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41|评论: 13

西充住着苏东坡后人? 文史专家:真实性很高。(南充晚报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91393054697093.jpg
苏轼后裔所书牌匾“眉山一脉”(部分)
  
     2月19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南充籍专家举证西充县鸣龙镇一苏姓人居多的村子为苏轼(苏东坡)后裔寄居地的消息,此事目前又有重大发现:经文物专家实地鉴定,鸣龙镇佛尔河村现存的“苏氏祠堂”及牌匾均为清代文物。  20日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舒大刚考证后指出,按照发现的“传世牌匾”中记载,当地“苏姓村”为苏轼后裔分支定居地的发现,真实性很高。  
     实地考证:祠堂和牌匾均为清代文物  
2月20日下午,西充县文管所所长何凡率4人文物鉴定小组赴西充县鸣龙镇佛尔河村实地考证。  鉴定小组成员之一、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陈铁军介绍,他们在当地发现了“苏氏祠堂”,虽然被当做民房居住,目前残破不堪,但从其建筑构造和材质来看,确为清代建筑。同时,他们也看到那块被改作窗户保存下来的“苏氏祠堂”牌匾,经鉴定,也为清代文物。  “宗祠毁损严重,但牌匾保存较好,上面记载有苏轼后裔迁居当地的历史,我们已将牌匾列入文物保护”。西充县文管所所长何凡介绍,在佛尔河村,他们调查发现,该村200多户村民均姓苏,并一直按5房人论亲排辈。  “牌匾上写着‘眉山一脉’,并记载该村的祖先为‘三苏’后裔迁居于此,我们将上报此发现,并准备会同民俗专家进一步考证”。何凡表示。  

牌匾记载:与正统文献形成连贯  
当晚,记者将文物专家考证的资料和图片发给著名“苏学”专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他鉴别后称,西充县发现的苏氏祠堂牌匾,与“三苏”故里眉山市发掘的文物中记载的苏轼嫡孙苏符晚年归蜀形成了历史连贯,提供了佐证。他说,苏符曾任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晚年为躲避战乱归蜀,其后人经历了几次迁移,移居到偏远的川北南充极有可能。  他进一步考证说,从发现的这块清代牌匾来看,其题写内容为自书传世体例,基本可以判定非旁人所立。“从牌匾记录来看,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地就建了苏氏祠堂,并且有苏符后裔题写的祖籍牌匾,当地苏姓人为苏轼后裔的真实性极高,”他说。  
   
专家声音: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父子”闻名天下,成为不少历史学家长期研究的对象。“上述发现使历史学界关于‘三苏’四川无后人的争议得以定论,进一步证实‘三苏’后裔归蜀的历史”。舒大刚教授称,“三苏”后裔的传承一直是国内历史学家研究的热点,南充在获得文物证据后,可沿着这条脉络考证下去,进一步厘清当地苏符后裔传承脉络,使其成为系统性的文献资料。  “这个发现对于南充而言,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苏东坡的盛名不亚于李白、司马相如,当地在拥有历史文物证据情况下,作为其后裔聚居地,无疑也拥有了文化影响力,这对城市促进经济文化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价值”,舒大刚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2-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浪子把清晰的报道传上来了!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2 17:59 编辑

匾额-南充晚报2-22.jpg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2-22 17:55
是不是苏东坡的后人社会福利待遇不同,要好于其他人

发表于 2014-2-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鸣龙苏轼后人都很不错,有从事教育的,经商的,还有从政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苏大学士一生为民造福,子孙后裔个个都很出色!顺便说一句,我高中的班主任老师也是苏轼的后人
发表于 2014-2-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发现使历史学界关于‘三苏’四川无后人的争议得以定论,进一步证实‘三苏’后裔归蜀的历史”。
舒大刚教授称,“三苏”后裔的传承一直是国内历史学家研究的热点。】

著名宋史专家舒大刚教授的第二句话: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表明其学术价值;
第一句表明在历史学术问题中的重要性——有助于“统一观点”、“改写历史”。
发表于 2014-2-2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你们也很无聊,总是在发帖说苏轼的后人在西充怎么怎么的,有何意义呢?关于苏轼这帖子也发的太多了哦,看见都烦了
发表于 2014-2-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在风雨中 发表于 2014-2-22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感觉你们也很无聊,总是在发帖说苏轼的后人在西充怎么怎么的,有何意义呢?关于苏轼这帖子也发的太多了哦 ...

这可是今天才见报的哦。希望引起当权派的重视吧。

发表于 2014-2-2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辛苦了。

发表于 2014-2-2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4-2-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好帖不需要理由!

发表于 2014-2-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在风雨中 发表于 2014-2-22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感觉你们也很无聊,总是在发帖说苏轼的后人在西充怎么怎么的,有何意义呢?关于苏轼这帖子也发的太多了哦 ...

有时候也觉得没意思,前人再好已是故人,何以名人之后自傲。但它到底还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常有人以旺族自居,也有更多人以巨人自励。总觉西充少了正儿八经悉心传承的人文历史。像猫佴坝老师这样一位非专家级的普通人为这一史册作出如此努力是值得尊敬的!
发表于 2014-2-2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秋叶黄了  敢问要当权派怎么重视呢? ”:

第一、抛开学术研究价值不谈,是不是该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亮点来重视?
这是报道中专家说的:“当地无疑也拥有了文化影响力,这对城市促进经济文化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价值。”

第二、我等小民,也没有其它渠道与当官的沟通(县长信箱反映过,结果是泥牛入海),只有通过这种几乎做无用功的办法,期望其本人,或者其秘书或者其他人偶尔能看到此消息,把消息传给当权派。

第三、那些已有百余年历史并记载了历史信息的房屋、物件,至少不能继续让其风吹雨打、虫吃鼠啃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皮底下吧,希望能妥善保存,这没有当权派的重视能做到?

第四、能否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即至少旅游参观的一个去处,现在还不敢期望,但如果当权派有意提携,为何不是一个素材?对全西充,为何不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关于有朋友说是苏姓人在“显摆”的意思,至少本人没曾有过这个动力,说以...心度...有点过了,见仁见智吧。
本帖最后由 猫佴坝/兽头坝 于 2014-2-24 15:08 编辑

发表于 2014-2-2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想问下西充莲池的苏姓和这个沾边不???
发表于 2014-2-2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sjjun770519 发表于 2014-2-26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想问下西充莲池的苏姓和这个沾边不???

请你参见“西充浮现苏轼后裔”帖子第12页第221楼“二、莲池东苏家堰”。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