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互相愛

[原创·贴图] 你不知道的中国历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0320.jpg
0321.jpg
03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枪,女,姓风,名秦枪,号尊卢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一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首任帝。秦枪约生于伏秧九年(癸亥,前6358),出生在尊卢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尊卢氏是风姓大伏羲氏族的一个重要支脉。其祖与纯血缘伏羲氏之祖同为燧人氏北方集团的一个分支。在燧人氏晚期,燧人氏柯约耶劳的一个分支,于环江上游建元城(又作玄城)。柯诺耶劳的后世沿桑干河及支流黄水河发展,迁居于浑河、壶流河,建都于代王城(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再迁涿鹿山,建“洛乌”城(又称下洛,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燧人弇兹本部柯约耶劳一支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弇兹氏建都于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于蒲阴(又称完县,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其后又北迁于大王店,建都于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燧人氏的直系除风姓外,还有允姓和婼姓,为燧人氏最早的三大姓。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内,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陕西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其活动中心(观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处:一为合黎龙首山(古昆仑山),二为湟中拉脊山,三为六盘山。燧人氏直系的三大姓——风姓、允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燧人氏风姓后来又分裂成一百多个分支,尊卢氏就是其中之一。

尊卢氏族团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洛水以北,北与大庭氏为邻,东与中央氏为邻,西与骊连氏和赫胥氏为邻,南面是伏牛山山区。

秦枪少女时代就大胆泼辣,性情豪爽,惯用一根梨木大朔,善使飞石。因为经常前往伏牛山打猎,被族人赞为伏牛山女侠。尊卢氏前任大酋长死后,秦枪被族人推选为新一任大酋长。她不辜负族人的厚望,吃苦耐劳,以身作则,工作十分认真,赢得了族人的好评。

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任帝团暤得知了秦枪的事迹后,亲自对她进行了一番详细考察,确信她是一位很有治国天赋的女中豪杰,便把她召入帝都,任命她为上相,辅佐她治理朝政。因为秦枪工作出色,帝团暤晚年时又举荐她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323年,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任帝团暤去世后,她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己亥年(前6322)为秦枪元年。

秦枪执政时期,继承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优良传统,继续保持各部落之间的团结互助,一个部落遭受天灾,其它部落立刻全力援助,真个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然了,氏族内部磕磕碰碰的事情在所难免,不过那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各自多做自我批评,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了,构不成大的风波。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和平相处,生产和生活健康发展,到处是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秦枪晚年时,推荐自己的女儿革池为帝位继承人。她认为,她的女儿论武功可以征服天下,论智慧可以扭转乾坤,没有谁更比她有资格继承帝位了。她这种“举贤不避亲”的做法以前是绝无仅有的,不过却也得到了各部落族人的支持和认可。

秦枪七十岁时就预感到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便对女儿说:“我的时日不多了,今后国家的治理就靠你来主持了,记住母亲的话,不要懒惰,不要贪图人生享乐而误了国政。不求千古流芳,但愿一生无过!”革池说:“女儿不会辜负您的希望,母亲不要悲观,您老身体健康,定能长命百岁!”秦枪慈祥的一笑:“傻孩子,娘哪里有悲观啊!生老病死是人间的正常轮回,古往今来有几人活过百岁?娘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还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第二年春天,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秦枪无疾而终。
秦枪三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六年,卒于秦枪三十五年(癸酉,前6288),享年七十一岁。秦枪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秦枪。
【秦枪的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323——前6288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358——前6288年
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秦枪元年(己亥,前6322)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枪
401.jpg
402.jpg
4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革池,女,姓风,名革池,号尊卢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二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二任帝。革池约生于团暤二十七年(丙申,前6325),出生在尊卢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卢氏城。

革池的母亲是尊卢氏的首任帝秦枪,父亲是谁却不清楚。因为那时候是走婚时代,她的母亲虽然是一国之君,却也和普通族人一样,只能在本族家中接受外族男人的走婚。

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公有制,还没有私有财产,家没有贫富之别,人没有贵贱之分,是真正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共产共消社会。整个大伏羲氏族各阶层的领导都是由族民推选,他们是专门为族民办事,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当时的氏族领导人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品德,不贪图安逸,不怕吃苦受累,甘愿为族民的利益和氏族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这种状况,在今人的眼睛里恐怕很难理解。有人或许要问,人生在世不谋私欲,不图享乐,那他为了什么呢?难道就只是为了奉献?不错,这正是远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显著差别。远古文明崇尚奉献,现代文明崇尚占有;远古文明崇尚节俭,现代文明崇尚消费;远古文明崇尚精神,现代文明崇尚物质。

远古时代凡是贤德圣明的帝王,都具有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今人则不能,今人无论怎样伟大,都不可能做到无私奉献。这倒不是说今人不如古人高尚,也不是厚古薄今,而是由于古今不同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远古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现代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远古文明的公有制怎么能和现代文明的私有制同日而语呢?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荣辱观,远古时代的人是以能为社会、为氏族、为人类奉献为荣的。在许多人眼里,名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尽管当官的没有私利可图,可当官的在世人眼里却都是有名望的人,所以许多人还是愿意当官。革池也不例外,她为了能够继承母亲的帝位,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刻苦练习武功,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全族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革池的苦心引起了母亲的关注,知女莫若母,女儿是怎么想的她心里最清楚。但是,大伏羲氏族四十几任帝王,还没有母亲推荐女儿的先例,这让她很为难。然而,革池却有自己的看法。她对母亲说:“你是为整个氏族挑选接班人,就应该做到举贤不避亲,我是你的女儿,但我也是族中的贤者,你没有理由不推举我。”母亲觉得女儿说的很有道理,终于打破惯例,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288年,尊卢氏首任帝秦枪去世,她的女儿革池即位称帝。
革池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邑,以甲戌年(前6287)为革池元年。

当初确定革池为帝位继承人虽然得到了大多数部落的认可,但是也有个别部落表面上没有表示反对,暗中却有抵触情绪,认为尊卢氏违背了先朝旧制,工作中耿耿于怀,对革池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革池看在眼里,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搞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的动乱,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她本着团结大多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愿望出发,深入这些部落与她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谈心,增进相互间的了解,逐渐改变了她们的看法。大家从她平凡的行为和言语中看到了她的伟大之处,觉得她这个女帝的确是当之无愧,这才真心实意地承认了这位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氏族联盟时代的早期,因为依然实行原始共产制,无私有财产之争,氏族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比较少,除自然灾害引起部落恐慌外,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安定。与氏族联盟政权以外的部落和国家,只是偶尔有过一些边境上的纠纷,也并没有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基本上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中。革池就是在这种安定太平的社会环境下执政了三十余年。

革池三十八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五年,卒于革池三十四年(丁未,前6254),享年七十二岁。她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革池。
【革池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288——前6254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325——前6254年
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革池元年(甲戌,前6287)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革池
0421.jpg
0422.jpg
04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枪兰,女,姓风,名枪兰,号尊卢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三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三任帝。枪兰约生于秦枪二十六年(甲子,前6297),出生在尊卢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尊卢氏首任帝秦枪是她的祖母,二任帝革池是她的母亲。

枪兰从小就争强好胜,做任何事都想要争个第一。她母亲即位称帝时,她才刚刚只有十岁,当她看见母亲受各部落首领和众多臣民拥戴坐上帝位时,她那颗少年的心受到了强烈震撼。从那时起,她便立誓要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大伏羲氏族最优秀的女强人,将来要像母亲那样风风光光地荣登帝位。

枪兰和现代的某些年青人不同,现代某些年青人是年年岁岁常立志,而枪兰却是岁岁年年立志长。现代有些年青人,干什么工作都不能持之以恒,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不断修改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枪兰可不是那样,她是认准了目标便一直走下去,十头老牛都拉不回。

那个年代选定帝位继承人的标准,除了要有好的品德和修养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聪明才智。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武功,一旦发生外敌入侵,能够亲自领导族人与敌人作战。枪兰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母亲即位开始便一直坚持练武。

功夫不负有心人,枪兰的努力没有白费,到她十五岁的时候,她的武功就已经成为大伏羲氏族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于是,她悄悄向母亲申请,请母亲推荐她为帝位继承人。母亲虽然很欣赏自己的女儿,但是从全局着想,没有立刻答应她。母亲鼓励她说:“你如果想继承帝位就必须得继续努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伏羲氏族百余个部落(伏羲女娲氏政权最初是六十四个部落,又称六十四国,后来又分化和归附四十余国,所以称百余个部落),优秀的青年成千上万,你知道有多少人会超过你?他们哪一个不想继承帝位?你想让母亲推荐你,那就得像当年母亲年轻时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真正成为氏族中顶尖的人物。母亲既然是为大伏羲氏族挑选帝位继承人,就应该挑选族中最优秀的人。你虽然是我的女儿,但也是大伏羲氏族的青年,也有被推荐的权力。母亲为全族之首,就应该为整个氏族和人民着想,公平对待族中每一位青年,当然也包括你。如果你真正是全族的顶尖人物,母亲就一定能做到一视同仁,举贤不避亲!”

母亲的一番话更坚定了枪兰的信心,她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枪兰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尊卢氏二任帝革池晚年时,母亲终于决定提拔自己的女儿枪兰为接班人。她郑重向天神和大伏羲氏族各部落推荐了她的女儿枪兰,立她为帝位继承人。她的举荐并得到了族内大多数人的承认,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满。

大约公元前6254年,尊卢氏二任帝革池走完了人生最后一刻,寿终正寝。她的女儿枪兰和大臣们把她安葬了,然后如愿以偿地继承了帝位。枪兰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戊申年(前6253)为枪兰元年。

虽然枪兰曾在母亲面前承诺一定要做一位爱国爱民的好帝君,但是在她执政时期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政绩平平,也只是看家守业而已。在她晚年时,她竟由于私心作祟,出人意料地把帝位传给了她的女儿三那。三那武功一般,智慧平平,根本不具备帝王的资格。这件事引起了族中许多人不满。然而枪兰并不在意,她临终前嘱咐女儿三那:“娘知道你不具备称帝的资格,但是娘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还是违心的推荐了你,希望你能好自为之,不要弄得众叛亲离国破家亡……”话没说完她便与世长辞了。

枪兰四十四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约二十七年,卒于枪兰二十六年(癸酉,前6228),享年七十岁。她死后,女儿三那把她的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枪兰。
【枪兰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254——前6228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297——前6228年
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枪兰元年(戊申,前6253)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枪兰
0401.jpg
04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那,女,姓风,名三那,号尊卢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四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四任帝。三那约生于革池二十一年(甲子,前6267),出生在尊卢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她的祖母是伏羲女娲政权尊卢氏执政的二任帝革池,母亲是尊卢氏执政的三任帝枪兰。

三那是一位人品、才学、武功等各方面都很一般的女子,按理说根本就不具备称帝的资格。但是,她的母亲帝革池从小就对她偏爱,一心要把她拉上帝位,所以她在晚年时不顾多人的劝阻,顽固地坚持立女儿三那为帝位继承人。帝革兰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让各部落族民深感失望。

公元前6228年,尊卢氏三任帝枪兰逝世,她的女儿三那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帝位。
三那这时候已经四十岁,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甲戌年(前6227)为三那元年。
那么,三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她即位后又是如何管理天下的呢?

三那是一位爱美的漂亮女人,年轻时就喜欢打扮。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各种款式的漂亮衣服,但她依然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把自己打扮得格外出色,以至于每次的走婚盛会上,她都能成为最亮丽的风景,成为男人争相追逐的目标。她在位执政期间,很不注意约束自己,处理事情拖拖踏踏,而且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断,喜欢奉承,厌恶批评,对下属不能一视同仁,政绩平平,毫无建树。因为她不是凭公正的选举和推荐上台的,有许多人不服,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尊卢氏执政逐渐产生了消极抵抗的情绪。

三那年轻时也是一位风流女子,先后有过数十次婚姻,并且生有十几名子女。在这些子女中,她最宠爱的是小儿子革兰。革兰不仅长得俊美,而且能说会道,常常把母亲哄得找不到北。革兰曾经多次搂着母亲的脖子向她撒娇说:“娘,我知道您是最疼我的,您就推荐我做帝位继承人吧,行吗?”三那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那怎么可以,你是男人,既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又没有为族内做出什么大的贡献,娘没理由推荐你呀!”革兰说:“娘,您是天下至尊,选谁还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如果您是真心疼我,就满足我这个心愿吧!”三那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如今自己是一国之主,完全有权力做出这个决定。她笑着对儿子说:“你先别急,容我再考虑考虑。”

革兰是个聪明人,知道母亲已经动心了,唯恐夜长梦多,便隔三差五来拜见母亲,催促她早做决定。三那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终于决定把帝位传给小儿子革兰。她把这一消息首先透漏给本部落的族人,遭到族中大多数人的反对,也遭到了她那些女儿们的强烈抵制。她们认为,大伏羲氏族建国一千多年来,除极少数对氏族和族民有特殊贡献的男人被推选为帝外,历来都是传女不传男,怎么可能随意改变呢?但是三那跟她母亲一样,晚年时也很固执,她最终还是行使了自己的特权,推举儿子革兰为帝位继承人。她的独断专行引起各部落大酋长的强烈不满,对尊卢氏执政更加失去信心。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三那病死在宫中的床榻上。她死的那天,整个都城大雪纷飞,天气十分寒冷。
三那四十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三年,卒于三那三十二年(乙巳,前6196),享年七十二岁。她死后,她的儿子革兰把她的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三那。
【三那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228——前6196年
生 卒年:约公元前6267——前6196年
出 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三那元年(甲戌,前6227)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那
041.jpg
0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兰,男,姓风,名革兰,号尊卢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五任帝。大伏羲氏风姓尊卢氏执政的五任帝。革兰约生于帝枪兰二十六年(癸酉,前6228),出生在尊卢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他的祖母是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四十三任帝枪兰,母亲是四十四任帝三那。

帝三那执政时,在德政上就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三那身为大伏羲氏族的元首,对自己要求非常不严,她不仅自己放纵情欲,而且还对子女违犯族规的行为大开绿灯。她先后生下了十几名儿女,其中有几位出生后就死了,活下来的总共有十人。而这十名子女先后又有三名夭折,实际上长大成人的只有五女二男。

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帝三那的影响下,她的子女们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据说她生的这五女二男都不怎么样,不但武功稀松平常,而且智力低下,道德素质也很差。她的五个女儿各个视婚姻如儿戏,更换丈夫比更换衣服还要勤,她们自恃身为帝女,对外族来的男人(丈夫)非打即骂,同时还变着法的戏弄男人,故意赤身裸体诱惑自己的丈夫,却不让丈夫靠近她们的身体,而是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让丈夫去做,丈夫不肯,她们便用藤条抽打丈夫。丈夫被打的失去了阳刚之气,身体疲软下来,她们却又逼迫丈夫行房事。丈夫做不来,她们便又肆意羞辱打骂。男人不堪忍受虐待,和她们结婚后多则十几日,少则一两天便都逃回本部落去了。

帝三那的两个儿子更离谱,他们觉得到别的部落去走婚不能尽兴,竟然违背族规偷偷把外部落的女子弄到本部落来风流快活。外部落的大酋长在族民的抗议下只好来找帝三那,请求她来管教她的两个儿子。而帝三那却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年轻人到一起玩玩很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非但不加管束,而且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任由他们胡来。

古往今来官场上的规则历来是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领袖就有什么样的干部。最高层领导都肆无忌惮的放纵私欲,中下层领导自然也就紧跟了。一如当今之世的官场腐败一样,贪官之所以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这与某些上层领导的贪婪腐败有关。上边有硕鼠做保护伞,下边的小老鼠才敢为所欲为嘛!——题外话了,就此打住。

三那晚年时,她的儿女们都想继承帝位,但帝三那宠爱小儿子革兰,最后不顾多数人的反对,推举他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196年,尊卢氏四任帝三那去世,革兰即位称帝。革兰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丙午年(前6195)为三那元年。

革兰执政后,生活作风上更加堕落。他平时对氏族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不闻不问,却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吃喝玩乐上,贪图安逸,追求个人的享乐。他从各部落抽调大批人力和物力,在氏族办事议政的帝宫兴建私宅,称作宫室。宫室建好后,使人从各部落暗中私选美女入宫,供他享乐。大臣们多次劝谏,他根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革兰腐败堕落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各部落不断出现村社干部侵吞公共财物而引发族民抗议的事件,社会秩序出现了混乱。而革兰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继续我行我素。他的行为引起众多大臣和各部落族民的强烈不满。

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元前617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帝革兰突然暴亡于宫中。
身强体壮的帝革兰居然得急病死去,消息传开,整个大伏羲氏族为之震惊。人们大多数不相信他是病死的,都暗中猜测他的真正死因。有人说他是纵欲过度而死,有人说他是被女人谋杀而死,也有人说是那些反对他的大臣暗中把他害死了。众说纷纭,帝革兰究竟是怎么死的,谁也说不清楚。许多人都认为他是自作自受,活该!

革兰三十三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约十九年,卒于革兰十八年(癸亥,前6178),死时约五十一岁。他的遗体葬在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革兰。
革兰死后,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大酋长联合罢免了尊卢氏的执政权,拥立祝融氏大酋长赤禅为帝。
尊卢氏前后共历五任帝,执政约一百四十五年。
【革兰基本信息】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196——前6178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228——前6178年
出生地: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革兰元年(丙午,前6195)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兰
0321.jpg
0322.jpg
03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赤禅,女,姓风,名赤禅,号祝融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六任帝。大伏羲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首任帝。

提起赤禅,大家似乎都很陌生,如果说起火神祝融来,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了。赤禅就是上古火神祝融的后人。祝融氏自燧人氏发明利用火的能源为人类造福开始,一直担当着管理火的重任,故此人们都称祝融氏为火神,后世还有人把祝融氏列为三皇之一,可见祝融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

前文咱们交待过,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苗蛮集团即燧人氏的黑虎支;伏羲集团即燧人氏的白虎支和牛羊支。而祝融氏恰恰就是燧人氏东迁南方黑虎支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原本生活在江南,后来家乡遭遇大洪水,族民分散逃亡,其中一支转移到了关中一带,居住在太白山。至今太白山尚有黑虎关、黑虎洞、黑虎瀑布、黑虎道观等地名,这些当与黑虎支祝融氏居住于此有关。

祝融氏传数十代,至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三那执政时期,出了一位杰出的女首领,这位女首领就是赤禅。赤禅延续先祖姓氏仍为风姓,号祝融氏。当时的风姓只是远古族群的标识,本部落族民很少有人记得。族人只记得他们是黑虎支祝融氏的后代。

赤禅约生于帝三那二十五年(戊戌,前6203),出生在祝融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她在少女时代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才干,曾经多次带领族人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深得族民的敬重。她在十九岁时就被推举为祝融氏部落的大酋长,领导全族开荒种田发展生产,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祝融氏部落是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一个重要成员,其族主要生活在今宝鸡市岐山县一代,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祝融氏和伏羲氏同属于燧人氏风姓后裔,祝融氏最早活动在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因其地在帝都以南,故称南方。伏羲、女娲建立大伏羲氏部落联盟以后,祝融氏族群北移,后来定居在太白。——氏族联盟时代结束以后,祝融氏解体,其后裔一部分改姓为祝。今岐山县境内有祝家庄、祝家河,古时候有祝岭、祝沟、祝集等。祝融氏后裔逐渐分散到全国各地,但大部分还居住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些祝姓家族其实都是祝融氏的后代,其先祖皆源于陕西宝鸡。祝融氏的大部分族人后世分裂成祝融八姓,这八姓是: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此八姓后来又有分支,如己姓有昆吾、苏、顾、温、董等分支,彭姓有彭祖、豕韦、诸、稽等分支,妘姓有邬、郐、路、偪阳等分支,曹姓有邹、莒、曹等分支。祝融八姓后世最强大的要数芈姓,芈姓于周王朝时期在长江以南建立了楚国,并且自封为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首。

公元前6178年,伏羲女娲政权的四十五任帝革兰突然暴亡于宫中。由于近三十年来尊卢氏执政管理无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革兰病死以后,有人说他是纵欲过度而死,有人说他是被女人谋杀而死,也有人说是那些反对他的大臣暗中把他害死了。众说纷纭,真假难辨。大伏羲氏族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这时,祝融氏的女首领赤禅挺身而出,在她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大酋长会议。会上大家联合罢免了尊卢氏的执政权,并且一致推选祝融氏的女首领赤禅为帝。

赤禅没有推辞,她临危受命,毫不犹豫的担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她即位后,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甲子年(前6177)为赤禅元年。

赤禅是位很有魄力的女人,她上任后首先纠正了尊卢氏晚期违背先帝的种种错误做法,纠正了一系列道德败坏的行为,恢复了祖宗旧制。在她精心的治理下,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混乱局面逐渐得到好转。但是到了晚年,她却又效法尊卢氏,没有挑选族中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为接班人,而是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洛枪为帝位继承人,这就为大伏羲氏族未来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赤禅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八年,卒于赤禅三十七年(庚子,前6141),终年约六十三岁。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赤禅。
【赤禅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178——前6141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203——前6141年
出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赤禅元年(甲子,前6177)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赤禅
0322.jpg
0323.jpg
03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枪,男,姓风,名洛枪,号祝融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七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二任帝。洛枪约生于帝赤禅八年(辛未,前6170),出生在祝融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太白城(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祝融氏首任帝赤禅是他的母亲。

祝融氏是一个氏族的称号,她既是氏族首领的名子,又是氏族的名子,世代延续了几千年。这一点我在书中已经多次提到过,炎帝、黄帝、仓颉、蚩尤等等都并非仅仅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时代,一个部族,一个政权的标志,如果我们的史学家把这个“代号”当作一个具体的人,岂不是越研究越糊涂!炎帝陵、黄帝陵、仓颉陵等等都有好多个,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千百年来为争名人故里,各地唇枪舌剑口诛笔伐闹个没完没了,其实人们都是受利益驱使迷了心窍,圣人们把十几个黄帝浓缩成一个黄帝,天知道哪个黄帝是正宗!

祝融氏首任帝赤禅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附前,次子名叫洛枪。附前从小老实厚道,不善言谈;而他的弟弟洛枪则恰恰相反,嘴尖舌快,争强好胜,事事都想出风头,处处与哥哥争宠。附前比他年长六岁,总是以大哥哥的身份谦让他,从来不和他争短论长。洛枪见哥哥如此,并不认为这是哥哥的美德,反而认为哥哥无能,软弱可欺,越发不把哥哥放在眼里,有时竟当着众人的面斥责和羞辱哥哥。好在哥哥附前为人厚道,并不和他一般计较,否则兄弟俩非打个头破血流不可。

帝赤禅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非常喜爱自己的两个儿子,看他们逐渐长大,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越发觉得他们可爱,甚至认为他们是整个大伏羲氏族里最聪明最优秀的青年,于是便有了把帝位传给儿子的想法。虽然先祖规定帝位继承人应该在执政的部落中民主选举,但是历代执政者并没有认真执行,大多数都是执政帝自己推荐人选,民主选举成了徒有虚名的摆设。她想:既然前朝可以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后人,我为什么不可以把帝位传给我的儿子呢?于是暗中打定主意,准备立长子附前为帝位继承人。

可是,她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她的小儿子洛枪给打乱了。

洛枪是位颇有野心的青年,少年时代便开始觊觎帝位。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无意间听说母亲欲立哥哥附前为帝位继承人,心中立刻慌了。他想,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继承帝位,如果母亲立哥哥为帝位继承人,自己可就没有希望了。他挖空心思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条阻止哥哥继承帝位的好主意。这天,他入朝拜见母亲,说哥哥附前在祝融氏族中如何如何被重视,请求母亲把附前留在故乡太白,任命他为祝融氏部落的大酋长。他心里想:只要母亲同意了这个建议,任命附前为祝融氏大酋长,那就不可能再让他进入帝都协助母亲管理国政,而我也就有了入朝辅政的机会。如果母亲能让我入朝辅政,到时候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帝位继承人。果然,帝赤禅听从了小儿子洛枪的建议,封长子附前于太白,任命他为祝融氏部落的大酋长。洛枪趁热打铁,在母亲面前畅谈治国之道,他那超前的思维和高深的见解及侃侃而谈的口才,让他的母亲帝赤禅目瞪口呆。帝赤禅觉得小儿子洛枪才是真正具备帝君之才,把国家交给他,自己更放心。

就在附前被封在太白以后不久,赤禅便推荐小儿子洛枪为帝位继承人。公元前6141年,祝融氏首任帝赤禅病死于象邑,她的小儿子洛枪如愿以偿,在王宫继承了帝位。

洛枪执政期间,工作十分认真,多次召集各部落大酋长开会,商议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努力改善各部落族民的生活条件。他的勤政爱民行为也得到了各部落族民的一致拥护。

每个人一生都有某种爱好,帝王也不例外。有的人好色,有的人好赌,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喜欢打猎……而这些洛枪似乎都不太感兴趣,他生平最大的爱好是下河捕鱼。

洛枪从小酷爱游泳,水性极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水性极好的帝君竟然会死在水里。公元前6124年夏天,帝洛枪带着几名随从乘独木舟下渭水捕鱼,突然遭遇一股怪风,独木舟被掀翻,帝洛枪和几名随从全部落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落入自己撒出的渔网里,活生生被淹死在水中。等到岸上的人赶来救援时,捞上来的已经是尸体了。

洛枪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卒于洛枪十七年(丁巳,前6124),终年四十七岁。他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洛枪。
【洛枪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141——前6124年
生 卒年:约公元前6170——前6124年
出 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洛枪元年(辛丑,前6140)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枪
021.jpg
022.jpg
0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前,男,姓风,名附前,号祝融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四十八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祝融氏执政的三任帝。附前约生于帝赤禅二年(乙丑,前6176),出生在祝融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太白城(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祝融氏首任帝赤禅是他的母亲,祝融氏二任帝洛枪是他的同母弟弟。

附前为人忠厚,不善言谈,更不喜欢出风头。由于外表木讷,少年时便经常被弟弟们愚弄和欺骗。虽然在一些小事上他经常吃亏,可是他并不计较,依然与兄弟们和睦相处。这一点深得他的母亲帝赤禅重视,认为他宅心仁厚,胸中有容人的海量,这正是一个国家领导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因此她在执政的晚年,就想立长子附前为帝位继承人。

但是附前的弟弟洛枪是个机灵鬼,心里早就巴望母亲能把帝位传给他。在他看来,继承帝位的人应该是精明能干,才华横溢,不仅有博古通今的智慧,而且还要头脑灵活知人善用,这些条件自己是完全具备,而哥哥附前就差得多了;哥哥虽然也不傻,但是他过于忠厚老实,让他管理一个部落还勉强可以,如果管理天下恐怕就不合适了。他不晓得母亲为什么看不到这一点,为什么还要把帝位传给哥哥而不是传给他?

洛枪不肯就这样认输,于是一面拼命巴结母亲,在母亲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一面悄悄给母亲出主意,建议母亲推荐他的哥哥附前为祝融氏部落的大酋长。他说:“附前人缘好,在本部落中威望很高,让他出任祝融氏的大酋长是最合适了。”帝赤禅终于被他说服了,她明白小儿子的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在为自己谋求帝位继承权。

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儿子都是她十月怀胎而生的,谁来继承帝位还不是一样。于是帝赤禅听信了洛枪的话,把长子附前封在了太白,让他出任祝融氏部落的大酋长。没过多久,帝赤禅又推荐自己的小儿子洛枪为帝位继承人。

其实,附前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弟弟洛枪从中捣鬼。不过,他并不在意。他觉得做帝王是很辛苦的事情,成年累月要为整个大氏族的人劳心费神。让他出任本部落的大酋长,这已经足够了。公元前6141年,他的母亲——祝融氏首任帝赤禅去世后,附前的弟弟洛枪继承了帝位,而他自己则快快乐乐地继续当他的祝融氏部落大酋长。

洛枪即位后工作很认真,对国家的各项事务都料理的井井有条,颇受各部落族民赞扬。看着弟弟治国有方,附前十分高兴。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祝融氏二任帝洛枪雄心勃勃,准备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意外事故突然夺走了他的生命。公元前6124年夏天,帝洛枪带着几名随从乘独木舟下渭水捕鱼。河面上本来是风平浪静,却突然间不知从何处刮来一股怪风,那风上接天下连地,一路摧枯拉朽,刮得十分猛烈。他们来不及躲避,肆虐的风掀翻了独木舟,帝洛枪和几名随从全部落水。也不知是怎么搞的,他们落水后竟然钻进了自己撒出的渔网里,拼命挣扎怎么也无法脱身,结果活生生被淹死了。待到风平浪静岸上的人赶来救援时,一切都晚了,帝洛枪和几名随从无一生还。

国家不可一日无主,经各部落大酋长和朝中大臣公议,大家一致推举帝赤禅的长子附前为帝。
附前辞去了祝融氏部落大酋长的职务,来到都城继承帝位。他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辛丑年(前6123)为附前元年。

附前果然不负众望,在他执政期间,忠于职守,勤于朝政,经常深入各部落体察民情,访贫问苦,得到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一致好评。
附前在位执政虚记约十五年,卒于附前十四年(辛未,前6110),终年约六十七岁。他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附前。
【附前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124——前6110年
生 卒年:约公元前6176——前6110年
出 生地:太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西北)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附前元年(辛丑,前6123)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前
0321.jpg
0322.jpg
03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桑味,女,姓风,名桑味,号伏羲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五十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六任帝。桑味约生于帝附前四年(辛酉,前6120),出生在伏羲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城(今河南郑州新密市)。

桑味是纯血缘伏羲氏的一位很有才气的女子,尊老爱幼,热心公益事业,在本部落中威望颇高,二十几岁时就被推选为伏羲氏部落的大酋长。她不负众望,带领本部落族民,积极发展生产,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我们这样来讲述历史似乎有点太枯燥了,仿佛远古时代的人生活过于单调。其实远古时代人生活的蛮有情趣。她们喜欢歌唱、跳舞,闲暇时经常集中到一起娱乐,谈天说地侃大山,摔跤练武讲笑话,很是热闹。还有每月一次的婚会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盼头。当时虽然有对偶婚,但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些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的男女依然靠族外群婚来满足生理需要,因此婚会制度一直保持着。
【远古时代的婚会】

婚会一般都是在河边的树林里,男女双方自行选择配偶,两个意中人谈妥之后就可以行男女之事,完事后一般都要到河里去洗洗身子。古时候把男女性事当成头等大事,并不被人耻笑,也无淫乱之说;而且婚配时局外人也可以从远处观看,并不认为偷窥者是无耻下流。每次参加婚会的男女都要提前报名,由村里的族长统一安排,男人到哪个部落去走婚,女人接待哪个部落的男人,都要提前和对方商定好。另外还要安排婚会现场的安全保卫,以防异部落走婚的男人欺负本族的女人。

桑味任大酋长时,正值祝融氏四任帝洛前执政的晚期。由于帝洛前管理不善,本部落发生内乱,族里的年轻人为了争权拉山头搞派性,甚至大打出手,搞起了武斗,在整个大伏羲氏族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各部落大酋长认为祝融氏治国不利,便联名去见监管帝君执政的伏羲氏大酋长,请求罢免祝融氏的执政权。桑味却认为祝融氏内部虽然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帝洛前能妥善处理,就不应该轻易罢免。于是她亲自入都拜见帝洛前,向他陈述了各部落大酋长的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帝洛前十分感激她,表示他一定会处理好本部落的内部矛盾。然而帝洛前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晚辈是那么的不争气,有一次居然当着他的面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气得他一口毒痰上涌,当场昏死过去。后来他虽然被叫醒,却因此病倒了,茶饭不进,终日昏睡。

半个月后,祝融氏的四任帝洛前便在宫中去世了。帝洛前生前没有推举帝位继承人,他死后帝位空缺,按规定应该由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来主持选举新的执政者。桑味立刻召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大酋长开会,商议推选新的帝君。

当时各部落大酋长大多数都是女人,她们说只有女人为帝,天下才能太平,人民才能少起争端。从尊卢氏到祝融氏,因为是男人为帝,民心混乱,政局不稳,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男人自私、贪婪、没有责任心,这是导致政局混乱的关键,所以应该在各部落中选一位德才兼备的女首领为帝。

于是各部落大酋长纷纷提名,一下子选出了十几个。只好再重新选举,经过了几番折腾,最终各部落一致推举伏羲氏大酋长桑味为帝。桑味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并且声明她只是临时执掌国政,她会在执政期间认真选拔下一届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078年,桑味正式即位称帝。仍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甲辰年(前6077)为桑味元年。

桑味执政后,废除了以前的一些不合理制度,继续抬高女人的地位,提拔和任用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行政官员)皆以女性为主。不是在族中出类拔萃对本族有特殊贡献的男人一律不得重用。

此令一出,那些野心勃勃梦想出人头地的男人叫苦不迭,虽然心里不服,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当时的族规很严厉,对违犯族规的人轻则禁食,不准许吃任何食物,甚至连水都不能喝;重者则绑在野外的树上,任由蚊虫叮咬或被野兽咬死吃掉。男人们大多数都贪生怕死,所以没有人敢以身试法。

桑味执政期间,风调雨顺,天下安定,大小百余个部落都相安无事。在她执政的晚年,重用混沌氏大酋长伏纪为相,主持朝政。由于工作出色,桑味便推举她为帝位继承人。

桑味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五年,卒于桑味三十四年(丁丑,前6044),享年约七十七岁。她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桑味。
【桑味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078——前6044年
生卒年:约公元前6120——前6044年
出生地:密邑(今河南郑州新密市)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桑味元年(甲辰,前6077)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发表于 2018-4-18 15:4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贴和你另外一个贴,好像几年前我在别人的微博里看见相同的内容,你从微博里搬人家的东西到麻辣社区,要在发帖前注明是转载别人的帖子才对啊?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你不知道的历史

伏纪,女,姓风,名伏纪,号混沌氏。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五十一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混沌氏执政的首任帝。伏纪约生于帝桑味二年(乙巳,前6076),出生在混沌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盘古城(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

混沌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较大的部落,也是燧人氏风姓白虎支的重要支脉。伏羲女娲氏政权的早期,混沌氏主要活动在昆吾、屯留一带(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后来迁居于黄河以北(今河南省济源市以西)。在济源市西北约三十里处有两山对峙,东称磨脐山,西称陡崖山,两山之间的开阔地称盘谷,当地人又称“盘古”;传说是混沌之初盘古开天辟地之处。因此,伏羲女娲政权时期,人们便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称作混沌氏。

伏纪是混沌氏的女强人,身材魁梧健壮,聪明能干,二十岁时就当上了混沌氏的大酋长。混沌氏一族的聚落处在黄河以北。那时黄河还没有名称,也没有江、河的称呼,人们把陆地上所有的水流统统称作沟,大河称大沟,小河称小沟。因黄河是最大的河流,便称作大沟。当时人们还不会打井,为了取水方便,当时的房屋和村落大多数建造在靠近河流的地方。

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很适宜农耕,因此有许多部落都选择这里开荒斩草,建造家园,使中原大地遍布大大小小的村落。黄河每年到了雨季都要发大水,每当雨季来临时,人们最恐惧的就是洪水泛滥。尽管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经选择把房屋建造在较高的地势上,但仍有一些人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构成破坏性的水灾几年才发生一次,所以还是冒险选择临河而居。

桑味二十九年(壬申,前6049)夏天,黄河上游接连下了几天暴雨,河水暴涨,很快冲破河堤,淹没了沿岸的村庄和田野。许多村民来不及撤退,都被滔滔洪水困住,情况万分危急。这时候混沌氏大酋长伏纪迅速组织了一百多名壮年男女,分别乘坐小木船、竹筏深入水中营救遇险的村民。她们不仅救出了本部落的数百名被困者,还解救了上千名外部落的难民。当一千多遇险者安全转移到高地时,伏纪所带领的救援队伍大多数成员都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大家的心情都很轻松。

由于伏纪及时组织救助,这次大洪水造成的伤亡很小,伏纪因此得到了帝桑味的表彰。不久,帝桑味便以伏纪工作认真,治理部落有方为理由,把她召入帝都,封她为上相,主持朝政。三年后,帝桑味正式推举伏纪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044年,帝桑味去世后,伏纪即位称帝,依然立都于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以戊寅年(前6043)为伏纪元年。

伏纪执政时期,仍继续执行桑味执政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继续维护以女性为主体的氏族社会。部落中的各级行政主管,一律由族民民主选举产生,其责任就是带领族民从事种植、田猎、捕鱼和发展各种手工业。在福利待遇上,族民一律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级领导干部一律不准以权谋私,违反者不管权位多高立即免职。国家的各级干部只是管理人员,上至帝王,下至村长,都和普通村民一样,没有任何特权。

那时候的领导人是很辛苦的,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处理各部落纠纷都要靠步行。伏羲女娲氏政权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部落,最远的离都城直线距离有一千多里,来回一次少说也得二十多天。好在一路上可以沿途巡视,也不算浪费时间。

由于伏纪带头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制度,这一阶段,大伏羲氏族社会秩序良好,各部落族民团结互助,安居乐业,民风纯朴。到处是美好祥和的景象。

按照惯例,执政的部落政绩明显,下一届帝君仍由本部落优秀的接班人接任。伏纪晚年时,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推举了本族中优秀青年随嬄为帝位继承人。

伏纪在位执政虚记约四十年,卒于伏纪三十九年(丙辰,前6005),享年约七十二岁。她死后遗体葬在了象邑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纪

【伏纪基本信息】

在位起讫:约公元前6044——前6005年

生 卒年:约公元前6076——前6005年

出 生地:盘古(今河南济源市克井镇西)

立    都:象邑(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纪    年:伏纪元年(戊寅,前6043)

葬    地:象邑西南(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境内)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