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川剧多声腔《秦香莲》第四场 铡美 四川青年艺术团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5029
|
评论:
4
[交流共享]
川剧多声腔《秦香莲》第四场 铡美 四川青年艺术团
川剧多声腔《秦香莲》第四场 铡美 四川青年艺术团
[复制链接]
长穗太极
长穗太极
当前离线
积分
32004
发表于 2016-7-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剧情简介:
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赶考,被招为驸马。三年无音信,其家乡连遭荒旱,双
亲去世,其妻秦香莲无奈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驱逐,含恨直奔开封府告状
,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琪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脱至包拯前
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子”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
秦与其对质,陈世美自持皇亲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欲铡之,公主、国太问询
阻止,包拯不顾,铡杀陈世美 …
导演:刘 毅
音乐统筹:李天鑫
灯光设计:陈 兵
司鼓:洪显松
司琴:里 希
领腔:李群英
乐队:四川青年艺术团
主演
秦香莲 … 汤 雪 饰
包 拯 … 张晓兵 饰
陈世美 … 蒋万海 饰
韩 琦 … 赵文学 饰
龙国太 … 孙静茹 饰
公 主 … 杨楠华 饰
司鼓:洪显松
司琴:里 希
领腔:李群英
乐队:四川青年艺术团
四川青年艺术团 2016.6.30.
川艺实验剧场演出实况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谢花脸1
谢花脸1
当前离线
积分
8018
发表于 2016-7-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陈兄上传,因张晓兵是我的学生加徒弟,那天到现场观看,我的心情很不好,晓共,兵出场亮像我就起火,这戏国家出支打造的法治大戏,两个包拯,两个身材,你就该一人做一件服装才是,晓兵穿的服装全部扫地,你们哪的宣传法治,完全坡坏包青天形像,望改正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签约Red
签约Red
当前离线
积分
29520
发表于 2016-7-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zkx397171916
zkx397171916
当前离线
积分
13186
发表于 2016-7-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四川省青年艺术团惠民演出(免费)的大幕川剧《秦香莲》,其快节奏的剧情发展推进,充分体现了传统文艺有书则长、无书则短;有戏则长、无戏则短。故事讲述有繁有简、重点放在铡美,“杀妻灭子”的悪人陈世美受到刀铡。三下锅的多声腔川剧《秦香莲》无疑适应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群快节奏的生活所产生的审美情趣,该剧实验演出成功争取了新观众群,就笔者观察当晚有大量中青年观众和少年观众,他们对该剧反应热烈,满意之情溢于言表,有两位中年观众说,以前对川剧认识只晓得“变脸”、“滾灯”,看了川剧《秦香莲》,才晓得川剧这么“高、大、上”,戏好看(很传奇)、唱得好听、音乐不烦人(估计该说法和三下锅组腔和强大的乐队高水平伴奏所致),为该剧点赞有加!
笔者是七十有七老人,看川剧也有七十余年经历,川剧不景气的现实,像我这样行将就木(快死的人)的老者,过一年少一批。川剧最缺的就是中青年观众,没有新观众進来,川剧何来振新?请业者多顾及他们的需求!
我原来也是喜欢演出的版本越老越长认为就越好,最近我看了一折“别宮出征”领教了啥叫又臭有长,啥叫喧宾夺主,该戏前一段肖衍和金、苗二妃就折腾了五分之三还强的戏份,演出中观众坐不住了:抽箋者有之、议论者有之;请来的川北名旦晾在一边(长时间)影响极大,本来该戏是那位名旦的拿手好戏,前年九月我同另二位成都戏迷还专门到绵阳住宿两晚看了三场戏,其中就有该老师演出的“前帐会”和“别官出征”,至此我认为有书则长、无书则短,折戏还是尽量采用上世纪52年、56年62年及后来八十年代正式出版者为宜!
在此我也劝一劝某些业内人氏,也许你曾经是川剧界的成功人式,也许你是一位业务不精二簸簸演员,由于种种原因与川剧离别或在业内而不得志,要改善地位除非川剧整体改善和个体的努力,換个马甲出来駡人是不对的,不管甚么原因业内人氏(内盤)没有必要与观众(外行)论高低,你高是应该的,我低是必然的,都不可任性!言多必失!就此住笔!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渝津塘戏迷
渝津塘戏迷
当前离线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16-7-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麻辣杂谈
达州论坛
南部论坛
麻辣摄影
文学沙龙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2018年优秀网友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