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达成共识 齐心协力治雾霾 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傅莹对民众关注度非常高的热词“雾霾”进行了解读。 傅莹表示,消除百姓“心肺之患”要靠人大的立法工作。据傅莹介绍,人大多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和环境有关的一些工作报告,把人大代表从基层反映和了解上来的情况以及意见推动转化为政府的决策。比如去年国务院9月出台的《大气十条》,其中吸纳了不少人大代表和环资委提出的建议,比如提高油品质量、控制煤炭消耗总量、加强大气监测和公布等。 治雾霾不仅要靠政府加强防治大气污染工作,还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齐心协力。燃煤、机动车、工业、建筑和道路扬尘等,是造成雾霾的根本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也是雾霾持续不断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等,哪一项都要求各级政府下决心、保落实。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面前,地方利益、部门利益都必须割舍。而与雾霾的天人交战,关键在人。气象条件不利是雾霾形成的外因,污染排放加剧则是内因。有调查显示,在极端气象条件下,汽车污染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50%。此外,很多企业不自觉,超排偷排的情况还很多。以上种种情况,都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在抱怨雾霾的时候,又是否做到了自觉少开车或不开车?那些超排偷排的企业负责人,良心上又如何过得去? 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管理和执法,同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而这些条件的实现,有些要靠政府,更多的需要全社会配合,共同打一场治理雾霾的“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