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省蓬溪中学的一名普通的应届高3毕业生,辛苦了3年,最终还是只考取了3本,快要离开这了,踌躇了很久,终于决定写下这篇帖子,为学弟学妹们做点事。
我说过,我来自四川省蓬溪中学,这所中学于2年前迁址,迁到了一个相对原学校比较偏僻的地方,新学校的修建花费了4亿多,后勤部门(包括食堂,宿舍等)承包给个人做,,其中,宿舍的管理权叫给了一叫卓筒的公司。我们县政府代学校和这公司签订了一合同,保证学校每学期的住校人数在5000人以上,也就是说,该公司每学期可以收取我们学校共280*5000元,这合同后来被戏称为丧权辱校的《南京条约》。由于学校离城不远,而许多学生就驻在城里,比起住校,许多学生以及其家长更愿意就在家里住,因此,学校每学期住校的人数远不及5000人,达不到合同的指标,学校就暗地里制定了政策。自去年开始,学校开始向各班主任施加压力,要求每个班的住校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92。虽然班主任百般不愿意,可是由于这费用的收取直接与他们的基本工资挂钩(本校老师的基本收入远不如同等学校教师的收入,未收齐的费用百分之80由班主任承担,其余的由科任老师承担),老师们迫于生计压力,只好执行,许多学生因为家里过于贫困,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家里又有兄弟姐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就连平日里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现在却每学期多交280元了,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么?所以,有一些同学便被迫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可是他们都还小啊,才十六七岁,这不正是应该在学校努力学习的时候么?这不正是应该在操场欢声笑语嘻戏打闹的时候吗?可他们却不得不放弃学业,放弃梦想,放弃自己的一辈子……
也许各位网友觉得每学期280元不算什么,不过是一双运动鞋的价钱而已。可是,对于生活在四川省排名第二贫困县里的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国家每年要向我们县拨款几个亿,可是请问这些钱又有多少到的了真正贫困的人的手中呢?这些钱大多数都被大大小小的自诩为“两袖清风”的官员腰包里了。而那党的“关怀的春风”并未温暖贫困农民冰冷的心,只是将那些“正人君子”的腰包变的更鼓罢了。
看着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还会被这恐怖的“南京条约”侵害几十年,我真的觉得我好无力。我只想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帮他们。希望大家能顶一下这个帖子,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希望各大媒体记者朋友们能为蓬溪的学生,家长,老师们讨回公道。否则那份“南京条约”将会制约他们三十年。每年有2500多个没住校的同学被收费,一年就是560元,请问:三十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