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急功近利的思潮影响下,对大学的综合评价,SCI论文的数量,占有很大比重。
许多学校(几乎所有)的政策,也因此朝这个方向倾斜,出台包括提职称、研究生(博士,
也包括硕士)毕业,必须发n多论文的规定,并且还大量采取发奖金的方式,鼓励多发SCI
论文,从一篇奖励3千5千至1万多不等。由此加速和广泛造就了学术论文造假现象。
更有甚者,如今已经有很多不良商家,在不良需求的配合下,把“代为发表SCI论文”作为
产业在做了,交多少钱买一篇论文还可议价!就在今天,这还在大量流行,尤其是在档次
不高的大学中,正在流行。
但是,绝大多数(应该超过95%)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还是保持了基本职业道德。
其中,当然也不乏方舟子的网站“揭露学术造假”的功劳,吓退了部分人员。
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尤其是以著名高校为主流,更加看重学术论文质量了,急功
近利多少得到遏制。
本来,任何学术问题,都容不得半点人为造假。希望早日看到这样的中国学术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