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8|评论: 0

[草根播报] 让“甜城香”传得更久更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江的“书画文化”、“甜文化”享誉海内外,这一点无需赘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内江的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内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内江地处沱江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富饶的特产为内江饮食烹饪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其中,独具地方特色的甜食风味、家常河鲜风味、大千风味、地方小吃风味构成了内江饮食风味的体系。

  在一大批名厨、名人的烹制和传播中,一些风味菜肴名扬海内外。其中,尤以“大千鸡块”、“大千干烧鱼”、“大千红烧肉”等大千系列为甚,这得益于集国画大师和美食烹饪家于一身的张大千。他在异国他乡,时常亲自下厨,烹制家乡美食款待八方宾客。

  然而,相较于响当当的“书画文化”名片、“甜文化”名片而言,目前,内江“饮食文化”这张名片还不够响亮。究其原因,不是内江缺少名厨、名菜,而是内江缺少更多喜欢研究饮食文化、记录饮食文化、宣传饮食文化的人,未能将内江的餐饮文化细致、系统地归纳整理出来。上世纪内江的名厨很多,仅是给国家领导人做菜的就有董必武司厨张仲文、朱德司厨黄福财等人。但是,因受文化程度等因素限制,能把饮食文化从“勺子”上移到“笔杆”上保存下来的人并不多。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通过技能竞赛、资格认定等方式,不断推出内江美食烹饪大师、名师;另一方面,可借鉴自贡的“盐帮菜”、眉山的“东坡菜”等,大力打造具有“内江特色”的名菜、名店;最重要的一点,要培养一批研究和宣传内江饮食文化的人,将内江饮食特色、历史、名厨、名菜等进行归纳整合,让内江饮食文化系统、完整地流传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内江餐饮烹饪协会和许多关注内江饮食文化的人员,正在大力弘扬内江饮食文化,努力把内江饮食文化这张名片做大做强,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甜城的独特“香味”将在这批人的努力下,传得更久更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