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1】、北京·宣武门·大门外。白天。大雪。
在鹅毛大雪中,宣武门的两扇大门沉沉地打开。
随即,几十名清兵骑着马从宣武门鱼贯而出,马蹄声如雷轰响。
骑兵出来完后,宣武门的大门沉沉地关闭了。
马背上的清兵,有的提着一面铜锣不停地敲,有的举着一面小黄旗不停地摇。
清兵嘶声诏告道:“太上皇归天了!太上皇归天了!”
马蹄奔突,诏告声不断,街上行人纷纷避让,随即跪地、磕头。
马队驶出大门后,分几路朝东南西北奔驰而去。
跪着的路人甲对跪着的路人乙说:“乾隆归天,嘉庆终于可以主理朝政了!”
跪着的路人乙附和道:“如此一来,我看和珅是凶多吉少哇!”
【2】、古道上。白天。大雪。
在飞扬的飘雪中,两匹骏马飞快地奔驰着。
马背上的清兵一个不停地摇动着小黄旗,一个使劲地敲着铜锣。
他俩一路高声轮番高喊道:“太上皇归天了!太上皇归天了!”
道旁零星的行人,听见诏告声,纷纷就地下跪,朝着北方磕头。
马背上的清兵摇着旗、敲着锣,继续向前奔驰着。
他俩嘶声诏告着远去:“太上皇归天了!太上皇归天了!”
【3】、北京·通州码头。白天。大雪。
天色灰暗,雪花飞舞,两匹快马从远处疾驶而来。
马背上的清兵敲打铜锣,摇晃小黄旗。
马背上的清兵嘶声轮番地诏告着:“太上皇归天了!太上皇归天了!”
码头上所有行人随即下跪、磕头。
两匹快马在诏告声中疾驰而去。
【4】、北京·通州码头·漕船上。白天。大雪。
船板上积雪很厚,石万程从船舱里探出头来。
岸上传来诏告声:“太上皇归天了!太上皇归天了!”
石万程先是一惊,随即回头喊道:“乾隆爷归天了,福贵,快快,下跪!下跪!”
刘福贵、石高氏赶紧下跪,磕头。
石万程急忙下跪,磕头。
所有漕船上的船工纷纷下跪、磕头。
【5】、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外。白天。大雪。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
纷飞的大雪笼罩着养心殿和周边的建筑。此时的养心殿,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显得格外迷离、凄凉。
【旁白:公元1799年2月6日,也就是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执掌大清政权长达六十三年的乾隆太上皇,在紫禁城养心殿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6】、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早晨。
乾隆的灵堂设在这里乾清宫内。
宫殿房顶上和地上积着厚厚的雪。
宫内外挂满幡门、幡条、黑纱、挽联、白花,哀乐震天,一派举国皆哀的气氛。
大批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喇嘛,身着法衣,手执法器,在乾清宫大门外不停地诵经,为乾隆的亡灵超度。
文武百官身着孝服、摘了冠缨,分别跪在大殿台阶下的道路两侧。
【7】、北京·乾清宫外·院内。早晨。接上。
八十六名扛夫抬着乾隆的灵枢(梓宫),在十八个巨大的引魂幡的引导下,从跪着的文武百官间平稳而又缓慢地向乾清宫走来。
法号声如雷,响彻紫禁城。
灵枢过处,文武官员匍匐在地,哀号不止。
其中,和珅悲哭得尤为动情,嘶声力竭,久久地匍匐在地上不肯起来。
【8】、北京·乾清宫外·大门两侧。早晨。接上。
八十六名扛夫将乾隆的灵枢抬向乾清宫大殿抬去。
文武百官起立,依次尾随灵柩来到大殿门外,垂头分立在大门的两侧。
【9】、北京·乾清宫内。早晨。接上。
乾隆的灵枢安放在大殿中央。金丝楠木的灵枢,在大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雄伟,格外威仪。
灵枢安放妥当的刹那,法号声、诵经声、哭号声,震天动地,在紫禁城内回荡不绝,惊得鸟雀漫天乱飞。
嘉庆皇帝身着成服(孝衣)、截发辫(解开发辫),面对灵枢,满脸悲痛。
嘉庆点燃香蜡,插在灵枢前的祭祀坛里。
接着,嘉庆跪下来,向乾隆的灵柩行了三叩九拜大礼。
随后,太监缓缓将他扶起来。
【10】、北京·乾清宫内。早晨。接上。
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大殿。肃立,接着跪下,向乾隆的灵柩行三叩九拜大礼。
群臣行完大礼后,站起来,面对乾隆的灵柩垂首而立。
站在灵柩旁的嘉庆缓缓转过身来,表情非常悲痛、肃穆、威严。
嘉庆走到众臣面前,环视着垂首站立大臣们。
众臣垂首肃立,不敢正视嘉庆。
嘉庆帝于沉静中突然高声喊道:“大学士和珅!”嘉庆帝喊声在大殿里回荡。
和珅立即上前一步,极其卑恭地答道:“皇上,奴才在。”
嘉庆脸色凝重、肃穆,瞥他一眼,没有发话。
和珅不知嘉庆之意,垂首而立,显得尤为茫然而胆怯。
嘉庆帝转过身去,背着双手度了几步后,突然大步走到和珅跟前。
嘉庆忽然声调极其和蔼地说道:“和珅呀,你不仅是当朝重臣,还是太上皇的近臣、宠臣,从今儿个起,太上皇的丧事就由你来总管。”
和珅一听,皮笑肉不笑,微微环顾左右后回道:“皇上,奴才一定尽心操办。”
嘉庆扫视着文武百官,高声说道:“你们都听清楚了,太上皇的丧事就由大学士和珅总管,一切都听他的指令!”
文武官员:“喳!”
官员们应声后,纷纷悄悄交头接耳起来,议论着嘉庆是否在重用和珅,有的点头称是,有的摇头叹息。
嘉庆:“和珅,你既然做了太上皇丧事的总管,这些天就不用回家了,你就在这乾清宫里安排太上皇后事的一切事务。”
和珅一惊,随即喃喃道:“奴…奴才明白。”
嘉庆把脸色一沉:“还有,从现在起,你就和朕在这儿给太上皇守灵,一步也不得离开乾清宫!”
和珅面带难色:“皇上…这…这合适吗?”
嘉庆把脸色一沉:“有什么不合适?是不是和朕在这儿给太上皇守灵,委屈你这个大学士了呀?”
和珅一脸惊恐,喃喃道:“不不不…岂敢,岂敢…能为太上皇守灵,奴才我义不容辞,倍感荣幸!”
听嘉庆与和珅这样一说,官员们再次悄悄地交头接耳起来。
【11】、北京·通州码头。上午。大雪。
运河里挤满了漕船,它们全都被冻死在河道里,漕船上积着厚厚的雪。
岸上的人们踏着积雪来来往往,做小买卖的穿梭其间,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少脚夫扛着一袋袋粮食向漕粮库房艰难地走去。
粮库墙上写着斗大的字:漕粮仓廪。
【12】、北京·通州码头·漕粮兑交处。上午。大雪。接上。
漕粮兑交处稀稀拉拉地有人进出。出来的人均拧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口袋。
石万程拧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从人声鼎沸的漕粮兑交处疾速往外走。
兑交人嘴里嘟嘟囔囔地对石万程说:“妈的,太黑了,硬是扣了我二十两银子。”
石万程:“我还好,这次分文未扣。上次交漕粮,我也被扣二十两。”
兑交人:“这帮孙子,扣我银子,让他回家抓药吃吧!”
兑交人骂着走了。
石万程也径直向漕船走去。
【13】、北京·通州码头·漕船上。上午。大雪。接上。
石万程径直回到他的漕船上。
船工刘福贵赶紧过来搀扶:“老爷子,船板滑得很,您慢点儿。”
石万程上船来,扫视着白茫茫的运河叹息一声:“唉,整个河都冻死了,看来得开春才能回去了…”
刘福贵给石万程拍去身上的积雪:“河里的冰,过大马车都不成问题哪。”
石万程掸着衣袖上的积雪:“福贵,去把船工头都叫到这儿来,我有话说。”
刘福贵应一声,就到各船去喊船工去了。
【14】、杨柳青·御河(运河)码头。上午。雪。
御河被冰雪冻成了一条冰河。河岸上的柳树挂满冰凌子。寒风飕飕地刮着。
天地一片白茫茫,河岸上人迹稀少。
【15】、石家·大门外。上午。大雪。
石家是一处两进的四合大院,门楣高大,屋脊凛然,青砖青瓦,在大雪中显得格外沉静与肃然。
【16】、石家·石黄氏卧房·里间。上午。
院子东房的第一间是大奶奶石黄氏的卧室。
卧室为两进深。外间是平日休息、待客的地方,里间是石献廷的大太太石黄氏的居室。在里房和外房间有一道门,挂着一道帘子。
石黄氏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面容憔悴,呈深度昏迷状。
石献廷的三房太太石曾氏、二儿子石宝庆、三儿子石宝苓无言地站在一旁。
二太太石杨氏坐在床沿上,握住石黄氏的手,望着深度昏迷的石黄氏,她伤感地掉着眼泪。
侍女玲儿将石黄氏换下的脏衣服抱出去。
石献廷进来,环视屋内的人。石杨氏从床沿上站起身,立在一旁。
石献廷表情凝重,问:“谁去请蔡大夫了?”
石宝庆:“是大哥。”
石献廷转过头来,看着石宝庆:“去多久了?”
石宝庆:“将近两个时辰了。”
门外传来侍女玲儿急切的喊声:“老爷,老爷,蔡大夫来了!”
【17】、石家·石黄氏卧房·门口。上午。接上。
石献廷大步出门迎接:“蔡大夫,大冷的天还让您跑这趟。”
蔡大夫:“石爷您见外了,份内事儿嘛,病人呢?”
石献廷伸手道:“在里屋,蔡大夫,您请!”
蔡大夫:“请!”
【18】、石家·石黄氏卧房·里间。上午。接上。
蔡大夫进屋后,坐在床旁,隔着床幔给大奶奶石黄氏号脉。
石献廷示意儿子媳妇们出去,随后,石献廷也跟着大家出来。
【19】、石家·石黄氏卧房·外间。上午。接上。
石献廷对石宝善说:“宝善,蔡大夫号完脉,请他到堂屋喝茶。”
石宝善点点头:“知道了爸爸。”
说完后,石献廷出去了。
【20】、北京·通州码头·漕船船舱里。上午。
石万程坐在椅子上吸烟。石高氏在炉子边烧水。
七八个船工头进来。
石万程对大家笑笑,说:“随便坐吧。”
船工头们找位置坐下。
石万程磕了磕烟灰,说:“若是今年北京不发大水呢,我们也不至于在寒冬腊月紧赶慢赶地运漕粮,谢天谢地,总算圆满完成了这趟漕运。我叫大伙过来,是要把工钱提前发给你们,马上年关了,你们拿着工钱回去好好过个年,等河水解冻了再作打算。”
刘福贵:“老爷子,都走了,谁守船啊?”
石万程对刘福贵说:“你和我留下,其余的人都回家过年去,等开春了大伙儿再到通州来开船。”
船工头甲:“老爷子,还是我留下,您回家去吧。”
众船工头:“对,还是我们留下吧。”
石万程:“大伙儿都不要争了,就这么定了,福贵,你把工钱发给大伙儿吧。”
刘福贵:“好呢!”
刘福贵给大家发银子。
【21】、石家·堂屋内。白天。
石宝善陪同蔡大夫进来。
石献廷起身让座:“蔡大夫,您请坐!”
蔡大夫谢坐后在八仙桌边坐下来。
侍女玲儿过来给蔡大夫上茶。
石献廷递给蔡大夫一锅烟,蔡大夫摆摆手:“不会,您请。”
石献廷点燃烟,深吸一口:“蔡大夫,我太太黄凤华的病?…”
蔡大夫叹了一口气,说:“石老板,不瞒您说,太太的病我是无能为力了。”
石献廷一怔:“…有…有如此严…严重?”
蔡大夫点点头:“大太太她怕是熬不过今晚了,石老板,准备后事吧。”
石献廷一下瘫软下来,烟杆掉在地上,直愣愣地:“哦,哦,哦…”
石宝庆过来把烟杆捡起来,放在桌子上。
石献廷的表情和口气都极为伤感:“宝善呀,去,给你妈准备后事吧。”
石宝善一脸悲情:“爷爷和奶奶都还在通州呢,他们什么时候才回来?”
石献廷垂着头:“说不准,你还是赶紧去准备后事吧!”
石宝善应声后出去了。
【22】、北京·通州码头·一僻静处。白天。大雪。
雪下得很大,在这僻静处没有行人。
一个女子疾速走到这里,慌慌张张地前后左右张望着,见没人,她急忙从包裹里拿出汉族女子的服装来,把身上的满族服装更换了。
随后,她把换下的满族服装极快地埋进厚厚的雪里。
做完这一切,女子拧着包裹疾步走了,消失在大雪深处中。
【23】、杨柳青·石家坟地。白天。大雪。
一家老小,在石献廷的带领下,把石黄氏安葬了。
石杨氏、石曾氏、几个儿子,在石黄氏坟前烧着香蜡纸钱。尤其是石黄氏的儿子石宝善,悲伤得跟泪人似的。
石献廷点燃旱烟放在石黄氏的墓碑前,抬头对石宝庆说:“宝庆,把酒拿过来!”
石宝庆把酒罐拿过来,递给石献廷。
石献廷没接,说:“斟上!”
石宝庆把杯子斟满,双手递给石献廷:“爸爸…”
石献廷接过酒杯,端放在墓前,说:“再斟一杯!”
石宝庆又斟满一杯,递给石献廷。
石献廷接过酒杯,对着坟墓说道:“凤华呀,你嫁到这个家,日夜操劳,勤俭持家,你真是个贤妻良母呀,你辛辛苦苦把孩子们拉扯大,却没享过一天的福,我对不住你呀…”
石献廷哽咽着,端着酒杯与墓前的酒杯碰一下,然后仰脖一饮而尽。
石宝庆再次斟酒,石献廷摆摆手,站起来接过酒罐,哗哗地倒在墓前,他边倒边说:“这是我最后一次陪你喝酒了,凤华,你就多喝点儿吧,呵?”
石献廷说毕,把酒罐摔碎在墓前。
听见石献廷如此说,石杨氏和石曾氏等人呜呜咽咽地哭泣起来。
石献廷扫视着众人,指着坟茔对大家说:“你们都得像她这样做人!”
听见石献廷的这席话,大家抹着泪,纷纷点点头。
石宝善十分悲痛,扑通一声跪下,几个兄弟也跟着跪下,他们异口同声道:“请列祖列宗放心,我们身为石家子孙,绝不给祖宗们丢脸!”
石献廷转过身来,指着眼前的墓地对四个儿子说:“这片地,是咱们家的风水宝地,以后,石家每一个百年归西的人,都得到这儿来和祖宗团聚,但是,来这儿之前,必须得活出个人样儿来!”
石宝善泪流满面地对石献廷说:“爸爸,我们都记住了!”
石献廷:“好!我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
这时候,小儿子石宝洐慷慨激昂地朗诵起了《弟子规》:“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听见几个儿子如此说,石献廷非常开心,仰天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他说:“好一场瑞雪,好啊,瑞雪满天地哪!”
【24】、北京·通州码头·漕船上。早晨。雪。
刘福贵挑了两桶水上船来。
石万程在船舱外洗脸。
刘福贵跳着水,边走边说:“这早晨打水的人太多了,排了一个多时辰才打上。”
石万程拧着热气腾腾地帕子,问:“是嘛?”
刘福贵站住:“可不是嘛,还打架了呢,有人不排队就打水,排队的人不干,就开骂,骂着骂着,就打起来了。”
这时,石万程在往河里倒洗脸水时看见河岸上有一个拧着包裹的女子,只见她一边徘徊一边抽泣的样子。
石万程放下盆子,说:“福贵,你来过。”
刘福贵放下挑着的水桶,走过来:“老爷子,什么事儿?”
石万程指着河岸上的那个女子对刘福贵说:“你眼神好,你看看那个女子是不是在哭啊?”
刘福贵端详了一会儿:“嗯,是在哭呢,可是…大清早的,她怎么独自在河边哭呢?”
石万程:“你去问问她,看看是怎么了。”
刘福贵答应后下船去了。
石高氏从舱门探出头来对石万程喊道:“吃饭啦。”
石万程只顾看那女子,没注意石高氏喊他。
石高氏再次喊道:“老爷,吃饭啦!”
石万程回头答道:“这就来!”
【25】、北京·通州码头·河岸上。早晨。雪。接上。
刘福贵上岸,穿过叫卖早食的小贩摊,径直走向那女子。
女子十七八岁的模样,生得清秀、端庄,她坐在栓船的石墩上瑟瑟发抖,脸被冻得惨白,紧紧地捂着一个大包裹,没有理会刘福贵。
刘福贵蹲下来,打量着姑娘:“姑娘,您是不是病了?”
女子侧过头看看刘福贵,本能地把包捂得更紧了,没有回答他,只是不停地瑟瑟发抖。
刘福贵再次追问:“姑娘,您这倒是说话呀!”
女子还是没有回答刘福贵,转过身子,背对着刘福贵。
刘福贵无奈,只得离开她,向漕船走去。
【26】、北京·通州码头·漕船上。早晨。雪。接上。
刘福贵上船来。
石万程急忙问:“她怎么了?”
刘福贵:“不管我怎么问,她就是不回话,我看好像是冻病了。”
石万程低头想想后,说:“哦,那赶紧去把她叫到船上来暖和暖和!”
刘福贵点点头:“嗯。”
刘福贵转身正要走,被石万程叫着了:“福贵,干脆我和你一块儿去。”
刘福贵点点头转身下船。石万程跟随刘福贵下船去。
【27】、北京·通州码头·河岸上。早晨。雪。接上。
石万程和刘福贵来到女子身边。
刘福贵蹲下来,说:“姑娘,这是我家老太爷,他来叫你到船上去暖和暖和。”
女子仰头看了看石万程,接着又垂下头去,她依然在瑟瑟发抖。
石万程也蹲下来,见姑娘生得很清秀,顿生恻隐之心:“姑娘,你是不是病了?我们船上有火炉,你去暖和暖和,呵?”
女子抬起头,很仔细地打量着石万程,她被石万程真诚的眼神和语气所感动,她朝石万程微微笑笑并点点头。
女子起身跟着石万程走,刘福贵试图帮她提包裹,但立即遭到她的拒绝。
女子提着一个很大的包裹,怯生生地跟随石万程和刘福贵,绕过各类小贩和闲杂人等,向漕船走去。
【28】、北京·通州码头·漕船上。早晨。雪。接上。
一路上,女子左顾右盼,似乎有什么心事。
女子跟着石万程和刘福贵,径直登上船来,又径直向船舱里走去。
【第一集·上·待续】
一次发不完一集,只能分作两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