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就是告别日
(文/俞立颖)
如果明天就是告别日,我们此生还有多少未完成?
----------
1
今天,我想讲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却是一个改变我一生的故事。
在我高三的时候,我经历了一场地震;在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又经历了一场地震。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灾难,是一种如此直接而出乎意料的方式,把我们每个人都必定面对的人生终点--死亡,这样毫无防备地赤裸裸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突然切换到濒临死亡的模式;突然人生十年二十年的长远规划,在瞬间灰飞烟灭。
只剩下一个念头--这一秒钟,我不要死。
2
还记得地震来临时,我还在上课,忽然整栋楼开始晃动起来,所有的同学都开始惊慌失措,三楼、四楼开始有人跳楼。我头顶上的一盏灯忽然砸下来,在我的脚边砸得粉碎。整个楼道剧烈地晃动着,粉尘弥漫,记忆中是刺鼻而模糊的味道,前前后后全都是人。
从6楼,跑到1楼,那段距离,30秒。
我们跑出教学楼,一路狂奔到操场。在接下来的30分钟内,整个操场弥漫着一片哭声,同学们彼此抱头痛哭,刚才来不及反应的恐惧,竟然在逃离后被释放。
如果,就在那一刻交代了,我们此生还有多少未完成?
3
当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填满的是对于整个暑假的放肆憧憬,对于未来大学生活的漫漫期待,一场灾难,却可以瞬间把这一切都掏空,把生命冰冷而脆弱的本质,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我们面前。
哭过,一个朋友问我:“在跑下来的那30秒里,你是不是一直想着因为要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所以你不能死?”
那个瞬间,我愣住了。在那30秒中,所有关于梦想、抱负和那所被念叨了很久的目标大学,没有分毫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30秒,我的思维几乎是完全空白的,空白的如此彻底,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我要活着”这个念头。
我所唯一能回想起来的事情是:我的整个身心灵,都调动了所有的能量,只是想多撑,哪怕一秒。也就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许多我曾经那么看重的东西,竟然都像灰尘一样,轻飘飘地,落了下来。
4
生,抑或是,死?
命运的无常,就在于:你可能将心都已经装满了对明天所有最美好的希望,却在今天画上了全部的休止符。于是,我们只能学会去抓住所有稍纵即逝的美好。
的确,在那么一段日子里,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仍然会让我在睡梦中惊坐而起。自我确认:我还活着。
的确,在那么一段日子里,我把所有的今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生活。
我不能像励志书一样说,我每一天都过得很没有遗憾。但我知道,当我选择用这个方式生活的时候,我开始和最深处的自己对话,我开始问自己的生命是否在当下的生活里绽放。
我不沉迷于任何的光环,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知道,我只活一次。
如果明天,就是告别日。今天的我,是否还会沉迷最后一集电视剧?是否还会愿意在抱怨和牢骚中度过?是否还会害怕失败,害怕受挫,害怕被人嘲笑?
我是如此热爱生命里的那些源泉与光。用超出常人数万倍的热情,去爱着,那些闪光的瞬间,那些令人迷醉的美好。
不过是,活得很用心。用心在活,而非walking dead(行尸走肉)。
如果,正在读这些文字的你,愿意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当四周寂静的时候,忽然感觉自己将要在1分钟后死去。去真正感受那种死亡的悲鸣与恐惧,去想象此时此刻的你就身处在地震中的一栋楼里,倒塌、惨叫,你却无能为力。
就在那一瞬间,去抓住本真的那个你,去抓住你最内核的那个生命,再也不要把它放开。
此谓,向死而生。
★本期互动★
读完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来分享一下吧mala.cn/t/14864247
---------
↑这是一条向死而生的分割线。
★树洞★
>>上期精彩吐槽:
突然间断了联系,只会默默走散,这大概就是成年人之间的默契。←辣编九思:一个红包就好了。←_←
如果你有满肚子的话想说,那就来《树洞》一吐为快吧!戳链接跟帖回复,开始吐槽:
http://m.mala.cn/idts9269
树洞,顾名思义,是大树由于虫蛀或者机械损伤等原因,成年累月形成的空洞。
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某种内心里无法分享的纠结。但是秘密与纠结,又让人有强烈的倾诉欲。把它藏在胸中犹如烈焰燃烧,让人片刻不得安宁。来树洞吧,向树洞倾诉你的苦恼,宣泄你的情感,告诉它你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吐槽,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
无论你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故土的归人,无论你是细腻的文青,还是奔放的大汉,都能在这里发现一个光怪陆离、与众不同的世界。
----------
>>本报订阅方式: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XLJT发到10658000可订阅本报,每周一、三、五中午12:00发刊。
>>如果你对我们的报纸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跟帖:
http://m.mala.cn/pbqi8220 告诉我们,如被采纳,我们将送您100元话费。
责编:小楼 编辑:九思 陈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