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17|评论: 0

回澜塔 栏杆堰名称的由来-------- 蔡友仁-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崃经纬》文章
                                                  回澜塔 栏杆堰名称的由来  
                                                                               蔡友仁

                                                                   (一)
    回澜塔在城东七里,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明万历四十四年,州牧袁昭文始建镇江佛塔,郡进士杨伸撰碑记,崇祯末年毁於流贼,其状未闻。清朝乾隆时,州牧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同治年间,州牧胡兴倬依据塔基重新建造,半途被议,工又旋辍。光绪年间,州牧李玉宣成之,而易其名曰回澜文风塔。其塔以砖为之,其形六方,每方宽约二丈有余,高几二丈,由下而上十三级,以次收缩,由大而小,总计高约数十余丈,塔中空,有磴道盘旋羊角而上,每级皆有窗户,便内明也。惜塔成时,无碑文以记之,工资不知若干,并何年月日修,何年月日成,皆不知也。”
     以上是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回澜塔建造始末及塔的结构状况,又谓“惜塔成时,无碑文以记之。”旧时,凡是一个大型工程完工后,通常必有一篇碑文,记载该建筑的始末,对该建筑的赞美,对建造人和监造者的赞誉,及用工耗资、竣工年月等内容。能令后世通过碑记,了解该建筑的历史。由於回澜塔建成后没有碑记,故后人对回澜塔的身世不能了解,如回澜塔更易名称就是其中一例。回澜塔本名镇江塔,嘉庆《邛州志》古迹:“镇江塔,州南七里,明州牧袁昭文建,郡进士杨伸撰碑记,后遭兵,其塔废。”及在回澜塔第一层塔门上额,镶嵌有一石匾,上镌“镇江塔”三字。既然嘉庆《志》和塔门上额都称为“镇江塔”,为何塔建成后,将镇江塔更名为“回澜塔”,没有碑记,民国《志》亦语焉不详,没有解释。这个问题,在清人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书内所收录张怀泗诗中解开了答案。
        回澜塔砖 张怀泗
    百里方州展席平 曾闻宝塔峙孤城
    云嵌老佛诸天净 江卧长虹彻底清
    一自沧桑经劫后 谁将金薤辨分明
     残砖尊重回澜意 重修应须复此名
     注: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方议修塔,适见贾秋漪书屋后,及开元寺后墙,娘娘庙后圃废砖,皆有“回澜塔”三字,朗朗可识,贾次裴有诗和韵。
      张怀泗,汉州(今四川广汉)人。《续修汉州志》有传:张怀泗字环甫,号临川,晚号枣核老人。乾隆乙亥(四十四年)举人,官宛平知县,年八十三,著有《榴榆山馆诗钞》。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诗的内容,现将诗中词句作简略解释。诗的首联上句百里方州,指邛州区域。下句孤城,是邛州城。次联上句云嵌老佛句称塔,塔又称浮图,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建筑,用以藏舍利和经卷。下句江卧长虹,长虹形容桥,此处当是邛州南桥。三联上句,意思是古塔历经朝代更迭受到毁损。下句金薤,金谓金错书,薤谓倒薤书。金薤皆古书体名,在此谓砖上文字。薤(XIE音械)。末联二句:是新塔重建完工后,塔名当以回澜塔砖的“回澜”二字来命名。诗注中贾秋漪宅、开元寺、娘娘庙发现回澜塔砖,但是没有记载贾秋漪宅、开元寺、娘娘庙地址在哪里。贾秋漪宅是民宅,很难查找,开元寺、娘娘庙属公共建筑,可在州县《志》中寻查。《邛州志》开元寺在州东五十里。民国《邛崃县志》内有邛崃县城图,据图中所示:娘娘庙在里仁街文君井南面偏东处。当然张怀泗所记地名与州县《志》所载地名是否同为一处,还待考证。
张怀泗此诗的创作时间。回澜塔,康熙《邛州志》中未载,嘉庆《邛州志》已有记载,张诗注中说“旧传州东有塔,不知何处。”由此可证此诗早於嘉庆《志》。又民国《邛崃县志》说:“清朝乾隆时,州牧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张诗注说“方议修塔”。说明此诗作於乾隆时期。然而对民国《志》“徐时敏建而未成,仅遗塔基”之说,则又存疑。其原因是,一、嘉庆《志》中没有徐时敏建塔记载。二、徐时敏在邛任职仅只一年,嘉庆《志》职官志:乾隆五十九年徐时敏署任邛州,乾隆六十年胡廷章任邛州知州。徐时敏在一年任期内很难完成塔基工程。所以认为徐时敏在任期间是方议修塔,是议而未建,其塔基是明代建的镇江塔,清乾隆时发现回澜塔砖,并有更易塔名的呼声,得到邛州各界人士所认同,于是重建就以回澜塔名称立项筹资,塔之易名,实始於此。

                                       (二)

      回澜塔下,南河江上有一道长堤,回澜塔映於水中,就是继邛州八景之外的“回澜倒影”新景观。长堤北端有一条渠堰,清康熙、嘉庆《邛州志》都有记载,但名称却不相同。康熙《志》称:“拦江堰,州南七里。”嘉庆《志》称:“栏杆堰,州东南七里。”此后,新、旧《邛崃县志》皆沿嘉庆《志》的称谓。此堰在前人文献和民间口语中亦有记载,前人文献则见於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常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於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正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於汉唐。民间口语是指文字和语言的差别,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音同字不同。嘉庆《志》栏杆堰灌区内有南江镇,卷十二载:“南江镇在州东十三里。”此外,在南江镇附近还有南江电站、南江村等地名。以上地名,用文字书写是南江,但在民间口语则为“拦江”,音同字异,礼失而求诸野,民间口语能记载历史的古地名。又嘉庆《志》栏杆堰灌区内出现有南江称号的地名,而却没有名为“栏杆镇”、“栏杆村”之类地名。综合前面的考证,故此认为栏杆堰当是拦江堰,其灌区内的“南江”当是拦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