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国成都平原是四千多年前南方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出发点——丝路之源
古蜀成都平原一直呈现着城乡一体化经济形态
成都平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最发达的农耕文明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古蜀国成都平原是四千多年前南方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出发点——丝路之源。
古蜀地农副土特产品(粮油、蔬菜瓜果、茶叶、畜牧、渔业、中草药材等)、重手工业品(铁器、陶器、砂器、瓷器、玉器、竹木器等)、轻手工艺品(丝绸锦缎、棉麻、竹藤草编等)通过南北丝路远销国内各地和亚欧各国。成都平原农村自古就务农、栽桑、养蚕、缫丝、织锦、经商(乡镇赶场、丝路贸易)相结合,农、商、手工业兼事,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农村观光休闲服务业亦较发达。
古蜀成都平原一直呈现着城乡一体化经济形态。
分别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与中原大地并驾齐驱,成都平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最发达的农耕文明——中原旱作农业(骡马、羊与麦子的文化)和巴蜀水旱兼作农业(猪、牛与鱼米之乡的文化)。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西周初期的第三代蜀王杜宇,作为上古传统农业科学家,把水旱兼作农业尤其水稻产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长江流域及整个南方乃至东南亚-南亚的“农神”、“五谷神”…… 战国末期,秦灭巴蜀,蜀太守张仪重建成都故城(“太城”和“少城”,后来三国蜀汉升格为“皇城”),蜀太守李冰在第五代古蜀王鳖灵(开明王)的基础上兴修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并且首度以官方开拓南丝路西夷道,秦国倚重巴蜀盆地成都平原丰足的粮草兵源积能蓄势95年而崛起中原一统天下建立了大秦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