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红花情意
午后阳光静好,握不住的光影总在摊开的掌心投下分明的痕,与凌乱的掌纹相重叠着,合起手想要握紧那流光,怎奈它早已流失,忽而耳边传来悠扬的歌声,随着歌声,回忆在思绪中轻歌慢舞,忆难忘似流光,木槿,断人肠,想你在夕阳下的背影,温暖而又迷离,绿叶与季节相约,与红花相恋,红花顶过绿叶身躯,而绿叶却以宽厚的手掌托起了红花的芬芳,花朵绽放了,行人不绝的赞赏,诗人的诗情意蕴,画家的素描花意,都给予红花无以伦比的赞扬和荣耀,而绿叶默默地给予红花养料,几乎把一生奉献给它,让它成为世人的注目点,叶默默地,无怨无悔。
绿叶快乐向上是她们本性,装点花朵是她们使命,她们无怨无悔,红花也需绿叶配,不论何时,请勿忘记绿叶的映衬作用,娇艳妖野的牡丹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鲜嫩醉人,可一旦她被剥去绿油油的看似普通的绿叶,总觉得不自然,少了些许神韵。再美的花也得在不起眼的绿叶的衬托下,才更彰显雍容华贵的美。世事何尝不是如此?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绿叶了,红花,并不是真正的红花。绿叶,亦不是真正的绿叶,世上的花儿姹紫嫣红,婀娜多姿,也有那姿态百千的奇花异草,这些花儿也各有所爱之主,有的人喜爱牡丹的雍容华贵;有的人钦佩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也有人爱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更有的人羡慕玖瑰花的高雅.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此为题,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千古佳作。
小时候,我常喜欢观坐在院子里,仰望着天空,看着那一闪一闪的小星星,悄悄地编织着未来,我想成为……我要做天上的星星有两个,我那神奇美妙的理想便有一双飞翔的翅膀,虽然不免觉得有些幼稚,但它却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憧憬中,理想是星星,青春的追求中,理想是绿叶,长大了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分析,我想说我要当一片绿叶,平凡的绿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还可以说是人生目标短浅,毫无追求,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错了,绿叶有绿叶的追求,春寒料峭时,我伸出一片绿叶,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欢笑,烈日炎炎时,我撑起一把绿伞,给人们带来凉爽与舒心。
古往今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名留青史,流芳百世,尽管每个人都希望如此,希望自己一生惊涛骇浪,出类拔萃,我何尝又不是呢?何尝又不希望自己能对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成为一朵光彩夺目的红花呢,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社会需要红花,同样也需要更多的绿叶来陪衬红花的美丽,不信请看那清扫马路的工人,美化生活的园丁,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的老师,道路上指挥车辆的交警,的确他们是很平凡的,平凡得常常让人忘却他们的存在,可生活中却时刻又不能离开他们,这不正是他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吗,我愿做一片绿叶,我深信“我生绿叶必有用”。
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绿叶,请大家不要无视他们的存在,因为红花因绿叶的陪衬才能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只是看到这些,想要将这些完全不搭介的东西放到一起来说,也总该有个主题吧。突然地,想起了一首我喜欢的歌——《爱江山更爱美人》,想到了里面的一句歌词——红花当然配绿叶,说起这首《爱江山更爱美人》,我可是一直喜欢了十多年,不错从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倚天屠龙记》开始,直到现在大学毕业也有一年多,我一直都很喜欢这首歌,喜欢李丽芬她那非常非常中性的嗓音,与那撩人心弦,又充满江湖味的歌词,道不尽红尘奢恋,诉不完人间恩怨,世世代代都是缘。
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生的绿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待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夏天来了,花园里飘来阵阵幽香。有一朵漂亮的红花正歪着头,指着身旁的绿叶说:“瞧你,长得多难看,还和我们站在一起,快离我们远一点。”“是啊,它的绿叶太难看了,那么不光滑,边上还有那么多小齿。”另一朵红花撇着嘴,冷冷地说。红花听了心里很难过,但它忍着不作声。绿叶配红花衬托出花的娇艳红花配绿叶,彰显出绿叶的默默无言,人们往往看重的是红花,没有谁会把绿叶称赞,可红颜命短不久便出现了花残,可绿叶依然用盎然把生命书写到秋天。
红花太注重争妍,没有去选择绿叶那样无私奉献,人面如花,如果太注重颜面,必然会丟尽了脸面,绿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到了夏季,便满眼翠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老远看去,却看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相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爱慕之情呢,留意观察了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东西——它的德行和情操,绿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荫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而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命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好坏,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争求土壤的丰瘠,但求有益于人,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山河,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它默默地垂着绿荫而不卑贱,清高而不骄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挨挨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夜里,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下起了暴风雨。红花被风雨打得左右摇晃,抬不起头来,红花害怕得呜呜哭了起来。可是,绿叶坚强地挺立着,一点儿也不怕。它用力地张开手臂,为红花挡着风雨。天亮了,风止了,雨停了。红花难为情地说:“绿叶,谢谢你!你勇敢、坚强,更可贵的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是中看不中用啊!”“不要这样说,”绿叶温和地说,“你们的美丽也点缀了大地啊!”在朝露中,在晨光里,他们靠得更近了!有一种情意,使人心心相印;有一种情意,让人牵肠挂肚;有一种情意,将人紧密联系...这样的情意,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就如千里马被伯乐赏识的那种感恩,就如浮云游子受慈母关切的那种感动,就如雨露对幼苗滋润的那种感激...绿叶对根的情意,跨越一切,深深地,深深地,让人无止境地感慨,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令人感动的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即使生命凋零,也要化作春泥,用尘泥的挚爱来滋润花儿,使花儿茁壮成长.落红啊,你就如同绿叶对根的情意般,对花儿的爱,那么深沉,那么无私,那么真切,让我不由得叹息。
平常我也见过吊兰,看过它长长的绿色的枝条,可是在作家冯骥才的笔下,就被描绘成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瞧这文笔,美呀牢记吧,当我读到“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想到一个故事,从前皇上出了一道题,命题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其中一名考生脱颖而出,他画的让皇上极为满意。他画的图是:在绿树的掩映下,一位窈窕淑女身着美丽的春装,站立在竹楼的二楼向远处眺望。她鲜红的嘴唇格外引人注目。这种立意真好,此刻我想作家冯骥才描写的,阳光照射下的茂盛的法国吊兰的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碧玉一样的绿叶中珍珠鸟伸出鲜红的小嘴,这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万绿丛中一点红吗?真是色彩美、绘画美呀。(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