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源于精神;最令人振奋的变化,始自人心。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双管齐下,深化改革与厉行法治两翼齐飞,不仅在现实中讲述了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更在精神上催动了又一次崭新的觉醒。 从舆论对强力反腐的一致点赞,到三个国家纪念日的全民参与,国家的价值导航更加明确;从对暴恐活动同仇敌忾的打击,到对呼格案全面深刻的思考,社会的共识引领更加有力;从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到名牌高校降分特招农村娃,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给予梦想更大的空间,也让个人的信仰驱动更加强劲。新的社会气质正在涵养,新的时代精神正在呈现,中国的价值重整迎来了一个关键性拐点。
“感动中国”人物刻画当代中国的价值年轮。“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的于敏,化名“炎黄”行善27年的张纪清,守望39年照顾困难邻居的郑州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让“共同体意识”渐渐回归。从对待自己到对待他人,体现了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这些新闻之所以让人有所感、有所思,正是因为它们直指我们心中的价值命题: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15项重点活动举措,架起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桥梁。
从倡导到践行,从理念到行动,十三亿中国人将在十二个词、二十四字划定的价值航标指引下,书写时代交给我们的考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