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35|评论: 12

[交流共享] 【名团绝唱】川剧弹戏《做文章》陈金波 杨光祖 (雅安川剧团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团绝唱】

               川剧弹戏《做文章》陈金波 杨光祖

                (1983年录相)雅安川剧团



                                          




川剧折子戏《做文章》宦门公子徐子元不用心读书,不学无术,成天贪玩,父母命做文章,胸无点墨,只好请朴人单非英代笔,后又请单非英帮他过河相貌招亲,一出戏三个角色两个丑,闹出许多笑话。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2-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的珍贵资料,谢谢上传,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2-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全波大师也,精品也,

发表于 2015-2-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全波,不是陈波。
2007年9月10日59已上传过此视频,
川剧弹戏《做文章》视频(陈全波、杨光祖)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2-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绝唱、好听!赞!

发表于 2015-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2-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P

发表于 2015-2-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陈全波老师怎么变成陈金波,他是1983年从南充川剧团调到雅安川剧团的吗?川剧大师当然唱得好!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渝津塘戏迷 发表于 2015-2-3 20:35
陈全波老师怎么变成陈金波,他是1983年从南充川剧团调到雅安川剧团的吗?川剧 ...

  上传时原视频标题文字有误,疏忽未改。在此致歉!

发表于 2015-2-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荥老师你辛苦了,一时之误,解释清楚就知道了,不必至欠,到是我们戏迷要感谢你和其他几位老师不辞辛劳为我们上传视频!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全波:德艺双馨的川剧大师



今年,是已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演员、川剧“四大名丑”之一的陈全波先生诞辰100周年。9月15日至21日,“陈全波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展”在市北湖广场展出。期间,陈全波的子女、儿孙、弟子及不少戏迷观看了影展,重温这位德艺双馨的川剧大师在舞台上的经典艺术形象。

●本报记者 王萍

川剧大师的艺术人生

1913年10月,陈全波出生于四川蓬溪县板桥乡,自幼喜爱川剧的他14岁进入永乐戏班,拜文武小生刘瑞甫为师,学习川剧,16岁正式入亦乐科班学演丑行。陈全波尊师重教、刻苦好学,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出科后在川北、川南一带搭班演唱,逐渐崭露头角。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来到成都,在三益公剧院唱戏,参师名丑鄢炳章,技艺日益精进,声名鹊起,与刘成基、周企何、周裕祥并称为中国戏剧界“四大名丑”。新中国成立后,陈全波一直在南充扛鼎演出,培育新秀。历任原南充市川剧团副团长、团长及艺术顾问等职。

陈全波以演丑角闻名,功底厚且戏路宽。但凡丑行各类,或袍带丑,或龙箭丑,或官衣丑;角色或文或武,或老或少,他都能胜任,演来得心应手,绝不雷同。他在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如《问病逼宫》的杨广、《议献剑》的曹操,《百寿图》的程咬金、《皮金滚灯》中的皮金、《裁衣》中的龚裁缝等,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陈全波曾多次到北京和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高超精湛的演技予以高度赞扬。1985年,陈全波担任“四川省振兴川剧汇报团”顾问,以71岁高龄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川剧《做文章》,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

为了培养川剧事业的后继者,陈全波呕心沥血,传授和指点了不少门生,如李笑非、汪洋、庞祖云、刘德益、胡瑜斌、陈雪(小毛)等。他的这些学生,如今已成为川剧艺苑中卓有成绩的知名人物。

1992年1月,陈全波病逝于成都。在65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勤奋探索,辛勤耕耘,以艺育人,取得巨大成就,是川剧界的一代宗师。

学生眼中的一代宗师

年近八旬的川北灯戏传承人汪洋,是陈全波的得意门生之一。日前,汪洋给记者展示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画面为陈全波正在向汪洋授戏。“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因为学戏比较晚,他比别人更努力。人家都休息了,他还在练功。”汪洋眼神里流露出对陈全波的无限怀念,他说,陈全波是一位艺德高尚的老师,在川剧界十分受人尊敬。

作为川剧界的一代宗师,陈全波却很谦虚、朴实。“老师演戏丑而不俗,能将观众带入一种妙不可言的艺术境界,使观众在笑声中获得审美享受。”汪洋说,“老师还不断虚心向外剧种学习,特别是向与他齐名的周企何、周裕祥、刘成基,以及其他同行学习。”

“老师教学毫不保守,总是把他最好的教给我们,十分尽心。头天晚上演戏再累,第二天早上仍坚持5点钟起床,把弟子们带到大南门的河滩边吊嗓、练功。”汪洋回忆道,陈全波不但教艺还教人,每次教戏前,他会先让学生找与戏相关的报纸细读,然后说戏。他注重从政治、人生道德上教戏育人,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敬爱他。即使在弥留之际,他还在用唱戏的手势、动作来比划、表达,无不显示着他对艺术的执著。

子女心中的慈父严父

展出当天,陈全波的子孙都来到现场。陈全波的小女儿陈才锦从小在川剧团长大,受父亲影响,加上当时川剧团里缺少女角化妆师,高中毕业后她就跟老师学发型设计,进入川剧团从事化妆工作。“父亲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演出时的脸谱都是他亲手画的。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只要在家里,父亲就会加强对我们的教育,教导我们要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在以后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对工作对家人有责任心。”陈才锦说,在陪伴父亲的那些日子里,她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内心对子女们的疼爱。

“摄影展上的川剧作品我都看过,印象很深刻。再次看到这些舞台艺术形象,让我们十分怀念父亲。”陈才锦告诉记者,父亲对川剧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深深影响了几个子女。姐姐陈才淑如今也在川剧团演武戏,姐妹俩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川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作出贡献,坚守好南充这块川戏文化阵地。

戏迷怀念的川剧大师

“听说是要做文,心如刀绞啊……”9月19日,70多岁的老戏迷施明能一边欣赏摄影作品,一边唱起了《做文章》的戏词。“我以前住在大东街,跟陈全波先生的家离得很近,他在南充演出的每场戏我都看了的。”施明能说,陈全波的众多作品,他最喜欢《做文章》、《骂相》和《滚灯》。

另一位忠实戏迷、80岁的李润陆拿着手机将摄影作品一张张地拍下来。“我现在将以前没有收集到的陈全波先生的舞台艺术形象一并珍藏,留作纪念。让后代们也看看这位川剧表演艺术大师的风范。”李润陆说。

举办此次摄影作品展的是追踪拍摄陈全波艺术生涯近20年的南充著名摄影家、老报人谢奇。以前每次看陈全波的戏,他都会带上相机,抓拍表演中的每个精彩瞬间。1986年,谢奇在市北湖公园拍摄陈全波练功的时候,两人曾约定,到陈全波先生诞辰100周年时,将这些摄影作品集结展出。采访中,谢奇告诉记者:“陈全波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当我第一次看他表演时就被深深吸引。举办陈全波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展,以及编著、出版《陈全波舞台艺术集》正是为了纪念陈全波先生,履行当初我对他的承诺,同时也希望将非物质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2-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丑而不俗,丑中見美!至真境界也!赞!

发表于 2015-2-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深情地怀念川剧大师陈全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