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SCM989765

大风枪逸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文友,这部小说连载还剩最后一章《尾声》,内容只有一小节。昨天发生的事,在今天就是故事,说长道短,只是茶语饭后的谈资,未必谈得上艺术性、思想性。此篇作品在小范围内能有四万多的点击量,对我是最好的鼓励!其实在长篇的框架下,许多故事都是独立的,涵盖了我童年的苦和乐。农村、农民始终是中国人的主体,在人口中占有极大比例,困难条件下,人的原始本性,善与恶,都值得回味,我能把它记录下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玩文字游戏,并非我的长处,因为工作和经历的原因,耳闻目睹,积累了大量素材,不吐不足以快慰人生,尝试着用笔讲故事,有很多青涩和不足,希望朋友们多指教!
   有人说:“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生命还在,写作不休。 我的下一部作品将是反映小人物爱恨情仇,男女生命中的苦苦求索,艰辛与快乐,粗稿已成,未及修改,适时将与大家见面!谢谢!

发表于 2017-5-1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舒老师的奉献。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第十七章 尾声

第十七章 尾声

好坏难评

    汪成娃离开母校多年,工作地点换了好几个,为了生活,一直在奔波忙碌,每月会定期回老家看父母,是雷打不动的惯例。

    有一天是周末,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走到山下,天色已近黄昏。黑漆漆的森林里,只能凭感觉走路。

    伟人南巡后,改革深入影响了农村,山里人纷纷离开土地,去城里打工,安家定居,山上的人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荒芜,杂草丛生,荆棘满地,行路困难。

    早上刚下过雨,道路满是稀泥,只能连滚带爬往前走。成娃自己在心里想:“十六岁前是农民,注定一辈子是农民,一辈子与大山脱离不了干系!”。
    天色越来越暗,道路稀滑难行,成娃心里越来越着急。

    突然,对面出现一个人影,像鬼影一般从成娃身边一闪而过,把成娃着实吓了一跳,接近照面的一瞬间,面庞似曾相识,依稀记得,却又想不起名字来,便匆匆离去。

    夜里,昏暗的灯光下,成娃和父母三人围在灶前,随意聊些家事。森林里闪过的魅影浮现在脑海里,让他心里特别好奇。

    成娃给父母谈起黄昏遇到的人,以及心中的疑惑。祝可成笑了,说:“你娃娃,戴着一个“偷屎爬”眼镜,眼神还不错,此人你应该非常熟悉嘛!看你想得起来不?”,沉思良久,成娃说:“有点像古福生,不过听说他死了,难道我遇鬼了吗?”,父亲说:“猜对了!他不但没有死,还活得挺好,都当大老板啦!”。

    祝可成打开的话匣子就没有关上,接着谈了许多成娃不知道的事情来:

    原来,古福生并没有死,躲债逃走后,飘落到了边疆,继续从事建筑行业,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慢慢将事业做大,做强,有了很强的经济实力,成了一个大老板,手下有上百号工人干活,呼风唤雨,威震一方。每次回家,他都不敢走大道,只行小路,不黑不出门,怕被人发现,因此行踪诡秘,村里极少有人知道他行踪。

    那次,他思念母亲,偷偷回家探望,被邻居发现并认出。为了掩人的口舌,给了邻居五百元现金,让他不要在村里乱说。其余的人,看见了的都给现金二三百不等,堵住大家的口。难怪成娃这么多年都不知道,父亲是村里出名的老实人,只要承诺一语,绝不会轻易变更,才把事情瞒了这么久。

    后来不久,知道实情的人越来越多,有知情人酒后吐真言,道出了真相,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许多人的议论。人们至此方知:此人非但没死,反而混得挺好,呼风唤雨当起了老板。在别处,他又讨了个年轻漂亮的老婆,生了一双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

    人们欣赏成功者,古福生也算混社会的成功者,生意场就像战场,从来是成王败寇,伟人著名的“猫论”已深入人心,人所共知。福生本该衣锦还乡,让人敬仰崇拜,却一直偷偷摸摸,让人费解。难道仅仅是那场牌局惹祸吗?一切都是那样扑簌迷离,掩盖在历史的尘烟中。

    每个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一个小小的事件也会改变命运的走向,就像天平上的小砝码一样,影响天平的平衡。

    人们得知其事,莫不惊讶,感慨良多。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一般人不做有悖常理之事,常陷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圈子里,无法自拔,处处纠缠不清,终身一事无成,成了芸芸众生。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快刀斩乱麻,丢下包袱,轻装上阵,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勇往直前,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古福生为人实在狠毒,抛妻弃子,远走他方,与相亲们多年失联。后事业有成,也不敢正大光明地回家,将老母遗弃乡里,不管不顾,有悖逆人伦,始终不敢面对人们的道德评判。欠农民工的血汗钱,不能加倍奉还,属于不义。虽是有钱人,却得不到山民的尊重,每次回家都偷偷摸摸,远远躲开乡亲们的口水,却躲不掉历史的口诛笔伐。

    历史是无情的,会记住一些人,也会忘记一些人,为人做过好事的人,必然被人记住,做过坏事的,必将遗臭一时。

    斯大林曾说过:“胜利者无所谓对错,胜利了的,都是正确的,胜利者是不应该被审判的”。每个人的人生,别人不好评判,更无所谓审判,不过,在人生的战场上,丢掉一些,也会收获一些,普通人做事瞻前顾后,或许永远不会成为成功者,但是普通人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不是成功者能体验的,至少可以坦荡荡地走在大路上,不需要偷偷摸摸走小路。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5-21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人生,别人不好评判,更无所谓审判,不过,在人生的战场上,丢掉一些,也会收获一些,普通人做事瞻前顾后,或许永远不会成为成功者,但是普通人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不是成功者能体验的,至少可以坦荡荡地走在大路上,不需要偷偷摸摸走小路。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 发表于 2017-5-21 17:26
每个人的人生,别人不好评判,更无所谓审判,不过,在人生的战场上,丢掉一些,也会收获一些,普通人做事瞻 ...

对此认同否?大石老师?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5-2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SCM989765 发表于 2017-5-22 15:50
对此认同否?大石老师?

高度认同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音难觅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下的作品,隔一段时间再看,又能找出许多缺陷,今天再重头修改一下,感觉又不一样,难怪人们会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开始,我将定期把本部作品最新补入的故事连载于后,供大家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生孽恋(1)

师生孽恋



(1)

    汪成芳在万岩读小学四年,老师姓李,名德全,相貌丑陋,常被学生耻笑。李德全天生斜对眼,脸上布满白麻子,小时候顽皮,爬树摔断了腿,山里人距离场镇远,没有办法进医院治疗,自己凭经验把骨头接上,用草药外敷治疗,伤愈后留下残疾。走起路来脚一跛一跛的,成了一个瘸子。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懂事后的李德全为了弥补身体缺陷拼命读书,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又考入高中,在机场边的中学读完了高中。在升学率极低的高考独木桥上,因为身体条件不够硬,被挤落桥下。

    回到山上,因为文化高,又带有残疾,村干部照顾他,安排他到唐山岗小学教书,任代课老师。山里学校师资缺乏,学校几乎都是民办教师,学历最多也就初中毕业,有些还是小学生毕业,他是高中生,有学历优势。李德全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教书很卖力,肯用功,每一届学生都考得不错,升入乡初中的人数最多,年年被乡中心小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受到校长的表扬。

    在人群里混饭,一旦和大家拉开了距离,显得特别突出时,就会遭来嫉妒。有一天,李德全和于华龙争论一道数学题,两人意见不一致,互不相让,话说多了就发生口角,相互对骂起来。于华龙说:“李德全!你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三下锅”吗?你生下来就是畸形儿,一个十足的“可怜虫”!”,李德全也不示弱,扯开嗓子对骂起来,因为硬件不行,始终处于下风。学生见老师吵架挺好奇,悄悄跑来看热闹,这些破事像一阵风传遍山里的卡卡角角。

    很快,李德全“三下锅”的绰号喊开了,不仅学生娃娃四处传唱,连家长也跟着传喊,无法禁止。李德全听了气愤至极,却毫无办法,他没办法捂住众人的口。

    李德全尽管工作卖力,业绩辉煌,只是把代课老师身份转变成了民办老师,端的还是“土饭碗”,随时都有捧碎的风险。因为形象不佳,面子上被人尊重,实际上人们并不十分尊重他,各种外号很多,加之经常体罚学生,被罚学生对他恨之入骨,背后讲李老师的坏话,用粉笔在岩石上写李老师的丑事,极力丑化李老师的形象。

    学生口舌宣传一鼓动起来,李老师的形象败坏了。山里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渐渐熬成了老光棍,三十六七还没有成家。

    李德全有长处,教书的本事高,教学质量稳定,小学毕业班只要让他教,进中学的机会就大一些,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考进乡中学。老百姓的眼光是毒辣的,孩子在他手下读书的人很多,生源很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

八十年中期,汪成芳、李利芬、周倩兰三人是同班同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同学五年,感情不一般,相互间往来不绝。都是小孩子,也往往会发生一些小矛盾,每一次找李老师评理,都感觉李老师偏袒周倩兰,被惩罚的往往是成芳与利芬,两人都挺纳闷,感觉李老师不公平。

周倩兰虽是个山里女孩,长得很漂亮,高个子,瓜子脸,白皮肤,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让人爱怜。倩兰家庭条件差,父亲过世早,母亲一人承担家庭的重担,累弯了腰,显得格外苍老。兄弟姐妹一大堆,上有哥哥一人,刚成家自立,下有弟弟和妹妹还幼小,生活过得很拮据。

五年级是学校的最高年级,面临毕业,学校领导兼班主任的李德全老师却不怎么关心教学,也不知在忙啥?星期一早上,太阳已经老高啦,还不见李老师的踪影,学生们在教室里自习,学校另一位姓陈的老师兼顾着管一下学生。

都十一点了还不见李老师,陈老师都到五年级教室里转了好几圈。刚走出教室,碰见一个山里人,他对陈老师说:“李德全老师正在周家河山上挑粪,挣表现呢!从周倩兰家挑一担粪出门,七拐八拐走到地里,一担粪变成了半担……”,那言语里充满了轻蔑和调侃、笑话的味道,全班的学生都能感觉到。

话音刚落,那人前脚一走,就看见周倩兰背着书包在前面走,后面是李德全一瘸一拐的身影。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有的学生故意大声读书,用眼睛偷看李老师和周倩兰的表情。周倩兰迟到了,看大家的眼神觉得不好意思。

李德全开始讲课,在教室里边讲边走,从桌凳间经过时,身上的衣服没有换洗过,那股大粪味儿刺鼻,帮臭。有的学生捂着鼻子,读书变调,有的勉强听课,强忍着不敢说什么。

学校里的情况经过学生们的口,家长们也很快知道了一些,七八个学生家长一起去找李老师兴师问罪。李德全自知理亏,连忙赔不是,保证改过自新。从此以后,他的行为有所收敛,用于教学的时间多起来,每天下午都要留下一批学生。未完成作业的留下,利芬和成芳都不觉得奇怪,怎么每次都有周倩兰,而且总是留到最后。许多学生只要一听说留下,表情都非常痛苦,只有倩兰不在乎。倩兰家境不怎么样,却显得很时尚,经常穿花衣服,扎着新丝巾,让这些山里女孩们羡慕不已。

毕业典礼那天,全班考上乡中学的只有三人:汪成芳、李利祥、陈敬法,创历年来最低。有好些成绩好的学生没有考上,心里酸溜溜地说坏话,家长们背地里也有怨言。

利祥是利芬的亲弟弟,与成芳是邻居,两人学习上是竞争对手,关系一直不好,经常吵架,利芬成绩不好,却消息灵通,她和成芳俩亲如姐妹,无话不谈。有一天,利芬在回家的路上悄悄对成芳说:“李老师有女人啦!”,成芳问:“是谁呢?”,利芬悄悄说:“是周倩兰!”,成芳非常警惕地说:“你不要乱说老师的坏话,倩兰还小,别坏了人家的名声!”,利芬快言快语,丢下一句:“信不信由你!”,转身就走,显得非常气愤。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风枪逸闻》增补部分

(3)

    中学开学典礼那天,成芳和利祥都很吃惊,升学榜上没有名字的周倩兰出现在中学里,且又与成芳是同班。集会散后,成芳悄悄问倩兰:“你不是没有考上吗?怎么也能读书呢?”,倩兰小声说:“是李老师帮的忙,利用他的关系直接安排我来校读的!”,成芳这才明白他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刚读半期书,周倩兰回家后,就没有再回学校里。周一逢赶场,倩兰的妈妈到学校里,收拾倩兰的寝具,装成一大包背走了,同学们问她原因,她拉扯其他话题,没有明说。成芳和许多同寝室的人都感到奇怪,不知倩兰为何书读得好好的,突然就不读了。

    临近期末时,有一天,小学老师开会,成芳和几位同学上街赶场,在廊桥上遇到周倩兰,简直不敢相认。几个月不见的周倩兰完全变了形,肚子挺得很大,像抱着一个大冬瓜走路。成芳吃惊地问:“你这几个月躲哪儿去了,吃了什么东西啊!长得那么胖!”,倩兰不好意思地说:“不是长胖啦,我怀了娃,在家里养着呢!”,成芳把嘴张得挺大,说:“娃?谁的娃?”,“李老师的!”声音很小很细,几乎听不清。汪成芳这才明白,原来传说是真的,这就是她不读书的原因,她只有十四岁啊!真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成芳本来还想问几个问题,见李德全从校门口一瘸一拐地出来了,几个人立即停止了交谈,招呼一声:“李老师!”,李老师点点头,表情难堪,默默地带着周倩兰离开了。成芳看着同学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一阵悲哀,周倩兰还是一个孩子,虽说比自己大一点,也只有十四岁,眼看就要当妈了,李德全已经三十八岁了,一老一少,一高一矮,一瘸一拐地走着,明白原因的人摇头叹息,不明白原因的人,还以为是父亲带着孩子。那极不般配的样子,惹得众人侧目观看。

    五年后,成芳在县城读农中,暑假回家与利芬一起赶场,又见到了老同学周倩兰。同学相见,格外亲热,倩兰的女儿已经五岁了。她经历了生活的磨练,显得成熟了许多,两个硕大的乳房把胸衣顶得老高,与她实际年龄显得极不相称,不变的是那爽朗的哈哈声,面带忧容,眼角多了一丝鱼尾纹。李利芬正和男友恋爱中,是男人手心里的宝贝。三个要好的同学,年纪相当,命运却迥然不同。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9-10 16:17
很有乡土气息,可见大编见多识广,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7-9-10 16:17
很有乡土气息,可见大编见多识广,继续!

谢谢赞扬,原滋原味才是真正的人性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4)

同回家的山路上,几个年轻人走得极快,很快把李德全和孩子落在后面了。

利芬见李老师不在,快言快语的她问倩兰:“你老实交代,是怎么和李老师搞到一起的?”,周倩兰早已不是羞涩少女,也不避讳什么,她说:“李老师很关心我,经常去我家,每次都要给我买东西,还帮我们家干农活,有一天放学后,他不让我回家,给我五十块钱,让我陪他睡一觉”,两个女孩一听,嘴巴张得很大,听她往下说:“我本不想干,却又想要那五十元钱,要买好多东西哦,在哪里睡觉不都是一样吗!就留下了”。利芬说:“和那个“三下锅”睡觉,想起来就恶心,夜里怎么睡得着嘛?”,倩兰说:“我不说你们肯定不知道,那晚黑在他学校的寝室里,我穿着衣服躺在床上,李老师猴急巴火地脱光衣服钻了进来,三下两下地要扯去我的衣服,我不让脱,他说:哪有穿着衣服睡觉的,也睡不着觉嘛,脱了睡觉才舒服,我只好依他,一件一件地脱,最后只剩下一条裤衩,他翻到我身上,又是亲又是啃,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我用手一摸,正好摸到老师身下那根肉棒,像铁棍一样,他用力扯去我的裤衩,肉棒往我身下捅,捅得我好痛哦!还流了许多血……”,利芬两个女子还没有经历此事,除了惊讶就是害羞,还有点好奇,她俩没打断她的话,让她继续说:“真是奇怪啊!做得次数多了,就不觉得痛了,李老师说痛则通,感觉挺有趣,没做的时候想得慌!”,利芬一听,脸都红了,骂倩兰不知羞耻,倩兰说:“白天见那老东西,真是觉得恶心,想立马离开他,可夜里又想那东西!”,这种感觉,两个未婚的女子是不会明白的,她说着说着,李德全带着孩子赶了上来。

李利芬的嘴把不牢,把这事当笑话到处讲,传到了古福生耳朵里。福生刚回村里教书不久,名气还没有传开,学生不多,村里的许多学生都到万岩小学读书去了。学校放学较早,闲得无聊,就与同事打牌聊天打发时间。他的同事里有一位卫方老师,年纪四十出头,人挺热情,孩子一大堆,经济并不宽裕,仍然特别爱玩牌,福生因此经常出入卫家。卫方有一个兄弟叫卫海,年纪刚满三十,妻子嫌家里穷跟别人跑了,留下一个男孩子,只有七八岁,两爷子生活在一起,甚为不便。

古福生听说李德全乱搞师生恋后,对此人颇为不齿,认为他简直是斯文败类,不给点教训不行。恰好同事的弟弟卫海妻子跑了,福生便牵线搭桥做媒,把周倩兰介绍给卫海,两人一见钟情,打得火热,一番谋划后,周倩兰悄悄离开了德全,把孩子留在了李家。

卫海年轻力壮,形象周正,两人甚是相配,生活很幸福。

李德全得知是古福生做的媒,召集亲朋好友一大群人,手持棍棒找上门闹事。古福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见这么多人闹闹嚷嚷,一点也没有慌张。问李德全:“你带这么多人来闹事,为什么啊?”,李德全说:“你把我的妻子弄到哪里去了?把人交出来,不然告你拐卖人口!”,福生说:“亏你还是教书先生,居然是个法盲,一点都不懂法,谁是你的妻子,有啥凭据?把结婚证拿出来看看!”,“你再不离开,我就要报抢劫案了!”,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李德全一点都对不上来。被古福生教育一顿后,蔫不拉几地带着人走了,李德全和周倩兰同居了几年,孩子都七八岁了,却一直没有领结婚证。

此事引发了轩然大波,中心小学校长知道后,取消了他的民办教师资格,不再聘用他。李德全回家务农,却没有劳力,在家里办一个私塾,对外招收学生,却只有几个本家亲戚,他还一心想与公办学校争夺生源。中心小学校调整了师资分布,把万岩小学的老师都换成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生,各方面都比德全强,他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失业后的李德全心灰意冷,忧愤交加,熬了几年后,死了。周倩兰回去带走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段畸形的师生恋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4-18 20: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本土故事,哪怕是艺术加工作品。

发表于 2018-7-20 22: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21 20: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