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65|评论: 0

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郫都之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西南四省区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我市郫都区举行,国家国土督察成都局负责人率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来自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大足区、泸县、大理市、曲水县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国土资源部调控司等单位负责人,深入郫都区现场考察该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并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交流各试点地区工作经验。“这次集中调研选择在郫都区开展,是因为成都也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早的试验田之一,‘还权赋能’的经验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局长董菊卉表示道。
  据介绍,郫都区承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两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2015年试点以来,郫都区围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试制度、试规则、探路子”要求,两项改革试点,通过“全域统筹、集约利用,政策集成,绿色发展”的郫都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发展成果,开创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产业升级的绿色创新发展新局面。目前,已完成了30宗353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获得成交价款2.1亿元,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0.4亿元,征得与契税相当的调节金478.01万。

092847wlvy7kssznl4nw40.jpg

    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民
  闲置空间资源变旅游特色街区;“小组微生”的村庄成为城里人追捧的乡村景点;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变身成了公司股东;“旱涝保收”地享受现金分红、股权增值……在郫都区,短短两年多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让土地价值、集体经济实力、农村面貌、农民收入等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集体经济实力之变
  土地入市见收益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发展
  走进唐昌镇战旗村,一栋栋川西居民风格的建筑已经完成主体建设,这片取名为“五季香境”的旅游商业街区,占地13.44亩,今年8月将建成迎客,这里正是全省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以前这里是已停办的村办企业和村委会的老办公楼,一度成为闲置资源。
  在入市拍卖中,战旗村的这13.44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收益705.97万元,除去20%的现金分红,绝大多数作为集体股份公司的公益公积金,村集体资产突破2000万元。同时,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与市场主体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紧密合作,融合现代化管理经验,逐步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的现代化。
  在三道堰青杠树村,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土地入市交易之后,由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和旅游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平台公司运营,通过签署经营协议,完善经营场所管理、乡村旅游商业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实现内部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村容村貌之变
  传统农业转型村庄变生态休闲大景区
QQ截图20170614092815.png

  位于三道堰镇的青杠树村,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最美乡村”,每天游客络绎不绝,沿着干净整齐的村道,行走其中如同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公园,泛舟香草湖、体验农业耕作、农家乐里品茗休憩,让人身心放松。
  位于川西平原上风上水的郫都区,随着入市项目加快建设,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文旅共融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转型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革,“生态优美、绿色发展、和谐宜居”的中国美丽典范城市形态充分显现,郫都早已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生态乐园”和“休闲公园”。到目前,郫都区已发展规模以上养生养老中心、创意农业基地、农耕体验园160多家;打造了成都最大有机小镇多利农庄、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农民收入之变
  农民股东享受现金分红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住着别墅式的小洋楼,领着社保,看病有医保,每年还有“双700”(每亩土地流转按700斤谷子和700斤麦子收益)的固定收益加股份分红,青杠树村民徐富琴大姐一家过着幸福滋润的日子。对于农民而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最为重要的,还是收入的持续增加。如青杠树村农民2016年全体村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3397元,高于全区22134元的平均水平,比2015年净增2300元/人。
  一方面,通过入市改革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得以实现,郫都区30宗土地入市后,相关农民集体及个人共获得了超过1.7亿元的土地收入,其中约1.36亿元用于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发展,约3400万元用于农民股东的现金分配。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项目引入拓展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渠道,借助市场业主为其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业谋划和打造,集体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农民通过住房改善、现金分红、股权增厚和就近就业等形式,实现了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步提升。
(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