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扶贫遗忘的村社——恩阳区兴隆镇北斗村一社
兴隆镇北斗村现状:
兴隆场乡北斗村幅员面积2.32k㎡,辖4个农业合作社,351户1064人,属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建档贫困户116户,358人。
本村付光政为村支部书记(简称”负”书记,任书记前先后任村文书、村主任同时兼任一社社长),唐远明任村主任。在上级的领导的关心帮扶下在该村的二、三、四村基本建了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和甘蔗+饲养肉牛产业园,这三个社新居建设也基本落成。当然这应感谢共产党的政策好,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扶持。
被扶贫遗忘的社:
恩阳区兴隆镇北斗村一社也就是这个”负”书记以前户籍所在社,他也一直担任该社的社长,当然该社是本村距兴隆镇最远的一个社,与万安乡魏家山村接壤,感觉该社似乎被这几年的精准扶贫给遗忘了。全国上下要求2017年脱贫,但该社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现状:一是村道路拓宽似乎与该社无缘;二是所谓土地流转,产业园建设更是无缘,并且该社村民被这一”负”书记”负”社长多次忽悠(时而说土地要流转了叫村民不要买种籽,不要再种植农作物,时而又说不流转可种植作物);三是新居建设,因该社位置特殊只能分散实施,当然这的确是本着实际出发,老百姓委高兴,但要么交通受限材料难运输,要么其它因素,至今未见任何动静。
这些是不是让该社的村民认为他们被精准扶贫工程而准确的遗忘了。
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当然主要还要自己积极努力脱贫,老百姓自己也知道不能等、靠、要,在他有生之年遇到这样好的政策,谁又不想自己借此机遇大干一下,早日摆脱贫困呢?但这些老百姓自身能力的确有限,但往往就是地域偏僻,交通不便,意识形态落后而造成的,那么这是否应优先考虑呢?
去年好像是8月份在麻辣论坛上所反应的该村扶贫问题,当时政府给了个模糊的回复,现已过近半年了,其他的好像已落实了,但所反应的陈家磅的唯一的一口堰塘至今未处理,关乎到这里几户人的人畜饮用水及几十亩土地灌溉用水啊!所反应的多年夙愿想修条近1000多米左右的机耕路帮助协调好了吗?准备动工了吗?难道还是像”负”书记说的,你们几户人把路修好了,就可以给你们整治这个堰塘了(试问“负”书记,他们自己能协调下来,能把路修好还向你们当官的求助吗?试想一下,你们领导帮助协调一下,筹措一点资金,让这几户人也筹措点资金,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同时试问该磅的几户贫困户的贫困状况是改善了,还是原状?还是更贫困了?
当然脱贫更多的是“知”助、“智”助,不能等、靠、要,但也少不了必要的“资”助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恳请“负”书记不要常住巴州办事处,你才是该村社的“父母官”,不要等罗常委、冯书记来解决,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和其他工作,真正为你土生土长的该社老百姓出谋划策,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的愿望。
====================================
编辑备注: 兴隆镇人民政府http://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 于5月3日回复,内容见2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