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尚善若水,

为留守儿童捐本书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类就是心理自我疏导不够的孩子,正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发表于 2017-11-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本质上他们也是向往童年肆意,天真烂漫的,只不过没有遇到真正懂他们的人罢了。

发表于 2017-11-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社会中,我们更多了解的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他们的悲苦通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同情。

发表于 2017-11-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社会中,我们更多了解的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他们的悲苦通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同情。

发表于 2017-11-2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第一类留守儿童我们更不能忽视,他们的坚强与乐观,值得所有人尊重。

发表于 2017-11-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授人以鱼更以渔,正能量的传递需要这些。留守儿童不是都有心理问题的,社会不应再给他们过于沉重的标签。

发表于 2017-11-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在对于留守儿童的表述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下面仅就部分留守儿童,也就是第二类留守儿童,作详细的分析报告。

发表于 2017-11-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发表于 2017-11-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发表于 2017-11-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

发表于 2017-11-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发表于 2017-11-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发表于 2017-11-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是如此。

发表于 2017-11-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发表于 2017-11-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发表于 2017-11-2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发表于 2017-11-2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积分入学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发表于 2017-11-2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发表于 2017-11-2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

发表于 2017-11-2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