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老年痴呆患者最多国家 这些误区还在存在 9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患者猛增。2015年中国老年痴呆病患近1000万,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国家。而以下这些误区,还导致了老年痴呆就诊率低。
>>数据: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全球1/5
今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义诊在成都市三医院举行,问诊的老人络绎不绝。成都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晓玲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全球每3秒发生一例,我国老年痴呆病患越来越多。报告称,2015年中国老年痴呆病患就有近1000万,当时全世界老年痴呆共4600万,中国就超过了1/5。到2020年,每10个70岁老人中就有1个老年痴呆,每五个家庭里就有两个老年痴呆。
●家有老人,应注意这些误区
>>误区1:反正也治不好,索性不治了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无法根治,有人认为治不治也无所谓,实际上,及时的药物治疗能延缓病情。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生叶芳:少吃油腻食物,多动脑、多思考,保持学习兴趣,及时用药,能一定程度延缓病情。
>>误区2:人老了记性不好很正常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记忆力下降很正常,导致老年痴呆的就诊率很低。”赵晓玲认为,家属应多关注老人,记忆力衰退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此时就应就医诊断。
>>误区3:“高知”不会患痴呆?
“事实上,老师、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患老年痴呆的也不少。”成都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晓玲说,抽烟、饮食油腻,会导致伤害血管的疾病,血管有问题,就会诱发老年痴呆,任何人都不例外。
赵晓玲认为,“高知”不会患痴呆是错误认知,文化程度高的老人更具有隐匿性,他们更难接受患老年痴呆的事实,就医时往往隐藏病情,甚至要让他们做更难的测试题,才能测出是否患病。
>>误区4:人老了脾气变坏,性情大变很正常?
医生提醒:患病后,有老人甚至出现人格性情的大变,本来性格温和的人变得暴躁易怒,喜欢偷盗、爱捡垃圾、收集奇怪的物品等,不是人老了都这样,极有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应及时就医。
●老年痴呆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痴呆大致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早期表现为很难想起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失物品,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迷失方向。中期会产生多疑、易怒等现象,会出现语言表达困难和丧失计算能力的情况,性格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改变。
晚期则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身体上也会出现肌肉萎缩、吞咽困难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