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二月廿九)
温馨提示:新生儿皮肤娇嫩,最好不要为他们佩戴项链、红绳,更不要使用橡皮筋扎衣服。
★本期导读★
★春季出游赏花必备小贴士
★五状态透露你的健康秘密
★开车一族要牢记五招养生
★应如何预防和治疗前列腺
★中药汤剂凉喝热喝有讲究
★警惕这些气味伤害到宝宝
★家长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
★热带水果能不能放冰箱?
【非常提示】
春季出游赏花必备小贴士
----------
春暖花开的日子,举家出游踏春赏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为了让大家玩的舒心,小编特意准备了春季出游赏花小贴士,一起来看看吧!
>>赏花宜动眼,不宜动手
春天赏花要远离花毒,以避免皮肤过敏。常见的杜鹃花、含羞草、夹竹桃、一品红、马蹄莲等,均含有有毒物质,误食可导致中毒;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等可引起过敏;冬珊瑚、龟背竹、石蒜、百合花等,也都含有不同的有毒物质。所以,赏花时最好以"眼观"为主,更不能随意将花草放入口中嚼食,尤其是小朋友,家长应该多留意。
>>百花丛中防蜂毒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蜜蜂最繁忙的时候,这些穿梭在花丛中的精灵有时会给你带来烦恼。小编提示,赏花时尽量不要去招惹蜜蜂,不要用石头砸或用棍棒去捅马蜂窝。若不慎遭受蜂蜇,应立即拔出毒刺,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立即上医院治疗,切不可用手挤压,以免毒液扩散。避免蜂扰最明智的方法是“不留香”,不喷香水、不携带甜食和含糖饮料。
>>备足衣服,常用小药随身带
春季虽然繁花似锦,但始终是一个潮湿多雨的季节。所以,出外赏花时不仅要看天气,还要留意空气湿度和紫外线强度等细节。应穿上长袖衣裤,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踏青归来时,一定要先清扫掉衣服上的尘土再进屋,然后洗澡换衣服。
有过敏病史的人,更要注意所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花盛之所,也可事先遵医服用抗过敏药物,预防花粉过敏。若感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时,应马上离开此地。一旦出现哮喘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另外,随身携带风油精、云南白药等常用药,也是非常必要的。
【健康生活】
五状态透露你的健康秘密
--------
每天清早醒来时,你除了懒懒地不想起床外,会不会还有一些不舒服的小毛病?千万别忽略这些小症状,也许这就是你身体发出的不健康信息,其中正隐藏疾病!
1、脸上呈现出黑眼圈
如果说黑眼圈偶尔光顾,很可能只是熬夜、失眠,或喝过量咖啡等原因造成。但是,如果连续或长期存在,就有可能是月经不调引起。女子经期前后气血不畅,很容易形成黑眼圈。
提示:如果脸上呈现出黑眼圈,表示你可能患上一些慢性病,如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慢性胃炎或慢性肝病,所以要引起重视。
2、清晨起床感觉头晕
如果你是办公室一族,清早起床头晕,最大的可能就是长期使用电脑,导致你的颈椎出了问题。患有颈椎疾病,就会影响脑部供血。如果平时饮水与运动量不足,血黏度较高,也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供氧不足。
3、清晨起床感觉虚汗
清晨起来,感到周身出虚汗,其原因有很多,如低血糖等。如果仅仅只是出汗,没有其他症状,这是处于"亚健康"的一种表现,说明你身体受季节影响,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
4、清晨眼脸感觉浮肿
很多女孩子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睛会有一种浮肿的感觉,严重一点的话,眼睛甚至会眯起来。
一般的原因是你头天晚上临睡前喝水太多,由于血液循环系统较慢,来不及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去,让水分滞留在微血管里,甚至回渗到皮肤中造成浮肿。
5、清晨感觉口气很大
清晨口气很大,最直接的关系就是饮食原因,包括服药、喝酒、抽烟、喝咖啡等。
不过,口腔异味是你身体发出的一种警报,如长时间嘴里酸酸的,可能与你的肝脏失调有关;如口中出现麦芽糖甜味,你就要多注意养护好胃;若你口中出现苦味,说明你的肝胆郁热,或心火过重。
温馨提示: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养生保健】
开车一族要牢记五招养生
----------
精力充沛、反应力良好是保证驾车安全的关键,任何对司机反应能力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都属于禁忌之列。下面五个小妙招可使开车一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起来看看吧!
>>每天一个橙子
食橙子或饮橙汁,有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的作用。橙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因此也非常适合高血脂症、高血压症、动脉硬化者食用。
>>多喝白开水
有不少驾车族喜欢喝浓茶或者咖啡提神,然而,经常饮用浓茶或者咖啡,人体会对其产生耐受性,进而对浓茶或者咖啡的需求增大,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驾车族应尽量喝白开水。而提神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休息,哪怕是短暂的休息,也能让人更精神。
>>多吃明目食物
开车的朋友由于要集中精力,睁大眼睛,观察前方情况,故较费眼神,尤其是在夜间开车,更是用眼过度,易耗肝血。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则能视,久视则耗伤肝血。故驾车族应多食用如糯米、黑米、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滋补肝血,以达明目养肝之目的。
>>避免饮食过量
开车消耗体能较少,许多人又缺乏健身运动,身体大多偏胖。饱餐之后血液分配至消化系统较多,影响心脑供血,往往出现心脑轻度缺血缺氧,驾车人容易头脑不清醒,造成事故。因此,驾车族应尽量减少油脂摄入,避免饮食过量,这样可防止头晕、困倦。
>>作息规律
开车族应尽量减少夜间活动和夜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节律是人类有史以来自然形成的,随意打乱这个节律,人体会有很多不适。比如睡眠不足会影响次日驾车的安全性。此外,在不同天气下也有相应的行车注意事项,应多加注意。
【家庭医生】
男性多练提肛保护前列腺
----------
当男性出现排尿等待、尿频、夜尿多等症状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肾虚了”。实际上,他们多半是前列腺出了问题。
在男性体内,前列腺和膀胱是挨门的邻居,与膀胱相连的尿道要从前列腺中间穿过。由于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一旦它出了问题,难免会引发排尿异常。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为代表的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不得不面临的困扰。我国曾对6个城市8252名60岁以上男性做调查后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在41.2%-61.4%之间,也就是说,大约一半中老年男性都“躲不开”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变大了会压迫尿道,增加膀胱内的压力,膀胱逼尿肌会逐渐变厚、功能越来越不稳定,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排尿等待、尿急、尿频、夜尿多、尿末滴沥、尿失禁等。他们晚上睡觉前不敢喝水还免不了起夜,有时连一场电影都看不完就跑向厕所,开车时得带着尿壶……
如果膀胱长时间处在“高压”环境下,它会变得敏感,表现为尿急症,患者往往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而且很难抑制,甚至尿失禁,这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有研究者调查了北京多个社区50岁以上男性后发现,26.3%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身上总有尿骚味,不敢去锻炼身体,出门后先得弄清厕所的位置,担心自己丧失排尿自控能力等,使这些男性在身体和心理上受着双重打击。然而,他们中只有15%去医院看病,85%“在家忍着”。有的老人还因为着急起夜而摔倒骨折。
为此,专家呼吁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去正规医院,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是可以缓解症状的。还要强调的是,这类疾病发病率高,预防要尽早。一方面,饮食上要清淡,少吃红肉,减少胆固醇摄入。另一方面,要学会锻炼排尿能力。我们可以观察,一个人尿急的时候往往是赶紧跑向厕所,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促进了膀胱肌肉的收缩,正确的做法是深呼吸、收缩肛门,尿意减弱后再从容走向厕所。而排尿正常的男性,也不妨坚持做提肛运动,锻炼前列腺、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用药宝典】
中药汤剂凉喝热喝有讲究
----------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中药汤剂是否一定要趁热服?其实,传统中医药理论对服药方法非常讲究,具体到药液温度就有凉服、温服和热服之别。服药冷热主要依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质而定。
凉服:是指将煎好的汤剂放凉至室温(20℃左右)服用。一般清热泻火、解毒通利、祛暑之剂应凉服,如清营汤、白虎汤、导赤散、清瘟败毒饮等宜凉服,这样可以增强药物清降通利的功效。尤其夏季解暑中药,凉服清凉解暑效果更好。另外,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药均宜凉一些。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放温后(30℃-35℃)再服用。因温服能减轻对胃肠道刺激,且苦味会减弱,有利于吞咽,故是最常用的服用方法,汤剂多宜温服。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
热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或将药液温热(50℃以上但可以耐受)服用。中医讲“寒者热之”,一般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如温中散寒、补虚扶弱、理气活血、发汗解表的药剂应热服,如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宜热服。尤其是发汗解表剂,更应热服以助药力,发汗解表退热。
服药冷热还应考虑季节、地域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例如寒冷季节时、老人、儿童、孕妇和久病体弱者不宜冷服,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真热假寒证时应寒药热服,真寒假热证则应热药冷服,否则会出现拒药、呕吐现象。总之,正确适宜的服药方法,对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和减小副作用至关重要。
【育儿宝典】
警惕这些气味伤害到宝宝
----------
不少年轻妈妈都有喷香水的习惯,浓郁的香水味其实也会很呛鼻。不要以为香味没什么,其实“二手香”对于宝宝的威胁绝对不亚于“二手烟”。下面来听小编盘点一下家中还有那些气味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伤害。
>>香水味
有很多大人被动吸入空气中的人造香味后都会产生头痛、头晕、流泪、皮疹、嗓子疼痛、胸闷之类的过敏症状。更何况是宝宝呢?毕竟,包装精美、气味芬芳的香水在实质上是一瓶化学制剂,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是有毒的,会对大脑的某些部分产生刺激。
不管是因为妈妈的工作需要,还是因为职场中的妈妈难以割舍的"香水情结",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妈妈们不妨在和宝宝道别之后再喷洒一点香水;下班回家后立即冲个热水澡,再和宝宝亲密接触。
>>花香味
有些家庭时常会摆放一些鲜花,一来是让这个家充满活力,把这个家装饰得更加温馨。二来是鲜花的香气可以充满家中,淡淡的花香,有不少人喜欢。可是,花香也会有不好的一面,这是值得妈妈们注意的!
有些失眠、脱发、咳嗽、头痛、过敏等症状与养含羞草、紫荆花、夹竹桃、郁金香、月季花、夜来香等有关。比如,闻久了浓郁的月季花、夜来香的香气,宝宝会觉得憋闷、头晕、呼吸困难。而清新的百合花香,能使宝宝的中枢神经异常兴奋,精神头十足,不想睡觉。
所以,对于家里有宝宝,或者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将鲜花带回家。因为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都比较娇嫩,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即便是在户外,宝宝也要有节制地亲近它们。
>>香烟味
家中如有吸烟的大人,这些烟气都直接威胁着宝宝稚嫩的呼吸道、口腔、交感神经和成长中的大脑,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宝宝哮喘、龋齿、耳鸣或听力下降,延缓智力发育和身高的增长。
要避免宝宝遭受"二手烟"的袭击,房间内是绝对的"无烟区"。当然如果可以戒烟就最好不过了。
【快乐家庭】
家长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
----------
当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方式更多种多样,有在孩子身边时刻督促的,也有在孩子做完后检查改错的,甚至还有直接“上阵”执笔代劳的。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心中仍旧充满困惑—“陪做作业”究竟是利是弊?能否“陪”得更科学更有效?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建议吧!
>>多引导,多放手
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不是说家长就要大包大揽、越俎代庖,那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反而不利于他今后的学习。正确的做法是:多引导,多放手,能让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就不要抓住不放,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端正作业态度、讲求作业效率。
>>初期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扶助
孩子刚入学,家长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多给孩子一些援手。小学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一方面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是学习基本功的训练,这两方面都需要家长参与,仅靠在校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关注,特别是晚上,可以多陪陪孩子。
>>重在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而不是代替。即使是在孩子刚入学的最初阶段,家长也不要完全介入,作业要先让孩子自己理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家长再帮着解释。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孩子合理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帮助孩子认识和掌握完成各科作业的流程和技巧等。这些方面做好了,比帮助孩子写作业本身意义要深远,这就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将部分问题跟同学讨论或留给老师
跟同学讨论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另外,孩子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如果家长帮了孩子,老师就无法了解这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下一步教学就会比较盲目。
【专家回复】
热带水果能不能放冰箱?
----------
158****2201:我很喜欢吃热带水果,有时候会多买一点,但我不清楚应该怎么保存,听说热带水果都不能放冰箱,这是真的吗?
专家回复:热带水果由于种类不同,其最佳储存温度也有所差别,有些热带水果确实不适合放进冰箱,如芒果的最佳保存温度在10℃-13℃左右,温度低于8℃果皮就会变黑;没削皮的菠萝在温度11℃-13℃时一般能放一个月,而放进冰箱则很容易变质;香蕉保存在8℃-23℃之间最合适,高温容易过熟变黑,而温度低于5℃则易发生冻伤变黑;木瓜的最适宜保存温度在7℃左右;番石榴在5℃-10℃下可贮藏2-3周,温度低于5℃,番石榴会因受冻而引起果肉损伤和腐烂;西番莲对温度也很敏感,低温会遭受冻害,高温则会发霉,其最佳保存温度是6℃左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热带水果都不可以放进冰箱,有些放进冰箱冷藏,其保鲜效果更好:剥开的菠萝蜜可以用保鲜膜封好后放进冰箱,这样可以阻止水分的蒸发,但最好别超过3天;荔枝在7℃-10℃的条件下可以保存一周,而放进冰箱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但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表皮就会变黑,果肉变味;新鲜龙眼含糖分水分都比较多,能在4℃-6℃的环境下冷藏保存15天左右;红毛丹在常温下3天后即变色生斑,为延长保鲜时间,可密封于塑料袋中冷藏,大约可保鲜10天左右;低温可以减少山竹水分的丢失,延缓老化,所以山竹应该放在冰箱里保存;榴莲带壳放进冰箱可以保存3-5天,但是不宜久放,否则香味易挥发掉,而且还会变软;莲雾含水量较高,皮又特别薄,不耐贮藏,一般来说,室温下只能贮存1周左右,但是,如果包上报纸后放进冷藏室,则可以保存2-3周。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四川手机报(包括本手机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四川手机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http://vip.scsjb.cn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