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维摩精舍祖师:袁焕仙
盐亭人第二个开门立派,具备全国性、历史性影响力的。掐来算来,只能是袁焕仙了。
袁焕仙(1887-1966)先生,号世杰,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出生于盐亭龙顾井。龙顾井那个地方,我亲自去拍过照。以我们当时到达的心境,称“灵瑞湿地”为“盐亭最美乡村”一点不为过。青山依依、大江长流、长桥卧波、白鹭成群、水牛伫足、人家掩映,众人称之为世外桃源是也。
确是风景与风水都非常不错,难怪近代人才辈出。与袁焕仙同一宗族的革命烈士袁诗荛,也出生与归葬在这里。袁焕仙刚好比袁诗荛长十岁。堪称:近代袁氏双杰。
1、 维摩精舍
1943年,袁焕仙与同道潼南傅真吾、大竹萧静轩、巴县朱叔痴、荣县但懋辛、山西贾题韬等,在成都提督东街三义庙建成“维摩精舍”,公推袁焕仙居士驻舍主“法部”,由傅真吾主管财务,贾题韬主管“学部”,负卖研究。川中雅好禅学的居士,纷纷会集于精舍,依焕仙学禅。
抗战胜刊后,袁焕仙老居士曾赴南京创建维摩精舍,当时的政界要人陈诚、陈立夫、周宗岳等均执弟子之 礼。1947年,曾一度应请到台湾讲学,后返成都,往来于重庆、内江、潼南、中江等地讲学传法。成都维摩精舍,后来因内部意见不合,无人发展,1949年后渐停止活动。袁老居士于1966年逝世,享年八十岁。
很多人要问:维摩精舍具体是研究什么的呢?从下面这句话中可找到答案。
“先生主持维摩精舍后,因感叹大道沉沦,四生迷途,乃以荷担如来家业、孔老薪传为己任,提持宗旨,敷演妙道,遂有《维舍精舍丛书》问世。”
显然,维摩精舍,就是:释、儒双修。既修禅,也讲经。故人称袁焕仙为“一代禅宗大师”,按禅宗的分类来讲,维摩精舍属于:居士禅。“影响近代中国最大的两大佛教界居士团体”之一的维摩精舍。另一个是佛教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蒙文通曾是第一届学员)先生在南京创立的支那内学院。
今有盐亭学人研究述:袁焕仙的正确表述应是“国学大师”才对。因为他们的著作也讲庄子、讲中庸,弘扬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以我个人的理解,他们讲经说禅,问的是禅,修的是心。历练的都是人生,精进的是心性。因此,要以科学的分类体系来说:算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类。如维摩精舍的门训,丛书开篇《旨趣》所云:“燃先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力求揭宇宙之至理,则很明白地道述出,此门研究的是哲学。
或许今天,离袁焕仙的时代还不久,还不足以让我们全面的认识这个问题。
2、作品
袁焕仙居士平时讲解酬答之语,由门人辑录为《维摩精舍丛书》,成都茹古书局刻印,丛书包括有《榴窗随判》、《黄叶闲谈》。《灵严语屑》、《中庸胜唱》、《酬语》五册。焕仙老居士思想突出的特点,是融会儒释。他有“孔释”偈,表明其对佛、儒之立场
袁焕仙自号“盐亭老人”。曾赋词《江城子》,这首词中,家乡盐亭的地名与景物,多次入诗,表明了袁焕仙大师的“盐亭精神”与浓厚的家乡情结。
云溪月在紫岩东,晓烟浓,夕阳红。丹渊何处?无计访文同。再向西川寻古佛,云万里,数声钟。
到黄昏检点芳丛,杏花宫,几番风!正在欺花搓柳戏筇龙。不信斯英春不管,多少意,月明中。
3、袁门子弟
在袁焕仙的棒喝磨砺下,维摩精舍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后来个个都成为禅门高手,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复兴,保存了一批珍贵的火种。
执门弟子礼者,除南怀瑾、杨光代、徐剑秋、伍所南、田肇圃、范天笃、王乃鹤、杨介眉、吕寒潭、黄人俊、饶盛华、邓岳高、许建业、冷笑岑、曾鹤君等居士外,还有峨嵋山大坪寺释通宽、释通永、龙门洞释演观、广东南华寺释曼达等。
他们中的优秀者,曾被这样的归类。
三大士:(头名状元)南怀瑾、(榜眼)郭正平、(探花)杨光代;
峨眉五通仙人:释通禅、释通宽、释通远、释通超、释通永。
在这些袁门弟子中,以大师兄南怀瑾先生成就最大,其道德学问被世人称为“上下五千言,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怀瑾作为维摩精舍的首座大师兄,是袁焕仙最寄予厚望的爱徒。1949年后,首在台湾讲《楞严经》,聚众讲学弘法,创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佛教典籍。如今已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和白衣禅门领袖。以亲著的《禅海蠡测》以及《南禅七日》视频最具影响力;在儒家思想方面,以《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为其代表;在道家道教方面,又以《老子他说》、《庄子諵哗》为代表。南怀瑾还在政治、经济、教育诸多方面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晚年退居于苏州吴江庙港“太湖大学堂”。
值得一提的是,维摩精舍中与袁焕仙算中一辈份的,主管“学部”的贾题韬,本身也是当代四川禅林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精通中观,唯识等教理,及禅宗、藏密,丹道。曾随能海上师研习《大威德生圆次第》,终以禅宗为主。晚年潜心象棋,曾作《象棋残局新论》等书。
冯学成是贾题韬的学生,后又跟随袁焕仙的弟子杨光岱先生、李绪恢先生、李自申先生、邓岳高先生学习。还是海灯法师、本光法师、离欲上人、佛源老和尚的高足。《巴蜀禅灯录》、《云门宗史话》奠定了他在禅宗不可动摇的地位。自命“国学行者”,在四川成都开设“龙江书院”,传授国学。现在《禅说庄子》系列,《云门宗史话》等30余部著作,将先后出版问世。
故维摩精舍门下弟子众多,以袁焕仙门下南怀瑾与贾题韬门下冯学成为其中翘楚。而其他诸位先生,后来也都成为德雨广布、弘化一方的大德尊宿。
4、维摩精舍中的盐亭人
按其弟子的说法,袁焕仙是如来,是佛。佛是什么,佛就是觉者,知者。佛光普照,自然也要影响身边亲朋好友。影响一批盐亭人。
在袁焕仙身边弟子中,有弟子盐亭县黑坪镇的邓岳高、侍者盐亭巨龙乡的李自申(自称为袁的书童)。另在维摩精舍丛书一中,就发现留有籍贯的有:作序的盐亭范仲纯、记事的盐亭人范天笃、记言的盐亭人王乃鹤。以及袁焕仙的子女,如嗣女袁淑平等,都对继承、整理与发扬他的思想与著作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邑学者刘泰焰老师一行曾亲自走访过他们,著有《袁南佛缘追踪记》一文。以我手上现有的资料,重点讲下将维摩精舍发扬大光的李自申。
李自申,公元1921年6月10日出生于四川盐亭巨龙乡,公元2007年1月8日8时30分,在成都龙泉寓所舍报往生,世寿八十七岁。
李自申的功绩:
2003年,曾身为袁焕仙侍者的李自申先生,组织编辑和出版了《维摩精舍丛书》第二函,其中更补充了《统说庄子》、《心经三讲》,以及《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界之函讨》等珍贵资料。
李自申先生对袁焕仙有一种在旁人看来“愚忠”的感情。然而就是这份愚与坚持。让维摩精舍在五十年后又发扬了光大。孔子的言行,《论语》都是其弟子整理的,一是因为孔子在其弟子眼里,确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于是整理了孔子的言行,才能让孔子的道德文章行于世,发扬光大,让人们认识到价值。这就是李自申的功绩。
2007年李自申治丧委员会发文中,对李有评述: 李公幼承庭训,及长,追随袁翁焕仙夫子精研妙明,深入堂奥,乃焕翁晚岁之心子。李公每睹国事之沧桑,即慨然振发济世之心。四九鼎革翌年,入胡耀邦治下之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川北分校学习。先后供职于中共川北行署及四川省百货公司。 1956年,“反胡风”案起,李公以刚直敢言,被划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同情分子,继而在“运动”中,以“隐瞒成分,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之名被打为“反革命分子”下放强制劳动。至1980年沉冤昭雪,前后遭迫害24年,腰椎及胸肺屡受病伤之重创,九死一生。然其间李公虽迭羁世难而初心不改,于风雨飘摇中卓尔不拔,遗世独立;牛径马途,话头不坠,致有负苕之悟;水边林下,心月孤悬,终使法道宏宣。
李公一生系念焕翁行愿,以“燃诸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为己任。平反退休后他定居成都。于八十年代初即从童蒙耄耋入手,启蒙传统文化之教化。二十余年间李公不畏诸方问难干扰,联袂维摩精舍在大陆硕果仅存之师友,呕心沥血,先后阐述焕仙夫子之《中庸胜唱》、《榴窗随判》、《黄叶闲谭》等千余讲;在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德阳万佛寺、乐至报国寺等,与四众弟子广结法缘,捐印《维摩精舍丛书》一函,组织编印《维摩精舍丛书》二函,俾上味醍醐,法雨甘露,庶黎平民,山葩野草,得以闻润耳根,永为道种。其余善功胜行不胜枚举。廿载不问收获之耕耘,终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远迄欧美港台,近及海内数十省市,问道之士不绝于途,《维摩精舍丛书》法旨遂得以广宣。因此焕翁维摩精舍在大陆几绝之法脉,终于得脱命若悬丝之境地。李公应迹川西的事业,与为他所敬仰而又机锋不让的同门大师兄——南怀瑾先生弘化海外的丰功交相辉映,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0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