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回到老家土屋,烧香敬祖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焚香,既是民间习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然而,你对香文化的了解又有多少? 炉热情暖,青烟翠雾之中,不知引发了多少灵感,增添了多少热情,降息了多少怒火,带去了多少祝福。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 临近春节,小编向大家着重推荐齐鲁书社的这本书—— 《中国香文化》
经学,佛学经典,齐鲁书社
简介: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中国用香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本书对香的起源与发展、香的生产与使用、香的品种与特色、香与养生、香与宗教、香与文学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探究与阐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记叙香文化的专著,填补了香文化研究的空白。 通读本书,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从先秦至明清的清晰香文化发展脉络,并介绍了沉香、檀香、龙涎香、龙脑香、麝香、丁香、乳香、苏合香、安息香、降真香、郁金香等11种不同种类的香料,通过对香品和香具的鉴别及解读,使读者对香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 焚香,不仅是供养神佛祖灵,同时还被文人墨客所推崇。它既是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作为创作的题材融入了文人大量作品之中。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使人参之不尽、悟之更深的内涵。可以说,文人与香有着不解之缘,中国文化与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后,为大家献上南北宋时期文豪陈去非的一首诗: 焚香 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