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相传朱元璋登基那天早朝,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他认为是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赋诗,先吟出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觉得出语太俗,但一个个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又听得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 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但他并不以为然,接着又念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众大臣听了这两句,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了。
批“翁仲”误作“仲翁”( 乾隆)
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
罚去江南作判通。
宫廷门外或帝王陵寝之前,常立有许多威武的石人,名曰翁仲。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十三陵游览,见陵道石人,想考考随行人员,便问:“这叫什么?”有一翰林匆忙脱口而出:“这叫仲翁。”乾隆见他将“翁仲”说成“仲翁”,立即借题发挥写了一首诗,曰:“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从今不许房书走,去到江南作判通。”这位本为“上书房行走”的翰林,因此便被赶出宫廷,到外地做芝麻官去了。
乾隆在这首诗中,故意把“工夫”说成“夫工”,把“书房”说成“房书”,把“通判”说成“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