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联合签署《深化川渝务实合作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及10个系列合作协议,将从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产业发展合作、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推动两地规划对接等6个方面推进两地合作;系列合作协议不仅涵盖应急管理、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食品医药、信息通信等相关部门合作,也包括两地区、市、县的地域合作(6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报道)。 川渝自古以来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缘相亲、血脉相通、文化相承,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越来越十分紧密,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市场空间互补性很强。虽然在1997年重庆市划为直辖市到今年已经19个年头了。然而,因为有着相近的区位优势、有着相近的人文环境,川渝两地的情结依然斩不断、分不开,川渝合作从未停止,并持续向纵深发展。 特别是去年5月川渝签订《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一年时间来,两省市在交通、信息、市场、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合作有序推进,亮点频频,成效显著。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让川渝之间的时空距离更短了,包括成渝客专正式通车运营,兰渝铁路重庆至广元段建成通车;两地金融、保险等行业新设分支机构8家;两地实现居民身份证、医保就医的异地办理、即时结算让川渝群众办事更方便了;另外两地在产业协作、生态共建等方面都有可喜的合作成果,川渝已互为对方最大的引进内资来源地。两省市的高水平务实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正实实在在地惠及着川渝人民! 此次四川、重庆两省市人民政府成功签署“1+10”合作协议,标志着川渝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抢抓历史机遇,完善合作机制,巩固合作成果,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了“川渝一家亲”的合作理念,携手共进,共同奏响区域发展的西部最强音。 特别是在川渝合作的历史进程中,两个标志性事件不容忽略;一是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成渝经济区战略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二是今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渝城市群战略定位为立足西南、辐射西北、面向欧亚,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将在西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不仅如此,关于成渝城市群,国家最新定位还包括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从核心点到增长极,川渝合作以成渝城市群为着力点,如今正迈上新征程、全新出发、全速前进。 巴山蜀水,川渝情深。新形势新机遇,赋予川渝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使命。当前,川渝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特别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川渝两地的发展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给成渝城市群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为川渝合作搭建了更多的载体和平台。两地合作在功能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在目标定位上,以打造国家级城市群,引领西部开发开放;在转型发展上,以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在对外开放上,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合作协同上,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在规划实施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扎实有序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把川渝合作推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以务实合作的成果不断造福川渝两地人民!(周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