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强行灌输似的洗脑,也不是麻醉和误导。因为学生只是孩子,他们不是士兵、不是囚徒,更不是俯首听命的奴隶。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始终没有摆脱行政桎梏和服从的需要。以所谓“秩序”、“规矩”、“传统”、“听话”等来压制孩子的生存权利和心灵自由,伤其自尊,灭其自信,也扼杀了他们的天性。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现在的男孩子为何大都“娘娘腔”,缺少阳刚和勇气?直接根源在于大人,如孩子八九岁时想学游泳,其母或外婆千方百计阻止下水,说是身体虚弱要感冒,或说不安全要淹死;孩子想学滑冰,说要容易摔跤受伤;孩子在学校偶与同学发生冲突,事后勒令孩子写检讨写保证,还有其他的惩罚……平时孩子受到更多的是呵斥与责骂,很难听到欣赏与赞美之词。对孩子这样禁止、那样限制,而到底哪些该做和做对,却很少有人指明,如此下去,孩子只能是胆怯和无知,这究竟是谁的错?
教育是影响,是沟通,是引导,是启发,是自我改造,是养成习惯。对孩子要以正面和积极的心态去感化,而不自以为是(几乎每个人都总以为自己正确),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和否定性言辞(如不要、没有、不是),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像个大教育家,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孩子自信、快乐和自由。孩子调皮、好奇、甚至犯错都是正常的,可怕的是无知与恐惧。
简言之,教育的本质就是欣赏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