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行摄川渝古镇中】(二)铁佛古镇 [复制链接]

2009-09-15 12:53

浏览:5294 回复:71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铁佛古镇

     

8月16日在罗泉午饭后,我们直奔第二个目的地,车行30多分钟就到达了铁佛古镇(成都的朋友如果只到铁佛,可以上成渝高速公路,过了资阳,从鱼溪下高速,往威远方向继续行驶,这段路况不错,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铁佛镇。从成都出发前后只需不到两个小时便可到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2

 

05、街道两边商铺木楼顺梯而建,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古镇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这些民宅的封火墙,屋檐斗拱,挑枋雕刻各具特色。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3

 

06、高高的封火墙,把小街变成了深巷,粉墙、青瓦、小楼又把小街分割成座座四合院,四合院依山势层叠起伏,民居依地貌错落有致,宅院廊柱间的镂空花果透雕,楼阁上的才子佳人圆雕造型,虽历经百年风雨侵蚀,饱经世事沧桑,仍然不失当年的华贵风貌。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0

 

03、古镇之所以称铁佛镇,据说与镇上有一尊铁佛有关。听当地人讲,在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有人将距现在古镇地址一公里外太平场的一尊明代万历年间的铁佛迎到附近的新津寺。当搬运途经一地歇气时,铁佛生根,再也搬不动了,僧人即在此圈地建寺,名曰铁佛寺。后来,寺周围居住的百姓越来越多而成镇, 镇就因寺而得名。据说那尊铁佛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已被熔化变成了一堆无用的废铁,铁佛寺也不知了踪影。。。。。。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1

 

04、老街依山势三层布局,街道弯曲,往前延伸,由上、中、下街组成。上、中、下街,又由三道闸门分割,形成三个大的院落,如今的闸门依旧,只是没有了门板。上街到中街之间,地形有一个下沉,形成了二十多级的台级,街道呈缓坡状,街面由长三米的青石条铺成,因岁月历久,石板泛着青光。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2:58

 

02、砖墙青瓦和斑驳陆离的木板铺面也显得更加灰色沉重,稀稀疏疏开启的几处商铺和偶尔看见从门帘向外探出半个身子张望的老人那呆滞的目光,使古镇变得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这便是铁佛古镇给我的最初印象。。。。。。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2:56

 

01、当我们站在老街上,一股旧世的气息和荒芜的苍凉迎面向我们扑来,映入眼帘的情景仿佛使我们走进了过去的历史时光,时间似乎突然间慢下来,人们走路也都很悠闲,雨后阴沉的天空使街道的光线显得更加昏暗。。。。。。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2:55

 

001、汽车开进铁佛镇,却并未见到古镇的一丝痕迹,向老乡打听才知道我们想去的古镇在一条老街上,汽车进不去必须步行。我们顺着老乡所指方向穿越一条小街,走过一道石闸门,古镇老街就在我们面前了。。。。。。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9

 

12、正对的高大建筑,就是南华宫正殿。。。。。。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8

 

11、两侧是长长的厢房。。。。。。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0

 

13、正殿两边有高大而显赫的青砖封火墙,那墙高出屋脊七、八米,呈宝塔式,有三层,每层都有一对高翘的拗尖,显得十分气派。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2

 

14、正殿高约十七、八米,由数十根高约八、九米石柱直立支撑,两侧壁石柱间,由巨型条石砌地基。整个宫内配以天井、院落,显得幽深错落,完整典雅,雕梁画栋,气势不凡。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4

 

15、大门门楣左右倒悬的一对尺余长的石狮,刻工细腻精美,线条流畅清朗,口含宝珠,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8

 

10、南华宫(又称广东会馆)是镇上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坐南朝北,占地1900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筑工精致。走进大门,头顶上是一个修建得很气派的戏楼。。。。。。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6

 

09、由于时事变迁,街上那些曾经生意兴隆的商家店铺几乎都销声匿迹,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一些茶馆、小卖铺、铁匠铺,以及当年那些闯荡四川的生意人修建的会馆和南华宫、古戏楼遗址。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4

 

07、古镇在布局和建筑形式上,具有非常浓厚的客家建筑文化特色。古镇的三道闸门,再加上当初外围十二道闸门把古镇凝结成一个整体,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堡式的大院落,形成了四川地区独具客家聚居风情的院落建筑群。这是中街的后闸门,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正从下街走进中街。。。。。。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05

 

08、这里的风情古民居街坊均为穿逗结构,青瓦面,脊檐宽阔,其建筑风格明显地带有广东地区的民居风情。由于客家人是从外迁徙来四川的,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他们必须加强团结,增强保护措施,体现在古镇的布局和民居建筑上,就显得与其它古镇建筑风貌大不一样。这是下街的后闸门。。。。。。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5

 

16、古镇如今店铺大多已关门,铁匠铺也只剩下一家偶尔还在传出敲打铁砧的声音,祠堂书院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南华宫已经变成了铁佛中学,戏台也早已不再演戏。。。。。。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9

 

19、织毛衣的大娘。。。。。。


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9-15 13:18

 

18、镇上悠闲的老人(就是这位大爷给我们讲了许多南华宫的往事)。。。。。。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