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区建设面积达20.5平方公里,中等城市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遂资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新增蓄水能力123万立方米,有效解决4.84万人饮水安全。
……
2013年,乐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着力夯实底部基础。如今,完善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的发动机。
现代新城宜居宜业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畅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休闲广场欢歌笑语,一个个购物广场人流如织……
近年来,乐至县围绕建设“中等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强力推动城市发展,打造成渝经济区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兴城市。
西延北拓,拉大城市框架。向西,天池大道全面贯通、文峰大道建成通车,20平方公里的文峰工业园强力推进,望城大道主车道建成通车,以廖家湖公园为中心打造新城盐湖新区。向北,建设天池大道二期末端至陈毅故里主干道9公里道路,建设西郊工业园区“三纵三横”路网,建设长约40公里的北干道。
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完善城市功能。宏扬·玲露都国际大酒店建成投运,时代百盛、北京联华大型超市成功入驻,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公交站台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大地春园林美食城、巨洋威尼斯五星级酒店、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新博美建材城破土动工,文体中心、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也陆续跟进……2013年,启动了以“四山四湖”为核心的第二轮“市民500米休闲计划”,廖家湖公园、南塔山生态公园已通过初评。
“这几年,乐至城市越来越大,生活条件越来越方便,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生活得很舒心。”居民蒋大爷尽情享受着幸福的城市生活。
立体交通优化环境
如今的乐至,从农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从县城到省城,到处都有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的通道。
经过几年的“大中小微”通道建设,乐至已构建起以县城为中枢,以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国省干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和村级公路为脉络的“外通内畅”的立体交通网络。
成安渝、遂资眉两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将与成渝、成南、内遂等高速公路连成一体,推动乐至迅速融入成渝经济圈,乐至“成都区位,乐至成本”的优势将更加凸显。同时,乐至积极争取资安潼高速公路、成渝城际铁路过境线路走向,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县内“三高速一铁路”目标。
改善中通道的交通大会战也全面打响。加强国道318、319和省道106线的日常管护工作;打通“北通道”——金顺镇至德阳冯店的金冯路,连接成南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成安渝、遂资眉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建设;加快建设乐大路、乐金路等出境通道;做好成都新机场快速通道前期工作……
通畅通村工程也如火如荼推进。县乡道路改造升级,提高公路运输能力;打通乡镇连接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区域网,完成投资4200万元;强力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完成投资2.10亿元,全县25个乡镇已有20个乡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完成简双路改造和部分村级道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26万元……
“我们选择来乐至发展,不仅因为这儿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主要还是因为乐至拥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相中帅乡交通优势的万贯鞋业成功落户乐至。
水利建设破解瓶颈
“乐至要发展,人民要小康,生活要幸福,必须全力补上‘水不足’这一堂课。” 乐至打出一整套高效的兴水战略 “组合拳”。
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通过大中小微相结合、开源节能相结合,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速毗河供水工程建设,城乡水网配套建设,保障城乡水环境安全;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生态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狠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2009年以来,乐至已连续4年实施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2013年11月,乐至启动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形成“蓄引提拦,库塘相连,沟渠相通,水系成网”的格局。
加快整治病险水库,有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确保水流畅通……
“水利工程是我们大伙盼了又盼的民生工程。”村民唐安辉难掩欣喜之情,“现在好了,用水不愁了,种的庄稼也丰收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兴水的千秋伟业,更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筑牢基础蓄势能,借势腾飞跃九州。”从乡村到城市,全面夯实的基础设施已为乐至经济社会腾飞铺平了起飞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