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应工的程咬金
《隋唐演义》等小说描写程咬金的外形是: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外号混世魔王……照此描写,在戏曲里,程咬金自然是一个花脸行当(净)应工的角色。据愚不下所见,京剧、秦腔、汉剧、豫剧等的确是净行出演此人物。川剧,别出心裁,在众多的传统戏文里的,程咬金归到了丑行。
《老君堂》是唯一由花脸行里的“草鞋花脸”(又称“跳打花脸”、“猫儿花脸” )应工程咬金的戏。脸谱勾画“二饼饼”——此脸谱小丑行亦画,“草鞋花脸”饰程咬金的表演中夹杂了一些丑行招式,这就为《老君堂》以后的诸多“程派”戏转为小丑演,埋下了伏线。且容我略举四个戏为例——
《改容战父》
隋代,隋炀帝无道,瓦冈英雄聚义。隋炀帝杨广下诏命罗艺率兵攻打瓦冈寨,瓦冈群雄不敌,尤无一人能破罗门战枪。一寨之主的大德天子程咬金束手无策。
……
程咬金 (取下头上的王帽)我不干了!这个“中场口”不好坐!(将王帽放于桌上,步入喽兵的行列)
经弟兄相劝后。
程咬金 听人劝,得一半,我又戴起盔头坐上去嘛!
军师徐茂功献计:要解瓦冈之危,须破罗门枪法,要破罗家枪,必须请八弟罗成上山。
程咬金 要不得!儿子打老子,老八不会来!
徐茂功 谎说瓦冈百花盛开,请罗八弟上山赏花,来了再说退兵之事。
程咬金 戳了拐,我不管罗!
罗成生性好玩,众弟兄——尤其是七哥歌程咬金相邀,瞒过母亲,偷偷地随送信人飞马上山。程咬金一见罗成高兴地大叫一声“八弟”,又迅速藏在徐茂功、秦琼等人身后,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幼儿游戏……
徐茂功向罗成说明目前战势又同众弟兄跪求罗成解危。罗成无奈,杀砂涂脸战父,破罗家枪。罗家枪法秘传,无人可破,故罗艺知是罗成助瓦冈……
罗成被父识破,回府难免重责。一回寨就大哭大叫,程咬金好说歹说劝不到,随即取下王帽戴在八弟头,罗成破啼为笑。
罗 成 七哥,我戴你这顶帽子,就管得到他们(指喽兵)罗!
程咬全 何止他们,秦二哥、徐三哥和我,你都管得到。哪个不服管,打屁股!
罗 成 (装模做样地)大令下!
众 人 喳!
罗 成 七哥听令!
程咬金 候令。
罗 成 带领全寨,齐聚校场……(低声问程)做啥子咧?
程咬全 安石头,“打碰钱”(儿童的一种游戏)!
罗 成 对,“打碰钱”!
众 哈哈哈……
《改容战父》的程咬金,既无混世魔王的样子,也没有大德天子的派头,完完全全是一个顽童,这正是小丑应工之妙。
《白璧关》
秦王李世民带程咬金夜探白璧关,被当时还在刘武周手下的守将尉迟敬德获悉,率兵追杀。咬金为保秦王脱险,死死缠住对方,尉迟三鞭将程打下坐骑,一脚踢下山岩。
程咬金苏醒后——
程咬金 哎呀,我好像挨了黑杂种三鞭,咋个一点都不痛呀?!哦,黑杂种 拿的不是竹节钢鞭,是戏班子演戏用的木头鞭。好像他还一脚把我踢下了山岩,身上也莫得一点伤……(细看拟山的“弓马桌”)哦,只得一张桌子高哇!
这位“打不死”的程咬金,挨了打还是乐哈哈的自我解嘲。也是小丑就工之妙。
《锁阳城·诓关》
唐太宗命薛仁贵为帅、御驾征西,被困锁阳城。仁贵中苏宝童毒镖,驸马秦怀玉阵亡,程咬金奉命回朝搬兵。但他深知硬闯敌营艰难,故不带一兵一卒,而且还特意选了一匹又瘦、又小、又矮、一步三点头的“老太爷”马,缓缓走,慢慢行,直奔向苏宝童大营。
程咬金 (不等番兵开口)喊你元帅来接爷爷!
……
苏宝童 (闻报,跨马出营)你是什么人?
程咬金 我是你爷爷!
苏宝童 爷爷?
程咬金 喂!(应声)宝童小孙儿哪!你死去的老汉没有给你说吗?我就是你的程咬全程爷爷!
苏宝童 程爷爷?
程咬全 (又应声)喂!小孙儿哪!你爷爷叫苏林,你老汉叫苏成,对不对?!
苏宝童 对,对!
程咬全 在长安时,我跟你爷爷喝过血酒,磕过头,是拜把兄弟。你老汉被囚禁,是程爷爷悄悄地把他放了,他都没有给你说哇?怪不懂,你不晓得程爷爷啊!
苏宝兰听程咬金说得有板有眼,便请入大营,设宴款待。
程咬金 (端杯假含泪)小孙儿哪,你兴兵犯唐,把爷爷害苦了。
苏宝童 (关切地)从何说起呀?
程咬金 唐王知道我和你爷爷是拜把弟兄,也知道你老汉是我放的,故说我串通你兴兵犯唐,要将我问斩……
苏宝童 哼!他敢斩程爷爷!?后来?
程咬金 要我劝你退兵,就免我死罪。
苏宝童 要我退兵!?我还要唐王写降表!
程咬金 对!要李世民小子写降表,万万不能退兵。
苏宝童 程爷爷,你也不要回去了。
程咬金 我回去送死呀!?
苏宝童 你就留在孙儿营中。
程咬金 爷爷就是这样打算的。但是,光吃闲饭不做事,会让人笑话。我想以为李世民小子搬兵为名,返回长安,劝说其他的国公、大臣降顺西凉,来个里应外合。锁阳城你围而不攻。到时,孙儿亲率骑兵,先端这小子的老窝,还愁他不降!
苏宝童 此计甚妙!程爷爷何时动身?
程咬金 趁他们还蒙在鼓里,我即刻就走。只是……
苏宝童 过来,取二百两银子来。
兵 率 喳!(取银呈上)
苏宝童 程爷爷请收下。
程咬金 小孙儿孝顺(接过银,收好)只是……
苏宝童 路费不够?
程咬金 够啦,够啦!你看我那匹溜溜马,走一步,喘口气,何年甚月才走得拢啊!
苏宝童 这有何难。孙儿的花斑豹宝驹,白行千里,程爷爷骑起去。
程咬金 只是出了孙儿的大营……
苏宝童 孙儿送爷爷金牌一块,畅行无阻。
程咬金 乖孙儿想得周到。
[二人出营,苏宝童为程咬金带马。
苏宝童 爷爷请上马。
程咬金 (上马)乖孙儿就莫送啦!(缓行下)
苏宝童是个开(画)“翻山脸”的大花脸角色,《诓关》一场的程咬金,若非小丑应工,自然就缺少了“小花脸”骗“大花脸”的风趣,这又是一妙。
《百寿图、金殿》
《百寿图》又名《九锡宫》,是胡琴·二簧声腔的大幕戏.
唐高宗时,元老、一字并肩王、鲁国公程咬金百岁寿辰,满朝文武、国公后裔以及太子前往庆祝。薛刚等少公子酒后出游戏,先后遇张天佐、张天佑兄弟,薛刚痛恨二奸,怒打张氏弟兄。高宗命薛丁山绑子上殿,押薛刚午门待斩。程咬金闻报上殿讲情,陈述薛家功劳,并以樊梨花重兵在握和会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术相胁,迫使高宗赦免。老寿星下殿时,遇见张氏兄弟——
程咬金 娃娃过来!
张天佐 张天佑 (躲不赢,又不敢违拗)参见程张老千岁。
程咬金 (故意看)你俩弟兄为啥这个样儿?
张天佐 张天佑 被人打了。
程咬金 啊!是哪个吃了熊心豹胆,敢打天子的宠臣?
张天佐、张天佑 就是薛刚!
程咬金 一个娃娃,咋个打得赢你俩兄弟哟!?是不是你们打了薛刚,反咬 一口哇!?
张天佐、张天佑 何天冤枉哦!你看我们浑身都是伤!
程咬金 算啦,算啦!冤家宜解不宜结,打了就算啦!
张天佐 他敢打左右二相,目无王法!
张天佑 非杀不可!
程咬金 我说算啦!
张天佐、张天佑 老千岁,你老人家莫管闲事,回府养神去!(近前搀扶)
程咬金 (大叫)哎哟!你踢我一砣!(以龙头杖打天佐)哎哟!你打我一脚!(又打天佑)打死人罗!(坐地)
(唱[三板])
万岁,薛刚打他们要问斩,
他打我开唐国公如欺君,该问啥罪刑!?
唐高宗见状,莫可奈何,斥责天佐、天佑,命二人叩头赔罪。程咬金出了口恶气,也顺水推舟了事。
百岁老人程咬金,“耍赖”戏奸,亦是小丑应工之妙。川剧用小丑饰演这一人物,硬是“一口气跑过二十四座土地堂——妙、妙、妙(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