴中、仪陇、云山等市县,若投资30----50万元建厂房及购置机具,规模加工,深度开发,并配以包装,申请专利,获得商标,从而可以获得更高利润65元现市场价格80--100元/双),并可望做大做好这一特色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