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诰,男,姓风,名风诰,号葛天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六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葛天氏执政的首任帝。风诰约生于帝罗秦二年(庚戌,前5711),出生在葛天氏部落的都城葛邑(今河南许昌长葛市)。
葛天氏的先祖也是燧人氏东迁后的一个支脉,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是伏羲女娲氏政权最初的六十四国之一。伏羲统一中原后,葛天氏曾作歌八阕,歌颂伏羲氏族东迁创业的史迹。其歌分为八个章节,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谨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初民自雍州(玄鸟大雷音氏所生之地)而游牧定居,植五谷,谨勤于伏羲所立的测天道(天常)之法,因此达到并完成伏羲帝所规定的测天道力度的要求,敬授民时,不误农耕稼穑,取得万象更新政绩,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
古时候“葛”字与“盖”字相通,据《说文解字》记载:“又《唐韻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蓋。”由此可知,葛天氏最初应为盖天氏,“盖”是权力的象征,说明葛天氏在燧人氏衰败时期曾经掌管过天下。据《路史》的记载:“葛天氏,葛(gai)天者,权天也。爰拟旋穹,作权象。故以葛天为号。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汤汤乎无能名之,其及乐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乱之而歌八终。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于是封泰山,兴货币,以制数会,故沈滞通、而天下泰矣。”
葛天氏初居于豫中平原腹地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在那里葛天氏最先发现了一种开紫红色花的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在其它树木和岩壁上,有的长达数十丈,其根粗大,重数十斤,单株覆盖面积数十丈,凡是有这种植物的地方,其它植物都不能生长。葛天氏族人用粗壮的藤搭建屋棚居住,编织床铺睡眠;又用细小的藤编织筐篓,盛放物品,还用柔软的细藤作绑缚物品的绳索,很适用。这种藤成了葛天氏部落生活的重要资源。
不仅如此,后来葛天氏还发现这种长藤的茎不光可以编篮做绳,建造房屋,其煮烂的纤维还可以代替树皮用来织布,而且它的根茎还能用来充饥。葛天氏认为这种能够造福人类的植物是他们最先发现和开发利用,便把这种植物命名为“葛”。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明确记载的专利权,我们的先祖葛天氏早在九千年前就向上天(大自然)申请了“葛”的专利,就是后世的黄帝也没办法侵犯葛天氏的这一专利权。
有学者研究说是葛天氏因为发现了“葛”,才称为葛天氏,我们只能一笑了之。前边已经说得很清楚, “葛”的名称是来源于葛天氏,用“葛”编篮、搓绳、织布也都是葛天氏族人发明。
葛天氏最初只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子,称作葛(读盖gai)天,后来葛天发明了用葛编篮、搓绳、织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族人便推举他当了大酋长,这个部落便称作了葛天氏。古时候“盖”、“葛”同音,后世人另外创造了“盖”字,“葛”字只剩下了一个读音,于是“盖”天氏就演变成了葛天氏。追溯起来,盖、葛两姓的祖先都是葛天氏应该不会错。
传说葛天氏故里西北隅有座小山,因满山盛开紫荆花而得名紫荆山。该山在陉山之西,当地人又称西山。其山顶呈圆形,南有首,北有尾,形似龟背,山上布满红里透黄的石头,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很像金龟,所以此山又称金龟山。传说紫荆山下是葛天的出生地,紫荆山东边大沟内的悬崖上有葛母洞,是葛天与其母安葬之地,后人称其为葛天氏陵。
相传葛天童年时代经常在山上山下玩耍,长大成人当上大酋长以后,便率领族人在葛河两岸向下游活动,后来在其不远处找到了一片天然的温泉水,便在此搭建房舍居住下来,族人经常在温泉里洗澡与戏水,后人称此泉为暖泉湖。
紫荆山东北方向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沟,沟内风光奇旎秀丽,沟的北边有一硕大的紫红色石头平台,其形状酷似一面大鼓,人在上边踏足而舞,石头就发出象擂鼓一样的声响,人们称其石为擂鼓石,传说这里便是葛天氏及其族人娱乐的场所。葛天氏及其族人手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舞高潮之时,“千人唱,万人和,山岭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由于对“葛”的过度挖掘利用,葛邑附近的“葛”越来越少,几乎濒临绝境,为了采撷更多的葛藤用来织布,葛天氏族人只好向东发展,在东去二百余里之处发现了一处方圆数十里的葛藤。于是一部分族人便移居于那里,开发出一处新邑,名之为藤邑(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今商丘市宁陵县石桥乡尚有葛天氏之墓,证明那里曾经是葛天氏故居。
葛天氏传六十余代,部落里出了位杰出的青年男子,他就是风诰。风诰十九岁时当选为葛天氏部落的大酋长,因政绩突出,二十五岁时被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六十任帝罗秦看中,便把他召入帝都任执政大臣。罗秦对他十分信任,很快便把朝中的实权交给了他。
风诰利用帝罗秦对他的信任和执掌朝政的方便条件,广交朝中大臣和各部落的大酋长,大肆扩张自己的政治势力,不久便控制了整个朝政,完全架空了有巢氏二任帝罗秦。风诰逐渐不把帝罗秦放在眼里,朝中的大小事情都由他自己说了算。
有巢氏二任帝罗秦并不糊涂,他觉察到风诰的政治野心后,企图削减他的权力,但为时已晚,朝中的大臣们都纷纷站在了风诰一边,他的话根本无人理睬。帝罗秦晚年时准备把帝位传给他的外甥,风诰坚决反对。他认为:有巢氏的后人没有一个是出类拔萃的,根本不具备执掌天下的资格。建议帝罗秦推举其他部落有才能的人为帝位继承人。言外之意就是推举他自己。帝罗秦心里十分明了,虽然他已经看出来了风诰的野心,无奈此时大权旁落,想抗争为时已晚。此刻他已经无力回天,只好消极对抗,索性不推荐任何人为帝位继承人。就这样,帝罗秦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走完了自己一生之路,与世长辞。
罗秦三十三年(壬子,前5649)秋天,有巢氏二任帝罗秦去世。风诰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和各部落大酋长开会,选举伏羲女娲氏政权的新一任帝。选举结果是早在人们意料之中,风诰坐上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六十一任帝的宝座。风诰即位后,依然立都于泌阳,以癸丑年(前5648)为风诰元年。
风诰在位执政时,吸取了有巢氏二任帝罗秦的教训,把执政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在晚年时推荐自己的外甥女(亦作侄女)峙龙为帝位继承人。
风诰三十二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风诰三十五年(丁亥,前5614),享年六十七岁。死后遗体葬在泌阳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尊号帝风诰。
【风诰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5649——前5614年
生 卒年:约公元前5680——前5614年
出 生地:葛邑(今河南许昌长葛市)
立 都:泌阳(今河南驻马店市西泌阳县泌水镇)
纪 年:风诰元年(癸丑,前5648)
葬 地:泌阳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