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此剧,我觉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时间推移不合情理。少年聂郎得了宝珠回家后,用宝珠变得的米,周济贫苦乡民。恶霸雷鳌得知,带人到聂郎家,强逼聂郎交出宝珠,聂郎将宝珠呑入腹中,雷鳌便要破腹取珠。聂郎呑珠后,身体发生变化,体热需水解热,跑到江边引水,后变成蛟龙。雷鳌带人追至江边,聂郎涌水把雷鳌等恶人捲入江中。从故事情节来看,聂郎是呑珠后发生一次变化,脸出血,肩长鳞。到江边大量饮水后,又发生一次变化,除一脚未变,身体大部份变成蛟龙模样。这是呑珠后的两次形体变化,不是由少年变成中年,再变成老年的年龄变化。从少年到老年的变化,需要五六十年。聂郎到江边饮水,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人老了才到达江边。再从雷鳌带人追到江边,是立即的行动,不是道远路遙,十万八千里,等到追至江边,聂郎已是老人了。总之,剧中人聂郎的三个形像,不是年龄不同的少、中、老形像。因此,把剧中人的三个形像由三位演员担当,说成是少聂郎,中聂郎,老聂郎,不妥。聂郎就是由少年变成蛟龙的,这才合情理。此剧的编导、策划、总监,都是川剧界的精英,不应有此失误。搞文艺的除了形象思维,塑造人物,还应当讲点逻辑,编辑故事、排演戏剧要合情合理,经得起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