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天桥的时候有上盖,
搭巴士的时候有挂钩,
打政府电话的时候有人听,
看网页的时候不被屏蔽,
工作的时候不用填一堆社会关系,
办一堆各种机构的证明,
同一张表格不用反复填写浪费时间,
当你在酷暑或者大雨中,可以不用打伞,就从上环办公室散步到湾仔;
当你身有残疾,不需任何人帮忙,也能一个人坐着轮椅搭地铁、吃西餐、看电影、逛商场;当你身处异国,言语不通,也能从每个标识看出目的地的方向,不需要询问一个人,
这样的城市,才能有幸福度,它早就跨越一线二线的等级,才称得上国际都市。
在我工作的地方,有着不少内地派遣的高干,这些能力、素质双高的人,在谈及香港与内地时异常客观。
一方面,他们骄傲于内地的进步,另一方面,对差距了然于心。
内地某一线城市的领导跟我说,香港的廊桥,是最让他佩服的地方。“人车分流、与重要建筑无缝对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上个世纪,我的城市就组织专家团来香港学习城市建设”,
这个领导坦言,“这么多年了,比较像的,也只有高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