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66|评论: 31

锐评:泸县中学生死亡案:权威声音如何才能掷地有声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锐评:泸县中学生死亡案:权威声音如何才能掷地有声


                      朗渡 人民日报评论

        近几天来,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一名学生突然死亡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泸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泸县”通报:“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体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属同意后尸检检验确认”。但这一结论,没有终结人们对于学生死亡原因的探究。

        面对一起突发的死亡事件,分析与评论的基点只能是客观事实。在弄清事实之前,“被殴打致死”“黑社会参与”“政府包庇”等诸多传闻,都可能包含捕风捉影甚至恶意造谣的成分。在这个时候,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权威可信的尸检结果,有助于厘清事实,挤压谣言生长、传播的空间。

        对事实的调查有一个过程,还原真相需要遵守程序、严谨细致。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思考:为什么这一原本可能并不复杂的突发事件,会逐渐发酵升温、引发舆情,最终演变成公共事件?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为什么不少人并不信服,反而各种传言乱飞?

        这几年,地方政府回应公共事件的能力大有提升,无论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是搭建“两微一端”,信息公开的力度日益增大,贴近群众的努力显而易见。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新平台背后的旧思维恐怕并未完全转变。面对突发问题,管制大于引导、被动多于主动、对立多于对话、回避多于回应的情况还所在多有。一封堵,将良性沟通的渠道先堵上了,再张口,信的人就少了,以致最终出现四个盖子盖五个水壶的手忙脚乱,演变成“千斤撬四两”的大动干戈。

        从舆情纾解看,针对各种谣言,自然需要加强内容管理。从过往的案例看,确实存在不少因造谣传谣、最终导致舆论反转的情况。作为“吃瓜群众”,一定要冷静客观,越是对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激愤的传闻,越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轻易着了谣言的道。而从管理部门来说,及时满足公众正常的信息需求,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至为关键。

        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曾有“黄金4小时”法则。随着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4小时的时间窗口可能还在进一步缩小。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步骤地发布权威信息,有效管理社会心理预期,情绪就可能海量堆积,真相就可能无路可走。因为管理能力不足、错过发声最佳机会,政府部门在舆论风潮面前百口莫辩的教训已经不少。

        进一步说,如何与公众互动,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前些天,某官微因发布一张“毛驴怼大巴”的图片,不仅没为事态减震,反而刺激公众视点脱离问题本身朝负面发酵。这样的反例,需要反思的怕不止是新媒体运营的方式方法。

         泸县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旁观者做出任何具体的结论都为时尚早。透过一系列类似的事件我们当前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在化解舆情危机中,管理部门既不能陷入清者自清式的沉默是金,更不能滑向先消极怠惰、后大动干戈的被动境地。掌握好时、度、效的统一,公断才能服众,权威声音才能掷地有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4-6 01: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kyy

发表于 2017-4-6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环节还有上传视频是假的,莫信就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06:53
都已经辟谣,不能相信,理智。
kyy

发表于 2017-4-6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谣言可谓

发表于 2017-4-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自杀,找学校,难道公民自杀该找政府吗?

发表于 2017-4-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走法律闹肯定不行

发表于 2017-4-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迂腐 发表于 2017-4-6 09:33
不走法律闹肯定不行

谁不走法律?谁闹了?

发表于 2017-4-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要想捡起来得好漫长

发表于 2017-4-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此事的发展。希望得到一个真相。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14:12
时间
kyy

发表于 2017-4-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浮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16:57
事实

发表于 2017-4-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调查

发表于 2017-4-6 18: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公信力就这样一点点的被透支完了。

发表于 2017-4-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事泸县政府的应对简直是渣

发表于 2017-4-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既然有证据了,尸检只不过是证明他是如何自己死的罢了。这尸检还有什么意义?还可能证明他杀吗?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20:47
照某某的说法,当年广安二人民医院事件也是谣言,当时广安那么多老百姓也是不明真相被受害者家属欺骗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6 22:34
七嘴八舌的

发表于 2017-4-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请宋提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