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 望丞相念在孤三顾情份, 望丞相念我们创业艰辛。 望丞相如既往忠心耿耿, 望丞相施仁政富国强民。 望丞相把阿斗当亲生多多教训, 你们内是父子外君臣。 阿斗为子若不孝顺, 家法严惩不容情。 阿斗为君若乱朝政, 废却他无道的小昏君。 刘玄德肺腑言绝非虚论, 望丞相为国家为黎民不拘私情。
这是川剧传统戏《白帝城托孤》刘备唱的大段胡琴·二黄[阴调]中的最末几句唱词。单读这几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品赏和可写之处。但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先翻开《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看看“刘先主遗诏托孤儿”对此段情节的描写——“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再瞧瞧《刘备皇帝》第五十八回“诸葛亮千里奔波赴白帝·昭烈帝万念俱灰托后事”的类似文字——“刘备道:‘朕之长子刘禅,虽为太子,然其乃庸才一个也,朕去之后,丞相辅佐太子,可相时而论,量才而辅,若其朽木不可雕也,丞相却不必辅佐,可弃之而自立为帝。……’孔明闻言,浑身大汗淋漓,衣服也湿了,禁不住以头叩地……”
川剧《白帝城托孤》来源于“演义”,前面列举的唱词也是源于“演义”此段描写之意,不同的是,刘玄德话到口边“留半句”——言而不明,点到即止,给孔明余地,更符合刘备其人的性格。刘备的“肺腑言”不仅孔明理会,观众也晓得刘玄德“托孤词”的用意,诸葛亮自心领神会,看官们也深解词意。川剧的诸葛丞相听罢刘先主的遗诏,没有“汗流遍体”或“以头叩地”的表现——因为刘备没有“唱”、也不应该“唱”叫孔明“自立为帝”之类的唱词。故——“万岁托孤重任,我亮义不容辞。扶保幼主,亮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唱”了半天,预想得到的,诸葛丞相已经慷慨呈词,说得斩钉截铁.他自然是“孤长眠九泉下亦发笑声”含笑而去……
这是川剧“打本子”的老先生熟读《三国演义》,深人研究刘备这个人物的“笔”果。
|