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新疆,我们直接去了祖国的南端——福建厦门。在海南航空公司漂亮空姐周到的服务中,经过河南郑州(加油和补员),我们在厦门的高崎机场徐徐降落,整个厦门市已经华灯初上,夜幕开始降临。
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厦门的味道像极了街边随处可见的功夫茶桌,不需要太过隆重的仪式感,只需要时间。连我们入住的房间里面也给我们准备好了功夫茶桌,惊讶和好奇中,让我手脚无措的摆弄了许久,依然毫无建树。
第二天,我们开车去了海边,就是厦门的环岛路,兜起风来,这里每年的3月,都要举行马拉松国际大赛,据说是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两旁都是长跑运动员的雕塑。其实,我的心已经飞向了久仰的大海,车临黄厝,迎面而来海风,细软的沙滩,在海浪的冲洗中勾引着我的每一个身体细胞沸腾,以至于草地上休息的人们都回头看着我,但我已经不顾一切了,脱下鞋,就像我前几天跳进雪山的雪层那样饥渴而且鲁莽,因为我相信,大海不会反感我,它不像雪山那样冷漠。它已经习惯了这种热情如火,而宽容用浪花去拥抱每一个朋友。
厦门岛并不大,无论你要去什么地方,都不会像我们在四川成都那样,要浪费很多时间在路途上,居住在厦门这样一个不大的岛城,天时、地利与人和注定要让居民们过上这样闲散的日子:被海水环绕的厦门,天气是好的,一年四季阳光灿烂。这里的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有花开,处处皆风景;空气也是好的,清新洁净,走在街上仿佛能闻见花草香。厦门与生俱来的悠闲气质并不合适创业与奋斗。城市在中国地图上偏安一角,居民们也甘于这样缓慢而自在的生活,为人处事不激进也不低沉,温和包容。中午也有足够的时间会友,甚至回家睡个午觉。这样的节奏大概与其他很多城市永远不可能融合。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厦门的美食既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又在人们的想象之外。无论小吃、中吃、大吃,都离不开海鲜,中午到了午餐时间,我们驾车去海边一家海鲜酒店,居然在酒店外面临海有一排座位,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选择了坐外面临海而餐。
如果你问真正的厦门人,海鲜最好的吃法是什么?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白灼呀!就那么放滚水里捞一下,配点姜丝,再蘸以醋,即是上等佳肴。因为这样的做法确保了鲜味及原味,祛除了若干不必要的形式主义的吃的装饰环节。我最先下手的就是这个赖尿虾,试了几支,我居然都不能像他们厦门人那样,拨下一个完整的壳来,接着就是文蛤、香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