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617|评论: 32

[交流共享] 【名伶史记】“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①(巴蜀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照 片   文 稿 资 料    由王国仁先生关门弟子張笑山    提   供

                                                          DSCF0929_副本_副本.jpg

                                                                            川剧名丑  王国仁(1921——1961)

       王国仁原名黄柏寿,小名九龄,浑号“红灯教主”。擅演襟襟丑,兼长末、净。四川罗江县人。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幼年酷爱川剧,濡染极深,常因看戏逃学,遭父鞭苔。于一九三七年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拜师川剧名丑鄢炳章,专攻襟襟丑。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辗转飘泊各地搭班卖艺,演出活动遍及全川。十年间,艺事精进,声誉雀起。一九五○年返成都唱戏。一九五一年入雅安川剧团为演员,并担任过业务组副主任,付团长职务。
       他塑造的舞台形象神态生动,个性鲜明,情趣横溢,不落巢臼,在川剧丑角行中独树一帜,深受观众喜爱。王善于从剧情人物出发创造角色,他塑造的《告贫》中的邱旺,《骂相》中的孙家二,《劝夫》是的邱元顺,《碧波红莲》是的龟相,《红杜鹃》中的皮治帮,《柯山红日》中的麦力生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脍炙人口,极富艺术魅力。
       王国仁从艺后,遍访师友,广纳博采,精炼酿制,为我所有。他的嗓音条件和基本功不够好,但却有自知之明,善于扬长避短,更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他潜心钻研前辈川剧艺术天籁,浣花仙等人的唱腔精华,广泛汲取京剧、汉剧、笑剧、扬琴、相声、民歌、乃至谐剧,杂剧的丰富养分;常登门向李德才,曾炳昆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普通艺术求教。广博深厚的艺术熏陶,日以继夜地勤学苦练,致使嗓音差,基功薄的“红灯教主”居然在表演、唱腔、念白、造型艺术上造诣深邃,自成一格。一九五三年前后,他认真研读“斯氏”表演体系并溶于实践,其艺术修养赖以升华到更高境界;又将所学心得向全团演员讲授,对该团早期艺术格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他精钻各行当表演程式,熟谙各种传统声腔,戏路宽广,一专多能;工襟襟丑,擅演老生花脸;能编戏导戏;会吹笛弄琴,有一定音乐素养;学过画,舞美设计也颇在行。王国仁算得上川剧界既专县通的难得人才。
       一九四七年,他在成都唱《关云长走麦城》,为演好关公,远赴武汉向京剧“活关公”高盛麟,成都著名京剧红生刘奎官学习身段、功架,青龙偃月刀等技巧;又借鉴川剧名小生魏香廷《白马坡》的耍刀路子,杂技演员的肥大彩裤(剧中要踢尖子、丢卡子。王腰、腿乏功,用来藏拙)。演出时,以神韵、气质逼真,唱腔娓娓感人,轰动蓉城。
       王国仁的表演注重以神态、气质、情趣层层提示人物心灵,深刻刻画角色性格。主张“神疑于内,形发乎外;神形一体,神形兼备”。无论唱、做、念、导(演),都强调层次,铺垫、高潮、贯穿、谐和;深入剖析角色的出身,教养、处境、心理、感情变化,与剧中其他角色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角色性格特征,然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为塑造人物服务。他运用程式而不囿于程式,程式不足以表现则突破之,或借鉴或创新。如化妆造型,他就善于借鉴话剧,但又不失川剧风格。他的形体动作精炼,简洁,动作幅度一般一大,但生动和谐,绕有情趣,既富五戏剧夸张,又不悖生活真实;抬手踢足,一举一笑,莫不认真筛选,锤炼。《骂相》的孙家二,相似处很多,但王国仁演来却性格迥异。他主要突出孙家二愤世嫉俗,身有特定的“三气”:对处境的怨气,对吕蒙正的义气,对范丞相的傲气。对邱旺、则着重刻画其玩世不恭,放浪形骸,乐观诙谐而又处处卖弄才华的性格。他精心塑造的这两个角色,幽默谐趣,“丑”而可爱,谑而不俗,同放异彩,各有千秋。
       王国仁噪音沙哑低沉,但音乐感强,善于以声传情,又善以气托声,放声音虽欠洪亮,却富有穿透力,感染力。他行腔不但字正腔园,而且感情充沛,刚柔得体,喜、怒、哀、乐均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一九五九年,雅安川剧团在成都,为迎接国庆十周年接待外宾演出《碧波红莲》,王国仁饰剧中龟相。角色形象必须通过长段唱腔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他以自组的《红衲袄》唱腔,结合出色的造型表演艺术,把一个老态龙钟,德高望重,机智沉着,能言善辩,诙谐风趣又富于同情心的龟老丞相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深获观众、同行和外国友人的好评。
       塑造角色,不论正派反派,不分主角配角,王国仁一样重视,认真对待。比如《打红台》中老幺杨“颤翎子”就是戏不多的配角,可他扮演时仍然一丝不苟,赋与角色以鲜明的个性,把本来憨厚幼稚却硬充精明老炼,显得滑稽可笑的“颤花儿”形象,活生生地在舞台上树立起来,为《打红台》增色不少。难怪观众反映说:“看王国仁演戏如饮醇酒,浓香四溢,令人陶醉;余味无穷,久久难忘”。
       此外,他塑造《劝夫》中的邱无顺中,《挑女婿》中的县官,《芙奴传》中的贾瞎子,《十五贾》中的况钟,《夏完淳》中的洪承畴,《北京四十天》中的刘宗敏,《红杜鹃》中的皮治帮,《珍珠塔》中的陈莲,《柯山红日》中的麦力生等众多艺术形象都很有深度,堪称艺术珍品。
       在二十五年川剧艺术生涯中,王国仁不仅是著有成就的优秀演员,而且还是一个多产剧作者和川剧导演。他创作、改编过不少剧本,也导排过不少剧目。初步统计,建国前他创作改编、加工整理的剧本就有《车夫爱国》、《骂摩登》、《市场行情》、《劝夫》、《骂相》、《告贫》、《王木匠劝妻》、《天宝图》(连台本)、《关云长走麦城》、《纣王无道》、《打双相》、《回首望故都》、《铁血情花》、《兽宫虎侠》(连台本)等八十本戏。但值得一提的是他自编自演的《车夫爱国》一类歌颂抗日救国,针砭时弊的“时装戏”。也因之得到“时代小丑”的浑号。《车》剧演出之后,国民党警察局勒令停演,经成都市人力车工人罢工三天抗议,禁令才被迫取消。
       建国以后,王国仁更加勤奋地钻研业务,对川剧事业卓有贡献。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年,在雅安川剧团参与发掘整理、改编、导排的剧目有:《金霞记》、《打红台》(与彭海清合作改编)、《游龟山》、《牛郎织女》、《挑女婿》、《夏完淳》、《红杜鹃》、《双罗衫》、《芙奴传》、《逃婚闹堂》等十余出。其中《逃》剧系根据禁戏《双魂报》整理改编,一九六○年该团在成都公演此剧,评论文章誉为“化腐朽为神奇”。在这些剧目的导排过程中,他作了不少改革,创新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为该团在五十年代艺术上的革新闯出了道路。
       王国仁的性格爽直、开朗、诙谐、常解同业危难,乐于扶掖后进,为人所称道。弟子有李七华、程化、沈树堂、张族云、罗志彬、杨金华。私淑弟子筱艇。
       一九五七年,王国仁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五九年摘帽,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一九六一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借调去成都,任教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同年八月患双侧肝癌,经抢救无效,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溘然长逝,终年四十岁,葬成都市“名流陵园”。




                            10020718284335d02ce500c79e.jpg

                                                                                 川剧名丑王国仁


                   374399k66x_b_副本.jpg

                                              3743p7wJTs_b_副本.jpg


                                 DSCF0930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31_副本_副本.jpg


                                 DSCF0932_副本_副本.jpg   


                                 DSCF0938_副本_副本.jpg


                                                                                                                                                 ( 未 完 待 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剧照好熟悉!自已也曾保存过,是他女儿赠送的。非常遗憾的是在文革中逃武斗时遗失了。

  第一次见王老师演出是60年,雅安川剧团在成都解放军影剧院演出<<碧波红莲>>,他饰演龟相,一幅烂嗓子却把那一长段红衲袄唱腔唱得满堂彩!笫二次是看他在川校演<<劝夫>>,他的邱元顺的着装与其他人也略有不同:戴的是一顶呢毡帽,身穿银灰色长袍,有一两处补疤。并不像其他人演此角时穿得十分邋遢的讨口子打扮。因邱元顺毕竟是曾有过万贯家产的破落子弟,符合他所唱的"铜盆烂了分量在,鹦鹉飞了架子在,人穷了格式在,我邱元顺再穷也要玩根水烟袋!"的人物身份。后来也观摩了他的<<骂相>>和<<告贫>>等戏的教学示范演出。61年10月,我们"四川省川剧学校实习演出队"刚到西昌不久就听到王老师逝世的噩耗,师生们无不万分悲痛!

  至今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把他及像他一样的不少的卓越的表演艺术家打为右派!他们招谁惹谁了?

发表于 2015-12-2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歌悠悠 发表于 2015-12-23 11:36
  这剧照好熟悉!自已也曾保存过,是他女儿赠送的。非常遗憾的是在文革中逃武斗时遗失了。

  第一次 ...

荒唐的年代好多艺术家都这样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2-2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仁川剧艺术大师,卑人家乡罗江县鄢家嶺人。罗江县编修县誌,王国仁被编进"名人录"。


            145238feamelswijmwmzyz - 副本.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12-2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照 片   文 稿 资 料    由王国仁先生关门弟子張笑山    提   供



                                                          http://img.mala.cn/forum/201512/23/023850bhbclyh36udlbcu6.jpg DSCF0929_副本_副本.jpg

                                                                            川剧名丑  王国仁(1921——1961)

      王国仁原名黄柏寿,小名九龄,浑号“红灯教主”。擅演襟襟丑,兼长末、净。四川罗江县人。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幼年酷爱川剧,濡染极深,常因看戏逃学,遭父鞭苔。于一九三七年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拜师川剧名丑鄢炳章,专攻襟襟丑。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辗转飘泊各地搭班卖艺,演出活动遍及全川。十年间,艺事精进,声誉雀起。一九五○年返成都唱戏。一九五一年入雅安川剧团为演员,并担任过业务组副主任,付团长职务。
      王国仁的性格爽直、开朗、诙谐、常解同业危难,乐于扶掖后进,为人所称道。弟子有李七华、程化、沈树堂、张族云、罗志彬、杨金华。私淑弟子筱艇。
      一九五七年,王国仁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五九年摘帽,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一九六一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借调去成都,任教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同年八月患双侧肝癌,经抢救无效,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溘然长逝,终年四十岁,葬成都市“名流陵园”。


     (上 文)


                  DSCF0939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40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41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42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 未 完 待 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照 片   文 稿 资 料    由王国仁先生关门弟子 張笑山    提   供



                                                          DSCF0929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川剧名丑  王国仁(1921——1961)


      王国仁原名黄柏寿,小名九龄,浑号“红灯教主”。擅演襟襟丑,兼长末、净。四川罗江县人。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幼年酷爱川剧,濡染极深,常因看戏逃学,遭父鞭苔。于一九三七年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拜师川剧名丑鄢炳章,专攻襟襟丑。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辗转飘泊各地搭班卖艺,演出活动遍及全川。十年间,艺事精进,声誉雀起。一九五○年返成都唱戏。一九五一年入雅安川剧团为演员,并担任过业务组副主任,付团长职务。
      王国仁的性格爽直、开朗、诙谐、常解同业危难,乐于扶掖后进,为人所称道。弟子有李七华、程化、沈树堂、张族云、罗志彬、杨金华。私淑弟子筱艇。
      一九五七年,王国仁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五九年摘帽,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一九六一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借调去成都,任教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同年八月患双侧肝癌,经抢救无效,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溘然长逝,终年四十岁,葬成都市“名流陵园”。



    上 文)


                               DSCF0943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44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45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 未 完 待 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川剧院

                         高  腔《 劝 夫 》




                                    



           纨绔子弟邱元瑞顺,嗜赌成性,将祖遗家产输得精光,竟想逼迫为娼,要妻子苏氏倚门卖笑,为他换取赌本。苏氏婉言相劝,望夫回心转意,戒赌务正。而邱竟毫无所动。

                           邱元顺:张笑山(特邀)      苏   氏:蒋  琼
                           司   鼓:陈  平  
                           领   腔:刘全惠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黑虎缘-回院》

                                                                                  (张笑山、傅贵)


                              



             宋代,名妓梁红玉见守门小军韩世忠英俊魁梧,谈吐不凡,顿生爱意。于是回院向妈娘提出从良之事,并以死相逼,妈娘无奈,只好应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弹戏《柜中缘》

                                                        高丽云    张笑山

穗太极    摄  制

                           郫县振兴川剧团演出实况


                                   



  简 介: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之子岳雷在逃亡的路上,为躲避官差追赶仓惶 进入村姑玉莲家中,被玉莲藏入柜中,恰遇哥哥淘气回家闯见,欲 将岳雷送官。刘母归家后问出实情,敬仰忠良后代,遂招岳雷为女 婿


     刘玉莲……高丽云(特邀) 饰
     淘  气……张笑山(特邀) 饰
     刘  母……李明锦 饰
     岳  雷……王林川 饰

     司 鼓:张定强
     司 琴:杜德辉


发表于 2015-12-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家庄主 发表于 2015-12-23 18:03
资料提供人,邬仲坤老师系罗江县回龙乡小学教师,60年代"小教集训"也被打成"阶级敌人"。那年月专整知识分子 ...

家乡网友认识邬仲坤老师,本人跟他是老熟人。上个世纪大概是五四年、五五年,我们在一起义务参加罗江县委宣传部组织的春节文艺宣传队,就相互认识了。那个时候宣传部长是杨刚俊(沙丁的女)。他是王国仁的亲表弟,据他说四十年代,他跟着王国仁在川剧团工作过。他与杨荥网友上传王国仁的照片很相像。他被打成右派的事,我一点也不知道。邬仲坤老师现在还在否?

发表于 2015-12-27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荥网友上传王国仁表演艺家的资料!王国仁家乡人,早我十年出世。在我少年时代,就听说王国仁在成都读中学时,很喜欢川剧,经常去票戏,由票友下海当了演员。他能编能导能演能唱,才艺过人,是川剧界的杰出人才。二十多岁就与当头棒齐名——著名丑角。在抗日时期,他编了很多抗日时兴川剧演出,宣传抗日,成为一位爱国有功的川剧演员。我十二三岁时,在罗江县城大观茶园亲眼目睹王国仁摆围鼓,他唱了一段《请医》,他还给别人唱戏伴奏拉川剧胡琴。上世纪大约在六零年,雅安川剧团到新都演出《柯山红日》,王国仁饰演剧中一位老人,演唱得好,很受观众的欢迎。后来才知道才华出众的著名丑角演员,被打成右派。上天真不公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hgj88 发表于 2015-12-27 00:16
谢谢杨荥网友上传王国仁表演艺家的资料!王国仁家乡人,早我十年出世。在我少年时代,就听说王国仁在成都读 ...

hgj88老师你好:
          此文系受張笶山老师委托,网上披露共享。
          原想抄文上传论坛,奈视力精力不济,断断续续费力数月完成不足三分之一,加上原文多处模糊难辨,只好影印上传。以餮网友。
          听張笑天先生言说:王国仁老师逝世前(受迫害时期及川校授课期间)曾拜其师,受到谆谆教诲及悉心指点。为感恩师,特多处打探寻借此文,委我上传,以慰其心。

发表于 2015-12-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资料!难得难得!谢谢张笑山老师的分享!杨荥老师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照 片   文 稿 资 料    由王国仁先生关门弟子 張笑山    提   供



                                                         
DSCF0929_副本_副本.jpg

                                                                            川剧名丑  王国仁(1921——1961)


      王国仁原名黄柏寿,小名九龄,浑号“红灯教主”。擅演襟襟丑,兼长末、净。四川罗江县人。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幼年酷爱川剧,濡染极深,常因看戏逃学,遭父鞭苔。于一九三七年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拜师川剧名丑鄢炳章,专攻襟襟丑。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辗转飘泊各地搭班卖艺,演出活动遍及全川。十年间,艺事精进,声誉雀起。一九五○年返成都唱戏。一九五一年入雅安川剧团为演员,并担任过业务组副主任,付团长职务。
      王国仁的性格爽直、开朗、诙谐、常解同业危难,乐于扶掖后进,为人所称道。弟子有李七华、程化、沈树堂、张族云、罗志彬、杨金华。私淑弟子筱艇。
      一九五七年,王国仁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五九年摘帽,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一九六一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借调去成都,任教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同年八月患双侧肝癌,经抢救无效,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溘然长逝,终年四十岁,葬成都市“名流陵园”。



    上 文)




                                      
DSCF0946_副本_副本.jpg



                                        DSCF0975_副本_副本.jpg


                                        DSCF0976_副本_副本.jpg
                                       

                                                                                                                            ( 未 完 待 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仁从艺后,遍访师友,广纳博采,精炼酿制,为我所有。他的嗓音条件和基本功不够好,但却有自知之明,善于扬长避短,更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他潜心钻研前辈川剧艺术天籁,浣花仙等人的唱腔精华,广泛汲取京剧、汉剧、笑剧、扬琴、相声、民歌、乃至谐剧,杂剧的丰富养分;常登门向李德才,曾炳昆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普通艺术求教。广博深厚的艺术熏陶,日以继夜地勤学苦练,致使嗓音差,基功薄的“红灯教主”居然在表演、唱腔、念白、造型艺术上造诣深邃,自成一格。一九五三年前后,他认真研读“斯氏”表演体系并溶于实践,其艺术修养赖以升华到更高境界;又将所学心得向全团演员讲授,对该团早期艺术格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他精钻各行当表演程式,熟谙各种传统声腔,戏路宽广,一专多能;工襟襟丑,擅演老生花脸;能编戏导戏;会吹笛弄琴,有一定音乐素养;学过画,舞美设计也颇在行。王国仁算得上川剧界既专县通的难得人才。
       一九四七年,他在成都唱《关云长走麦城》,为演好关公,远赴武汉向京剧“活关公”高盛麟,成都著名京剧红生刘奎官学习身段、功架,青龙偃月刀等技巧;又借鉴川剧名小生魏香廷《白马坡》的耍刀路子,杂技演员的肥大彩裤(剧中要踢尖子、丢卡子。王腰、腿乏功,用来藏拙)。演出时,以神韵、气质逼真,唱腔娓娓感人,轰动蓉城。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敎主” —— 川剧名丑王国仁



                              照 片   文 稿 资 料    由王国仁先生关门弟子 張笑山    提   供



                                                            DSCF0929_副本_副本.jpg

                                                                            川剧名丑  王国仁(1921——1961)


      王国仁原名黄柏寿,小名九龄,浑号“红灯教主”。擅演襟襟丑,兼长末、净。四川罗江县人。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幼年酷爱川剧,濡染极深,常因看戏逃学,遭父鞭苔。于一九三七年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拜师川剧名丑鄢炳章,专攻襟襟丑。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辗转飘泊各地搭班卖艺,演出活动遍及全川。十年间,艺事精进,声誉雀起。一九五○年返成都唱戏。一九五一年入雅安川剧团为演员,并担任过业务组副主任,付团长职务。
      王国仁的性格爽直、开朗、诙谐、常解同业危难,乐于扶掖后进,为人所称道。弟子有李七华、程化、沈树堂、张族云、罗志彬、杨金华。私淑弟子筱艇。
      一九五七年,王国仁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五九年摘帽,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一九六一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借调去成都,任教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同年八月患双侧肝癌,经抢救无效,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溘然长逝,终年四十岁,葬成都市“名流陵园”。



    上 文)





                           DSCF0977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DSCF0978_副本.jpg


                                       DSCF0979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未完待续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3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敬候续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您填写的内容包含不良信息而无法提交



:'(:@:curse:欲哭无泪,因上文提示致六章上传受阻。请网友见谅!


       不知何因,近年来至少有三成佳文因此搁浅。郁闷至极!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3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敏感时期,要在鸡蛋内检审骨头!


          215503fyqy75xt545sjqtj.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