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人不同 ——写在一中高考胜利翻身之际 去年的此时,每个热爱一中的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88,一个中国人认为最吉利的数字,却只让人读出了苦涩。88,这是2007年一中高考上本科线的人数,安宁河流域最后一名。社会上对一中的不信任一夜达到极点。在一中教书,似乎不再是荣誉而是一中耻辱。 在此前不久举行的民意测验中,一中两百多名教职工,只有三十多人对时任一中校长的邓十庆投下支持票,得票率不足13%,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一个任职十年的校长竟然被全校绝大多数的属下否定。这两者有必然的联系吗?人们都在思索。 换校长的传闻不绝于耳,许多人都在期盼着突破。2007年9月开学不久,一中当时呼声很高的副校长李安金调任二中担任校长。一中人在看到希望的同时感觉到了一丝绝望,一中却没有动静。一中该走向哪里?许多有心的人都在思考,难道就让这所百年老小就这样毁于一旦。不甘心的一中老师只能够无奈的等待。 9月12日,一中老师突然接到开会的通知,消息灵通的人士就在传阅一个消息:我们终于要换校长了!果然,县委组织部宣布:原县教师进修校校长李勇担任一中校长,原一中副校长王建蓉、二中副校长宋卫平、职中副校长杜祖文担任一中副校长。原一中校长邓十庆担任县进修校校长。刚宣布结束,会议室立刻掌声雷动,有的教师甚至流下了泪水。 激情的释放是一时的,更多漫长的路还在后面。人们都翘首以盼,新的领导班子如何施政,如何带领一中走出困境。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该从哪里烧起走呢? 人心涣散,是一中老师当时的通症。症结在哪里?刚一关注就发现,每个老师每月的工资都要被扣除100元,称为结构性工资,说是在课时津贴中返还,一年扣10个月。打个比方,如果你一月领到课时津贴150元,有100元实际是你的工资,如果你的课时津贴不足100元,嘿嘿,那你就自己说劳动是一种权利,权利与义务对等,扣的工资就是为权利买单吧。但是拿到手的课时津贴也不是全额的,仅仅是70%,每个老师的课时津贴每月还要扣除30%纳入学年考核,但是全校90%的老师都是领不回自己被扣除的30%的津贴的,就甭说奖金了,有老师曾经统计过,一年学校扣老师的钱去给其他该奖的老师发奖金,都只需要一个零头。甚至有老师向学校倒交罚款的。也就说,凡是发给老师的钱,都是打了一个折扣的。新的领导班子宣布,废除所谓的结构性工资100元。 同时,以前学校实行聘任制,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在执行中走了样,整成了关系的大比拼。人人关系紧张。老师觉得自己是给班主任打工的,是给领导打工的,学校领导觉得自己是给校长打工的,学校俨然成了封建社会的朝堂。新领导班子纠正了这种情况。老师们都觉得自己是打工的,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都是在为自己打工,于是,老师彼此的关系和谐了,热情调动起来了。 以前学校是不封闭校园的,学生随时出入校园,惹出了许多问题,也给学校带了不好的社会影响。新的班子决定,从高中入手,实行封闭史管理,恢复上自习,有学生不高兴了,有刺头学生跳出来,想强行出校,与门卫吵起来,甚至想动手打门卫。因为这个学校前几年发生过学生殴打老师,老师却被迫向学生道歉,最后老师愤而辞职的事情。这些学生不知道一中的天已经变了,一个出头鸟被压制了,其他望风的人也乖了,虽然偶然还想发点杂音,但是也不得不乖乖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老师的威信树立了,老师不再是以前的不敢管学生,怕学生,而是理直气壮的教育学生。 一切似乎都顺利了,但是学校的特殊性在于,尤其一所县中,承担的是向高校输送新生,而不是其他,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激发每个一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尽可能的成材,这才是学校的根本。于是,学校经过深思熟屡,决定实行分层教学。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是不是这样会让人觉得歧视差生呢?学校领导坚定的说,不是。分层教学,是把学习程度相当的同学集中在一起,有利于老师的施教,也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一个班级,有学生吃不饱,也有学生消化不了的弊端。同时,实行上浮制度,当一个学生的成绩超越所在班级后,可以跳到另外一个班级,这实则也对学生的一种变相激励和肯定。 同时,学校注意对学生的成绩分析,以高三为龙头,带好高三带动全校。短短的两百多天,学生还是那些学生,心却从当初的无望到了今天的胜利,勇敢地打了一个胜利的翻身帐。有人曾经说过,高明的厨师并不是比蹩脚的厨师原料选的好,用得好,而是在于,高明的厨师巧妙地搭配而已。 我们知道,要实现一中的复兴,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此,我们由衷地祝愿和坚决地相信,一中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