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62|评论: 1

高义奎:古火井县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3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火井县考
作者 高义奎

火井镇,成都市十大文化古镇之一,东距临邛城30公里,是世界上最先利用天然气的地方,“火井”因之而得名,历史上曾称乡,设镇,置县,盛名远播,青史流传。
一、名称的来由
生活在西汉末的文学家成都人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著《蜀王本纪》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这是最早见于史书的“火井”(产天然气之井)记载。应该说,在《蜀王本纪》成书之前,“火井”早已出现了,该地被冠以“火井”之名,也是很自然的,只不过史书未提及罢了。东晋史学家常璩(约290~360)在《华阳国志》(卷二)中记载:“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又穿临邛、蒲江盐井共二十余所,增设盐铁官。”晋人刘逵《蜀都赋注》:“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也就是说,“火井”是先民们在挖掘盐井时发现的。到了南北朝刘宋时代的刘敬叔在《异苑》中载:“临邛有火井,汉室方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147~189)火势渐微,诸葛一瞰而更盛,至景耀元年(258),人以烛投即灭。”这更是一篇火井史略。
“乡,是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区域。相传乡制始于周代,秦汉时乡属县,以后历代沿用”(见《辞海》)。“火井”作为一乡之名(在出现“火井”之前,也不知此地为何名),距今已有二千余年了。《旧唐书》:“火井,汉临邛地,周置火井镇,隋改镇为县”。
据此可知,火井,是汉代临邛县下辖的“乡”一级行政区域之“地”。从西汉末直到南北朝之北周(557~581)才由“火井乡”升为“火井镇”,至隋朝再升为“火井县”,火井之名,始终未变。
二、唐宋火井县
《旧唐书》:“武德元年,割雅州之依政、临邛、临溪、蒲江、火井五县,置邛州于依政。”武德元年是唐高祖李渊开国第一年,即公元618年,其时,唐朝之火井县始属邛州管辖。
《宋史》:“邛州,上,临邛郡……火井县,开宝三年移治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
清嘉庆《邛州志》:“火井废县,州西南……《寰宇记》:县在州西六十三里,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县,(宋)开宝三年(970)移治平乐镇,从县令萧琢之奏也。《宋地理志》:至道三年(997)复旧治。”火井移治平乐鎮27年,复迁回火井镇。上文中的《寰宇记》实为北宋地理学家乐史(930~1007)所著《太平寰宇记》之简称。
《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蒲孝荣著):“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以临邛县为州治(邛州),省安仁、火井二县入大邑县。大邑县时属邛州。”
1993年《邛崃县志》:“邛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起,曾一度改邛州为临邛郡,辖临邛、依政、安仁、大邑、蒲江、火井六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临邛、依政、蒲江三县入州,又将安仁、火井二县并入大邑县。此时邛州只辖大邑县。州治在今邛崃县临邛镇。”至此,历668年的火井县不复存在矣。
1993年《邛崃县志》概述:“火井县自隋大业十二年(616)改北周的火井镇设置以来,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并入大邑县为止,建县历史共668年。辖区包括今平落、火井、油榨、南宝等乡,及高何乡的一部份。县治几次迁移,隋时在今火井镇,唐时在今油榨乡,五代前、后蜀时期及宋初在今火井镇,宋开宝三年(970)迁至今平落镇,至道三年(997)仍迁回火井镇。”
三、明、清巡检司
查《明史》有“邛州……西有火井坝巡检司”的记载。
民国《邛崃县志》:“明成化(1465~1487以后,移火井坝巡检于夹门关。清乾隆(1736~1795)以来,又徙夹门关巡检于火井坝。”
《清史稿》:“邛州直隶州……西南:火井;南:夹门关。巡检司驻火井漕。”
据此可知,火井县自元朝至元二十一年撤销以后起,到明、清两朝,都在火井置巡检司,原火井县衙当为巡检司沿用。巡检司为县的下属机构,主管训练兵丁,缉捕盗贼,巡逻乡邑。
四、民国分县
民国《邛崃县志》:“先王建国,必设官分职。民国改州为县,设县知事一员……火井漕分知事一员。”
又:“火井漕分知事仍旧署。”
又:“杨廷赞,川东蚕桑专科学生,民国二年任邛崃火井分县知事,有德政。”
又:“邛城西六十里,高场,傍河。前清火井巡检司驻此,今为县分知事署。”
《火井乡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以后,改火井分县为区。”
查,今之火井“状元桥”头碑正面刻有“邛崃火井县佐李克谦”。
查,今火井之高场河北街59号院内,原女子学堂残存之三间大殿横梁上书:“邛崃县教育局长刘帆舟,火井漕县佐邱正纲”。
据此可知,延至民国二年(1913),火井废巡检司,置火井分县,设职分县知事,也称“县佐”。旧衙署沿用,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撤除分县,新置火井区。火井设分县又21年矣。
五、管辖地域
清嘉庆《邛州志》:“平落坝,州南三十五里,宋初曾移火井县治此。”
清康熙《邛州志》:“火井坝,州西六十里……今设巡检司,兼管夹门关。”
民国《邛崃县志》:“城西五十五里,油榨沱,濒河,唐火井县治在此。”
又:“火井漕分知事,仍旧署高场 。”
1993年《邛崃县志》:“唐时火井县治从油榨乡移至火井。”
查,高何镇石塔寺(本名“大悲院”),今存古碑序曰:“敕赐邛州火井县礼泉乡永宁里镇西山大悲院石碑序。”
据此可知,火井自隋末置县,元初撤县,明、清设巡检司,民国初设分县,一千多年间,火井先后辖地为火井、油榨、高何、平乐、夹关等邛崃西、南二路的十多个乡镇,先后以油榨、平乐、火井为县治,设衙署。
六、衙署变迁
油榨古县衙在今油榨乡天纲祠。
嘉庆《邛州志》:“天纲祠,州西五十里,唐袁天纲(康熙《邛州志》写作‘袁天罡’)为火井令,多惠政,州人建祠祀之。”
1993年《邛崃县志》:“油榨乡……今黄盐溪南岸有天纲祠……现在天纲祠为清代重建。祠内有一石碑……碑文为:‘住持僧智越述:自唐时古火井处。大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立。’此碑现存文管所。”
据此可知,此处原为唐时火井县之衙门所在地,衙门早已毁没,今仅残存天纲祠三间正殿,已破败不堪,无甚文字可考。
平乐镇之宋代古县衙,因代远年湮,尽毁无考。据民间传说,古代平乐之场叫“闫镇子”,场镇遗址在今城隍岗北麓顺山一带,后遭特大火灾,场镇连同衙门一起尽皆焚毁。之后,平乐之场镇才移至今之顺河一带。至今该地观音院处,老地名叫“狮子堂”,传说因原衙门被火烧光后,仅遗大门前一对石狮子,故名。石狮早已不见踪影,只留有“狮子堂”之地名,以作历史的见证。
火井古县衙在今之高场河北街235号,历遭兵燹,履毁履建,现残存的三间旧木房,乃民国初年重建之衙署大门,正中之开间地脚枋,朽迹斑斑,尤显陈旧而古老。其实,当年火井之衙门是十分雄伟壮观的。
清嘉庆《邛州志》:“火井漕巡检司署,在州西六十里。旧有鼓楼、仪门,中有正厅,右有寝室,缺裁署废。国朝雍正六年(1728),复设巡检司,知州崔邑俊建修头门三间,仪门三间,东案房三间,西工兵房三间,大堂三间,西书房三间,寝室三间。”真是宽大宏伟,尽显辉煌。
七、古代火井县令
今有据可考的古火井县令(也称“尉”)寥若星辰:唐代有:袁天纲(罡)、张巡、李明府;五代前蜀有:蒋贻恭;宋代有:张祺、陈宁(一说“陈密”)、萧琢、杨天隐。
《旧唐书》:“袁天纲(罡),益州成都人,尤工相术,隋大业中为资官令,武德初,蜀道使詹俊赤牒授火井令”(另《新唐书》:“袁天纲……仕隋为盐官令”)。
民国《邛崃县志》:“张巡,今火井场口古庙祀张睢阳为火井令,查唐将之镇守此山者,以防生獠。”
《太平广记》:“李明府,唐,前火井县令(‘令’字原缺,据明抄本黄本补)。”
又:“张进,伪蜀给事中王光允,性严酷,吏民有犯,无贷者。及判刑院本院杖直官张进,因与宅内小奴子诵火井县令蒋贻恭《咏王给事绝句》云”(文中之“伪蜀”即五代之“前蜀”)。
清嘉庆《邛州志》:“(宋)张祺,字子履,雅州人,熙宁初为邛州火井尉,值大饥,赈恤穷民。”
又:“(宋)陈宁(民国《邛崃县志》写作‘陈密’),荣德人,摄火井令。《方舆胜览》云:宁治火井,瘦羸之民,戴如父母,囊橐之盗,畏若神明。”
又:“邛州火井县……开宝三年移治平乐,从县令萧琢之奏也。”
明《永乐大典》(册七十。卷七二三八。页二十一)载有宋代诗人顿起咏火井三友堂之诗,原题:“元符二年(1099)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杨公天隐尝令此邑,以山水竹为友。余益以风月为五贤云。”由此可知,杨天隐曾在此任火井令。
伟哉!悠悠古火井县,盛名永传人间。
火井   高义奎
2006年5月20日   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3-3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师写的非常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