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芦山地震已满一周年。这一年,雅安的表现还将就。 劫后余生的群众最想有个家。从帐篷到板房,从过渡房到永久性住房,一批受灾群众搬进了重建后的新家。各级表现不俗,都把民生放在首位,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把房屋重建放在首位。 如今,自建的农户基本都已入住新家。城乡住房重建总规实施项目8个,估算总投资281.3亿元,项目全部开工。全市农房维修加固工作已于去年底全面完成,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已100%开工,到4月20日,完工 82555套,占92.8%。全市80771户农房重建已开工97%,到4月20日,完工46859户,占58%。到4月20日,33696套城镇住房重建累计开工19439套、占57.7%,完工1299套,占3.9%。232个新村聚居点已全部开工,完工8个。全市“三孤”人员、五保户等625户特困群众,春节前就已全部搬进由政府“兜底”建设的保障房,节日过得温暖而欢乐。今年我市还将力争建成35个幸福美丽新村。到2015年,要为每个幸福美丽新村打造1至2个主导产业,让新村聚居点农民人均收入达10000元以上。 在重建中,雅安坚持科学规划、安全选址这一重建原则,住房重建的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避开行洪通道。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和工程质量标准,确保重建后的房屋“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鼓励开展建筑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科学技术研究,符合本地实际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在各地得以推广应用。 地方党委、政府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城乡住房新建和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及时兑现到群众手中,农村住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贷款贴息和优惠利率等政策快速落实;建材价格得到严格管控,一批批军车运来的机砖,解了灾区的燃眉之急。我市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村建筑方面的“田秀才”、“土专家”,德阳、南充、泸州、自贡、攀枝花、绵阳等地的援建干部,在重建现场倾力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