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露天教室
孩子们在课堂上
专心做作业的同学
教师寝室
2004年12月8日,记者随中纪委派驻甘洛扶贫任县委副书记的陈国仕到彝族聚集的嘎日乡调研,朗朗的读书声吸引着陈书记走进嘎日乡中心校,跃入眼帘的一幕叫人心寒。3个班的小学生坐在砖头垒成的“板凳”上,靠着砖头垒成的“桌子”在操场坝子头的露天“教室”里上课。
校长介绍说:“自从4月份已成危房的教室拆除后,全校508名学生只有6间教室,教师的办公室也腾出来给学生上课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无奈之下3个班的187名学生就只好如此了。天晴师生汗流夹背,刮风灰尘扑面睁不开眼,下雨就成“落汤鸡”。隆冬,寒风吹得学生瑟瑟发抖连笔也捏不稳,教师冻得握不住粉笔。离开学校时,陈书记含着热泪将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捐给学校。
2005年的元旦假期一过,记者又回访了一次嘎日乡中心校,孩子们仍旧在露天“教室”里上课。凉山的寒冷不是在年底,而是在年初。10点过钟,太阳从大山后边慢慢地露出了头,稀薄的阳光能被山里的寒气吸收得一干二净,而孩子们不得不在这露天“课堂”里坚持着……瞧着这一幕,记者的双眼变得模糊不清。
凉山日报驻甘洛记者站 古道伦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甘洛县,就是去年才端了腐败窝的地方啊!腐败份子越猖厥,人民就越遭殃!
这里走出的人才比别人难多少倍?
严重支持[em01]
乌呼!我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