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732|评论: 4

颛顼故里—雅安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在位78年,享年98岁。颛顼生于若水,12岁时离开若水(雅安荥经),到中原向伯父少昊学习政事。20岁时,黄帝驾崩,颛顼继承中央天帝之位。颛顼一生崇尚文治。主要功绩是:文治方面,始建中央(国家)统治机构,设立九州,规范宗教事务,始以民事纪官;教民耕种,创制历法,定婚姻,制嫁娶,整顿社会秩序。武功方面,平共工,征九黎,定三苗,初步完成了华夏的统一。

  颛顼帝就出生在雅安市荥经县六合坝的洪庙沟一带。六合坝人长期以来一直供奉颛顼帝,在坝的街口还建有颛顼帝牌楼,至于该牌楼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得而知。由于牌楼年久失修,清末的六合坝人汪元藻在中举后,在原地进行了重修。另外,牌楼前几十米远的地方还建有劝人珍惜文字的红石塔字库。据王明玉回忆,其祖父曾无数次讲道过,满清时不论文武官员到了字库,均要下轿下马,徒步至牌楼下给颛顼和文昌菩萨上香、鞠躬,以示敬意。十分可惜的是,1953年加宽108国道时,该牌楼被拆除了。

  牌楼由八根圆柱支撑,圆柱间可通行人和车马。楼高16米左右,分两层,下面一层供奉着颛顼帝,其正面横着一个大匾,匾上有汪元藻亲手所书的隶书体“颛顼故里园”五个字。第二层供奉的是文昌菩萨,匾名是“文昌宫”。两层均有四角斗拱,横梁上有宝顶。

  关于该牌楼,荥经县政协主席兰树秋说,建国初期,时任荥经县文化馆馆长的刘继民曾收到在解放前去台湾的荥经人写来的信,希望将“颛顼帝故里”牌楼保护好。这进一步佐证了该牌楼的确存在过。

  颛顼帝出生在六合坝,为了避免这里再出帝王,封建统治者便将坝南东西两头的两条小溪改名为打虎溪和磨刀溪,意为东边打虎如打王,西边磨刀杀凤凰。两溪旁的两座山头因溪而得名,至今仍叫做打虎溪和磨刀溪。

  史书的记载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颛顼出生在若水,这已是公论。但《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若水是在哪里呢?在民国版的《荥经县志》中,清末举人汪元藻在其所作的序中说:“若水在严道。”而严道就在今天的荥经县。汪元藻的理由来自汉朝的《水经注》:“黑水、青水之间,若水出焉。”他认为,荥经县东有青衣江,即青水;西有大渡河,其上游称为泸水,泸即黑色,因而泸水就是黑水。

  《史记》中所说的蜀山又在哪里?荥经县若水文化工作室另一研究人员李德祥说,在眉山市政协赠送的资料《世界最大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中记载:“瓦屋山古称居山、蜀山……”另外,《山海经》中也说:“居山生若木,若水出焉……流沙以东,青水以西,为若水也。”据李德祥等人考证,若木正是生于瓦屋山中的一种被称为活化石的由远古时期存活下来的树木,在其他地方极为少见。荥经县的位置正处在流沙河以西,青衣江以东,瓦屋山以北,经河又发源于瓦屋山,这都与《山海经》、《水经注》等史籍中所说的若水相吻合。依此看来,颛顼的母亲昌仆即为荥经人氏。

  颛顼是黄帝之孙,五帝之一,他为什么会出生在荥经?

  据史料介绍,黄帝年纪大后,曾命其子昌意征讨九黎部落。昌意将九黎驱逐至今云贵川一带,自己也就屯兵在川西。这期间,他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下颛顼。颛顼十分聪颖,12岁时离开若水,到中原向伯父少昊学习政事。黄帝驾崩后,20岁的颛顼称中央天帝,开始统领四方部落。

  2004年,荥经县派出考察组,到河南内黄县考察颛顼陵。服务人员一听说考察组来自四川荥经,竟不约而同地称考察人员为颛顼故里人。内黄县二帝陵博物馆馆长乔金山热情地接待了考察组,并题词:“黄帝颛顼孕育华夏,内黄荥经是一家。”他介绍说,每年农历3月18日是民间传说的颛顼帝的生日,这一天众多的海外游子和全国各地的人士便会前来祭拜颛顼,达几十万人(据媒体报道,今年农历3月18日,前往内黄县祭拜颛顼的人士达46万。),前往内皇县祭拜颛顼的人达46万。。他希望荥经修建一个颛顼故里园,这样,西南一带的祭拜者和游人不用长途跋涉,内黄县的接待压力也能缓解。

  大连出版社出版的由黄濂编著的《历代帝王陵》,其中这样写道:“颛顼,姓姬,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荥经县)……”这令他兴奋不已:颛顼生于荥经,原来早在国内专著中就已得到肯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2-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颛顼不在荥经,你们去看看吴阿宁老师的《颛顼不在荥经》。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故乡,但搞这种攀龙附凤的把戏,真没得意思,只能说明没有自信。
发表于 2008-12-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

发表于 2009-5-1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家乡  说上两句

 

     "史书记载"的第三自然段“<山海经>中说‘ - - -流沙以东,靑水以西,为若水也’”。推论出“荥经县的位置正处在流沙河以西,青衣江以东- - -”。这里,是否已出现语病?如此,只能证明荥经不是若水,不是颛顼的故里。

      好像应该这样表述:“荥经的位置正处在流沙河以东,青衣江以西。”或者按原作者的思路表述“荥经县的位置正处在,以西是流沙河,以东是青衣江。”前一种表述最好。

      

 

 

发表于 2011-7-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BBS犹如进烟馆,飙信犹如抽大烟----耽误时间,影响美容,危害健康, 还上瘾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